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竹编

怕瓦落地

<p class="ql-block">走进李加云竹编传习馆,清幽雅静的一方小院内,琳琅满目的各式竹编工艺品,无一不在诉说着竹编非遗传承人李加云老师的竹艺人生。</p> <p class="ql-block">“中国有句老话:破篾的是师傅,编的是徒弟,掌握好宽窄厚薄很难,只要持刀力度和手指捏劲稍有不均,刀与竹失去平衡,破出的竹篾就用不了。”在传习馆内,李老师低坐在窗边,正一刀刀破着竹篾。经他纯手工破出的篾条,宽窄均匀、厚薄相同,摸起来光滑圆润,丝毫不划手。</p> <p class="ql-block">竹编非遗传承人李加云老师,1963生于宜良县北古城镇的一个竹编世家,祖上数代均以竹编手艺谋生。自幼受父亲影响,初中毕业后遂从事竹编工艺制作,至今已40余年。</p><p class="ql-block">2006年,联合国反饥饿组织在宜良宣组织竹编培训,拜师日本著名竹编大师八木泽正,竹编技艺迅速提升。经过李老师多年研究,反复试验,代表作品“竹篮养鱼”诞生,目前该作品被多家媒体报道,同时被云南博物馆等收藏。昆明美术家协会会员。在2013年荣获年云南省产业博览会优秀奖、2014年第四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组委会评选银奖。</p> <p class="ql-block">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李老师少说就练了3年。因破篾对精度的要求极高,每天仅能破篾700余片。竹编制品使用的竹材经过严格挑选,从竹篾到成品,需经过破篾、去节、分层、起底、编织、索口等不下20道手工工序,环环相扣,十分繁琐。</p> <p class="ql-block">对李老师来说,竹编不仅是“非遗”,更是生活。李老师出生在昆明市宜良县的一个竹编世家,受家庭影响,孩童时期的他便开始和竹子打交道。篾帽、箩筐、簸箕、筲箕、提篮、背箩……一根普通的竹子,经破竹削篾、挑压交织,便能形成千变万化的图案,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p> <p class="ql-block">这门古老手艺的精妙巧思,让李老师很是着迷。经过日复一日的破篾、年复一年的编竹,李加云逐渐积累起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为了传承竹编技艺,李老师倾囊相授不惜赐教,成功带出4名徒弟;他开始频繁地四方传艺,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村庄,足迹遍布省内外,只为把非遗传承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地方。非遗传承,不仅是传承文化,更要授人以渔。李老师每年都会参加农村劳动技能培训,为残疾人、贫困户等现场讲解竹编技艺知识,手把手教授编织动作和技巧。</p> <p class="ql-block">千锤百炼,方能呈现出竹编的千变万化</p> <p class="ql-block">不断创新,让竹编再度融入当下生活</p> <p class="ql-block">对于竹编,李老师用三心来总结:“做竹编需要三颗心:一颗不畏失败与困难的坚强心,一颗热爱生活享受竹编的创意心,一颗默默无闻持久追求的耐心。”话如其人,朴实却又充满着匠意。</p> <p class="ql-block">日新月异的今天,李老师依旧孜孜不倦,在创作和传承的路上不懈追求、悉心坚守,因为他坚信:心胸宽广,生活处处是舞台;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人人都是大师,个个都能成为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