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书,正当年”——大河中心小学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浦淑慧

<p class="ql-block">  因为读书,无论身处何处,心灵总有归宿。——杨澜</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科学、人文素养,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养成阅读和相互交流的习惯,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读好书。在大河中心小学海军校长的指导下,2022年8月30日至31日在大河中心小学录播室如期举行读书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  李丹老师在分享《我的教育理想》这一本书中提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己。朱教授对理想教师的概括可谓精辟而全面,每一句都是高度浓缩的精华之语。然而,在朱教授所描述的理想教师诸多因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一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践行立德树人,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将真善美的种子深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王雪老师说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欲知教育美好情调的故事,请看范梅南和李树英合著的《教育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一个不断重复 ,在重复的基础上再更新的过程,建立细致、严谨的习惯,在记述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当然,凡事都是辩证的,当我们谈严谨的时候,也要兼顾“不严谨”他们的共同存在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过程。不要一股脑、一厢情愿的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塞给学生准备丰盛额教学不如准备丰盛的心情: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不是主角,学生才是。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不要为学生没听明白恼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定要做有“办法”的教师。听谢倩老师分享《和学生一起成长》,用爱教育。</p> <p class="ql-block">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哈小娟老师觉得这是一本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值得读的好书,它可以给新教师指导、启发可以让老教师重新审视一下以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自己教育经验的合理处与书中案例产生共鸣,也可以与书中的见解产生一些争议, 从而取长补短总之,对于教育界人士来说,肯定是良师益友!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教育需要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学生行为必然会有思想做指导,我们更多的要去发现学生的想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善学生的行为。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关注学生出现的现象,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p> <p class="ql-block">  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浦淑慧老师分享的书籍是《做幸福的教师》,生命个体的学习本来是探索未知、获取智慧的一个快乐过程,是一种幸福的心灵之感触较多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陶老师提倡我们老师多读书,并且多读经典的名著,让经典名著走进课堂。让经典名著滋养老师滋养学生。这不仅对语文老师适用,对其他老师也会有收获的。书中列举了大量详实的名师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个重要前提,韩冬梅老师说到,只有对“怎样做⼀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我们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提出更⾼要求。</p> <p class="ql-block">  陈显凤老师分享的是《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从书的题目入手,阐述了课堂要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识字、读书、写作,夯实语文基础,上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  海叶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关键的一步是要马上行动起来,本书作者称之为“行动者和空想者的根本区别”。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赵瑾老师分享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育的细节</span>》这本书。她说,教育的细节 ———教育处处在,处处皆教育,所有的教育都隐藏在每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教育的高明之处是,于无声处让“危险”无处遁形。</p> <p class="ql-block">  王璐老师分享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这本书值得每位教师阅读。</p> <p class="ql-block">  那人为什么要读书呢?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的这段话,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p><p class="ql-block"> 作为人民教师,读书正当时,莫负好时光!</p>

教师

教育

学生

老师

分享

读书

理想

本书

情调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