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欣赏鉴析:(吕思清演奏)

老陈菜农

本曲源自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br>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时,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后,梁山伯相思抑郁成疾,不久病亡。祝英台得知后假装应允马家婚事,但要求迎亲途中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飞<br><br>《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何占豪与陈钢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控诉愤然投坟,华彩化蝶自由飞舞的曲式结构。<br>乐曲鉴析如下:<br> 鸟语花香草桥结拜<br>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这时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表现了二人初识到相互敬慕,然后全体乐队奏出梁祝结拜的真挚纯洁友谊。<br> 同窗三载共读共玩<br>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br>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br>三年学业完成,二人长亭惜别。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使用复调的形式进行演奏,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表现了十八相送、依依不舍的情景。<br> 英台抗婚楼台相会<br>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br>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最后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br> 哭灵控诉决然投坟<br>祝英台在被迎娶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声调凄厉,碎奏断奏旋律哀痛欲绝,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乐曲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最后锣钹齐鸣,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br> 华彩化蝶自由飞舞<br>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br>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为俞丽拿演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