<p class="ql-block">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p><p class="ql-block">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p><p class="ql-block">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p><p class="ql-block">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p><p class="ql-block">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p><p class="ql-block">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祗也。</p><p class="ql-block">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p><p class="ql-block">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诗经.小雅.何人斯》</p><p class="ql-block">此诗塑造了一位地位虽有不同,但命运却与《卫风·氓》之主人公相似的可怜弃妇形象。她当初也许曾有过海誓山盟、夫妇相爱的短暂幸福。但随着秋来春往、珠黄色衰,“其心孔艰”(心思难测正如“氓”之“二三其德”、其心“罔极”)的丈夫,待她便“始者不如今”,粗暴取代了温柔,热恋化作了冷漠。丈夫回到家中,想到的只是上河梁去取鱼虾享用,而对操劳在室的妻子,则连“入”房中慰问一下的兴致都没有。他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说他事忙吧,他却能在庭中慢条斯理地油他的车;说他没事吧,却连“遑舍”(止息的闲暇)一夜的功夫都没有。好容易盼得他回来一次,却只给妻子留下冷暴相待的伤痛。想到命运之绳曾将自己和丈夫贯串在一起(“及尔如贯”),相互间理应亲如“埙”、“篪”相和的“伯”、“仲”(古时常以兄弟相亲喻夫妻相谐);而今,丈夫竟连起码的夫妇之礼都不顾了,不能不激得女主人公悲愤难平。在长夜焦灼的“反侧”之中,她终于发出了愤切的诅咒:“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你真正是枉然生了一张人脸,心思的险恶莫测,简直胜过鬼蜮呵!</p><p class="ql-block"> 从诗之结语“作此好歌(因为歌意涉及男女之情,故称),以极反侧”看,此歌作于女主人公长夜难眠的“反侧”之际。诗虽也带有相当的叙事成分,但脉络并不清晰。在充满疑云的反覆诘问中,展出“彼”人的飘忽身影,又穿插进回忆中的种种生活片断,使全诗的结构显得似断非断、散乱飘忽。如果要找一个适当的词汇来说明此诗的表现特点,那就是两个字——“梦幻”。而这,大抵正与女主人公作歌时的“反侧”难眠状况有关。从诗中透露的消息可知,那位薄情丈夫对女主人公的冷遇,无疑已天长日久。每当她望眼欲穿盼其归来时,丈夫却总是迟迟不归;就是归来,也行迹诡秘、形同飘风,出没于庭院、鱼粱之际,只顾着自身的享受,极少有入房与妻子叙叙的诚意。一对往日的燕尔夫妻,竟变得如同陌路之人。这些景象,当然会深深烙在女主人公脑际而难以抹去。因此,当她辗转反侧之际、神思恍惚之中,往事今情便可能全化作散乱的片断,梦幻般地涌现在眼前。此诗正适应了这一特定背景,采用叠章和问句、跳荡不定和迅速转换的意象,表现了女主人公似忆似梦间的疑惑与惊诧、痛愤和哀伤。进入女主人公梦思中的对象,明明是她丈夫,她却似乎不认识他,开篇即以“彼何人斯”相询,正绝妙地传达了这种神思恍惚中的迷乱之感。后文的“胡逝我梁,不入唁我”、“我闻其声,不见其身”,更以扑朔迷离之辞,表现了唯有幻梦才带有的视听和思虑特点。女主人公刚想细细审视,幻境却又一变,车影、语声竟化作一团“飘风”,忽东忽西地卷向鱼梁去了;但转眼间,她又似乎看到,丈夫分明还在庭中,正如往日那样悠然自得地“脂车”呢。梦境的飘忽变幻,伴随着女主人公神思恍惚间的疑惑、惊惧、失望和愤懑,一起化作诗行涌现,便产生了这首奇妙、独特的弃妇歌。</p><p class="ql-block"> 深入一点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何人斯》中这一弃妇形象出现的原因,《诗经》时代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弃妇诗主要是因为妇女的经济地位不独立,她们离开婚姻后,自己不能够单独的生活,所以她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她们处在从属地位之中,婚姻是她们唯一的保障,她们不可能主动地离开婚姻的这个保护伞,即使感情破裂她们也希望维持这种关系,是对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他们是婚姻的主宰者,随着女子的年老色衰,这些男性们就会把原有的婚姻抛弃掉,在《诗经》中就有好多这样的弃妇形象,像《卫风•氓》中写到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士贰其行”可见随着女子的年老色衰,男子有了二心了。在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隐约的看见到,“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年老色衰后丈夫对待她不像以前一样了,可见主人公是因为年老色衰被遗弃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对于《何人斯》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一下解析,《何人斯》中主人公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婚后丈夫对女主人公视而不见,反复无常,行踪莫测,而女主人公则温柔多情,极力劝说丈夫回心转意。女子看到丈夫这样对待自己,只是心神不宁,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哀婉,柔弱,祈求丈夫回心转意的弃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用现在的话语解读一下:三婶儿,你给我评评这理。</p><p class="ql-block"> 你说他吧,那天肯定是回来了,跑到家里的鱼塘里打了些鱼就走了,隔壁刘婶儿都看见了。可他连我的面儿都没照。</p><p class="ql-block">也不知道怎么了,那天我听到他回家的声音了,他的脚步声我都听了十多年了,一听就听出来了,可等我从屋里出来,却怎么也找不着他。后来我一看,他的衣服又少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你说我咋这么命苦呢?怎么嫁给他了呢?一天到晚跟场风似的,一会儿往南刮,一会儿往北刮,就是不知道停下来,好好地呆在这个家。</p><p class="ql-block"> 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忙着呢。是真忙吗?那天我听马姐说看他在洗车店给新买的车打蜡呢,说是整整呆了一天。有一天的时间给车打蜡,就没一分钟的空儿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 不瞒您说,三婶儿,我这心啊,算是让他给伤透了。满心欢喜地盼着他回来,回来我就跟过年似的,伺候这伺候那,可他那脸拉得跟谁欠了他多少钱似的,呆不了几分钟又拍屁股走了,我都忘了上次我们一起吃饭是什么时候了。</p><p class="ql-block"> 人家家都和和美美的,可看看我们。说起来我们也是青梅竹马啊可怎么就到了这步田地呢?真恨不得一块儿死了算了。</p><p class="ql-block"> 别人跟我说他外面有人了,可我怎么也不信,其实我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你说人要是连点儿希望都没有了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啊。其实,我啥都知道,啥都明白,我只是想不通,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怎么嫁了这么个人呢?!怎么就嫁了这么个人呢!</p><p class="ql-block"> 这首《何人斯》就是这样一首哀怨的诗篇,它如此通俗易懂,又如此感人至深,读罢,有一种同情油然而生,有一种痛恨油然而生。这就是冷暴力,是一种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的暴力。当我们遭受这样的暴力对待时,旁人根本看不出来,它不如身体所受的暴力,可以通过伤口去窥见,去作为证据,来揭示对方对我们的暴行。</p><p class="ql-block">这种伤害只存在于我们的感受里,大脑里,旁人根本一无所知,甚至在我们进行述说时,旁人也只会进行劝解,但根本无法感同身受。这样的人自古及今怎么就这么多呢?</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此诗语言凄恻而又委宛,只是娓娓地叙述被遗弃前后的事实,不加谴责骂詈的词句,而责备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谓“怨而不怒”,说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劳动妇女。这也反映了几千年以前,妇女就处在被压迫的屈辱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的是,随着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越来大,现在女性可以经济和人格独立,不需要依附男性而独立自主。</p><p class="ql-block"> 然而,冷暴力依然存在现实生活中,这“何人斯”依然如故,折磨着披荆斩棘的妇女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