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太原游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太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山西的省会城市。它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也叫龙城。具有文明古城的称号,距今已经有二千五佰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据我所知,至今还少许保留着一些历史的印迹,比如并州路,并州饭店,晋阳湖等名字。这大概是文化自信的厚重和悠悠历史的传承吧!</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位置看,太原居我省的中部,离我老家平遥也不远,最多有一百公里,说成是故乡也不过分,再说我的工作关系也在太原,起码能算是第二故乡吧。</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说到太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不果熟悉的东西写起来难度更大,选择面越大越不好下笔。</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太原是儿子三岁那年,大摡是一九八二年。我们是从榆次工人文化宫乘坐到太原火车站的公交车去的。</p><p class="ql-block"> 时间长了,没有太多的印象。我只是隐隐约约记得,下车后毫无目标地随着感觉步行到了五一广场。让后又从海子街,开化寺这条街上来到府东街。孩子走不动了,我们便坐上不知是几路车去了解放路西北角的动物园。</p><p class="ql-block"> 在动物园印象深刻的是那只灰色的大狗熊,见了游客它就磕头,而且是接连不断地磕,引起了孩子们的哄堂大笑,这也是对我孩子印象最深的一次,多年后他还能记得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记忆里不再清楚的昨天,已不知去向。但是在时光的年轮里,回忆里的故事是最真实的,无非是有点模糊罢了。写这篇太原旅游方面的文章时,我的回忆不知从何开始,又从何写起。那些消失的曾经,也跟着流失的岁月淡淡离去,我却执意想找回来。</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去太原,是孩子11岁那年。我领上他去省眼科医院检查治疗眼睛,是否是真假弱视。我们每天早晨从北营乘坐11路电车到火车站广场,再换乘4路电车到府东街省眼科医院下车。连续一个多月,不是我领上孩子去就是亚丽带上孩子去。不果,不能算是第二次去太原,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调到太原两年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上午在医院诊断完后,便在附近的食品街吃碗兰州拉面,吃的次数比较多,所以我连大碗中碗的价格也记熟了。</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便在城里转一圈,大部分时间是从食品一条街的南口过天桥到解放路。步行快到大南门时再拐弯到米市巷,起风街,铁匠巷便到了五一广场。</p><p class="ql-block"> 慢慢的我也逐渐知道了太原街与路的区别,这里不像济南城区的经纬路,什么经二路纬三路。而太原是以方向划分,即东西方向的便叫街,南北方向的便叫路,比如,府西街,青年路就是个例子。</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留在记忆里的都值得怀念,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凑合。记得那时候,在学府街煤炭医院的南面,除省委党校部分星星点点的建筑物外,大部分是一片片空地。就连邬城路那边也就是学府街北面,同样是除邬城村委会的部分建筑和少数单位外,几乎空地更大。记得当时候我们单位领导们在开会时还说过,如果企业有了效益,准备在邬城路这片买块地,给聀工们盖房子。按照当时候有这种计划意项确实是有远见。但事与愿违,这种承诺直至退休也未兑现。</p><p class="ql-block"> 写着写着有些离题了,“历史很远,山西很近,锦绣太原城”,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宣传广告。它以远,近,古,今,并用锦绣两个字就摡括了太原的美丽与繁华。</p><p class="ql-block"> 那年夏天趁学校放假,儿女们来太原住了一段。我们一家四口人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正儿八经的游览了古城太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是从迎泽大街开始的,那么我也就从迎泽大街写起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四口人随着人流步行在迎泽大街侧面的人行便道上。街道两旁到处是花坛草坪,城市雕塑,看起来真的是雍容雅致,绚丽多彩。这里是太原名不虚传的标志性主干道,更是城市标准化的中轴线。据说街道名字的由来就取源于宋代古城大南门“迎泽”二字,也有人说是,解放后太原人民迎接毛泽东主席的寓意,字面意思倒是可以理解,总之是被誉为三晋大地的第一街。</p><p class="ql-block"> 这条贯穿全市的东西大街,东起火车站广场,西至汾河上迎泽大桥西的下元一带。全长大约有十几华里,平平坦坦,笔直笔直,宽度有70多米,能并排走开七八辆汽车。高层建筑,幢幢相连,美丽繁华的城市大厦,成为太原人民的骄傲。邮电大厦,并州饭店,三晋大厦,迎泽宾馆嵌镶在大街两侧,更成为省城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形象。</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华灯初上的晩上,在夜幕降临的衬托下更显得格外美丽,街上的汽车川流不息,好似一串串流淌着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星星点点在闪烁,古城腾飞,锦绣太原。</p><p class="ql-block"> 时间不长,我们就从迎泽大街来到了五一广场。这里是我往日常来的地方,它位置在迎泽大街的东段,太原人说起五一广场,应该是大部分人知道。不果在我看来,它和其他省会城市的广场起的名字有些区别,是用数字起的名,看来它和5.1劳动节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五一广场是太原人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他们心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四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幅射着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折射出时代的变化,成为著名的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广场设计别致,造型独特,正南面越过迎泽大街便是并州北路,正北面隔过天桥便与老字号五一大楼相接,是人们购物消费的大型商场。广场内花坛草坪,喷泉雕塑与鲜花绿草交相辉映。为省城人民提供了绿草茵茵,羽鸽竞翔,游览息憩的佳地。</p><p class="ql-block"> 至于五一广场的历史沿革或者是它的前身变迁就不多说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像以前说的,它是承恩门的旧址,曾经是晋王府的四牌楼或者是辛亥革命后的首义门,也不多说了,咱又不是研究历史的,知道点大概就行了。总之五一广场是太原的精神,象征着太原城市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我们忙着在喷泉广场雕塑前照像留念,还着急去主要景点纯阳宫参观一下。</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我省著名的景区纯阳宫,因为是就在附近,其实这里我也来过了。这次主要是领着孩子们让他们从小知道点中国历史,对不同的文化兼容并包和对人文古迹的学习重视,养成爱国主义教育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纯阳宫始建于元代,前沿是四柱三楼木牌坊的结构。占地10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文物艺术为宗旨的古建类博物馆。原来是供奉唐代吕洞宾的道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已来过,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纯阳宫的周边情况,纯阳宫在起凤街最东段的北面,西边不远就挨着起风街的铁路宿舍家属院,我的一位同事就住在那里,我也去过。南面是电影院,记得我和儿子还在那里看过几场电影。</p><p class="ql-block"> 时间长了,我一点也记不得参观纯阳宫购票来没有,至于门票价格就更记不清了。只记得它是三进院落,进到院里十分清静,游客们说话也是轻声细语,根本就听不见大声喧哗。东面是假山怪石,古柏参天,西面是一长溜厢房,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文物供人参观。尤其是有两具石棺,不知是何年何地出土的文物,足有五六公分的板材,十分珍贵。</p><p class="ql-block"> 二进院落更有特色,整体布置紧凑,组合巧妙精美,吸收了南方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在这里我是说它们的建筑样式,突破了我们北方宫式建筑布局的宏伟庄重,也算是文物古建筑中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沧桑中方显从容,古朴中略露芬芳。我们穿过纯阳宫后殿,吕祖殿是主体建筑,窖洞造型。殿后两院各以楼阁式建筑组成,高低错落,曲折离奇,形成别致。这里廊回巷幽,栉比鳞次,浑然天成。虔诚的游人拜访,心诚则灵,心到意到,是种信念。</p><p class="ql-block"> 从后殿堂到八卦院入口约三四步之遥,写有“瀛洲妙境”的匾额,很是引人。这段距离与纯阳宫前宽敞的月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神仙洞府的感觉更加强烈,这种紧凑的过度少了一份威严,多了一份轻松。</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道观讲究的是八卦,其实八卦在我们老家的农村经常用到,修房盖屋说到方位更离不开。我走到纯阳宫的每一个地方,脑海里都会浮现八卦的八个方位。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整个院落下窖上楼,上下两层。我们一家四口人还登上二层,往东一看便是五一广场。车水马龙,人流涌动,一墙之隔便是两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城市里的喧嚣加之五一大楼前沸沸扬扬的人流夹杂着的叫卖声。纯阳宫成了一处难得的净土,也是喜欢清静的人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文章写到这里又该收尾了,毫不夸张的说,《随笔太原游》该写的内容太多了,光说主要景区短时期内就游不完写不完。我在这里只是班门弄斧,拋砖引玉,以后写太原方面的好文章肯定会层出不穷,我也在期待。</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太原,再见!</p><p class="ql-block"> 吴培林2022年8月30日,中秋节前夕写于介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