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记 ″

黄程杰

<p class="ql-block">子弹蚁,蚁科,色木工蚁属,节肢动物门,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而且样子和外貌与黄蜂的祖先相似,数百万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1]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之一的子弹蚁,是蚁族的异类。远看它们像蜂,却有着强壮有力的上颖和尖锐带毒的尾刺;近看是蚁,喜欢挥动一对大钳耀武扬威。它们的体长约3厘米,体型约为普通蚂蚁的5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2]</p><p class="ql-block">中文学名子弹蚁</p><p class="ql-block">界动物界</p><p class="ql-block">门节肢动物门</p><p class="ql-block">亚门有鄂亚门</p><p class="ql-block">纲昆虫纲</p><p class="ql-block">相关视频</p><p class="ql-block">查看更多</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热爱挑战的子弹蚁战斗力十足,竟将比它们体型要大的昆虫和小型蛙类视为扑食对象。让人意外的是,令不少大型动物闻风丧胆的子弹蚁,唯一的克星却是比它们小很多的驼背蝇—蜜蜂的一种寄生虫,样子很像小蚂蚁,成虫的体长只有三、四毫米。[2]“子弹蚁”挑战,南美洲亚马逊硬汉们的游戏</p><p class="ql-block">一路春暖月圆</p><p class="ql-block">赞119</p><p class="ql-block">阅读1.4万</p><p class="ql-block">终结者</p><p class="ql-block">子弹蚁为何会成为驼背蝇的手下败将呢?那是因为子弹蚁的毒素对驼背蝇丝毫无用;驼背蝇很小,即使子弹蚁挥舞大钳发起攻击,也不能给它们造成任何威胁,这就是驼背蝇体型小的优势。更致命的是,它们能轻而易举地爬到子弹蚁身上产卵,那些比子弹蚁小近100倍的蛆虫,成了子弹蚁生命的终结者。[2]共5张</p><p class="ql-block">子弹蚁</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子弹蚁可以以小型蛙类为食,但它们的克星却是体型小得可怜的驼背蝇。成虫体长3—4mm,很像小蚂蚁,对蚁群危害很大,应加强防治。当子弹蚁挥舞着大钳子招摇过市时只要碰到驼背蝇它们就会直接面临死亡的威胁,即使身上带有剧毒也束手无策:因为微小的驼背蝇有一种专门对付子弹蚁的解毒药,而子弹蚁的钳子太大太重,根本不能给对手造成任何威胁。最后,这些苍蝇达成了目标:它们把卵产在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子弹蚁的体型要比它们大上100倍。它们的蛆虫注定可以大吃一顿了。</p><p class="ql-block">"让子弹蚁咬你一口,你不会死,但你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子弹蚁也正是由此得名,被它叮咬后像子弹穿过一般疼痛。是一种最疼痛的叮咬。在施密特叮咬疼痛指数中,子弹蚁被描述为“带给人一浪高过一浪的炙烤、抽搐和令人忘记一切的痛楚,一煎熬可以持续24小时而不会有任何减弱。”[1]</p><p class="ql-block">刺痛指数</p><p class="ql-block">被子弹蚁叮咬后的疼痛感,就像被子弹打中一般,因此,它们才有了这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可是,被子弹击中的疼痛感又有多少人真正感受过?美国昆虫学家贾斯汀·施密特为了知道被不同昆虫蛰咬后的感觉,竟亲身体验了150多种昆虫的蚕咬,其中就有子弹蚁。在他编写的“施密特疼痛指数”排行榜里,被子弹蚁叮咬后的疼痛指数排名第一。贾斯汀·施密特这样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有颗生锈的钉子扎入脚后跟,然后再赤脚走在火红的木炭上。”一般情况下,被一两只子弹蚁叮咬不会伤及性命,但疼痛感会迅速扩散,有时即使你的手被叮咬,肩膀也会疼,甚至整个胳膊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都动弹不得。值得注意的是,若被众多子弹蚁叮咬,可能会危及生命。[2]</p><p class="ql-block">习俗</p><p class="ql-block">人们遇到子弹蚁应该避之不及,但在亚马孙雨林土著部落的成人仪式中,男孩必须忍受子弹蚁叮咬的剧痛,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怎么会有如此残忍的成人礼呢?相传在很久以前,土著部落遭遇敌人追杀,部落的最后一名男子在逃亡时不慎落入子弹蚁的巢穴,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纹丝不动地忍着被子弹蚁叮咬的剧痛,才躲过一劫。后来,土著部落里便有了这样奇异的成人礼传统。</p><p class="ql-block">在成人礼仪式开始前,部落的长者会将被迷晕的子弹蚁装入特制的手套,子弹蚁清醒后会变得异常躁动,攻击力更强。这时,参加成人礼的男孩要将手套戴上,至少忍受子弹蚁10分钟的叮咬,一秒都不能少。如果其间男孩因无法忍受疼痛而哭泣,或者把手从手套中抽出,那么仪式便会被宣告无效。他将再次经历这种仪式,直到通过子弹蚁的“疼痛考验”后,才算礼成。[2]</p><p class="ql-block">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1983 年,昆虫学家贾斯廷·施密特(美国)发表了他的 施密特刺痛指数第一版。该指数把子弹蚁(Paraponera clavata)——生活在自尼加拉瓜以南的中美洲地区,直至 巴拉圭——是昆虫中叮咬最疼的一种,疼痛程度 4.0+,在 施密特的四分制绩点量表中被记录为满分。(吉尼斯)[3]分享你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我要说</p><p class="ql-block">[1] 子弹蚁[J]. 初中生辅导,2008,(30):47-48.[2] 李诺,Geoff Gallice. 子弹蚁[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7):114.[3] 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7.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5:2-2</p><p class="ql-block">详情</p><p class="ql-block">2541</p><p class="ql-block">7.4万</p><p class="ql-block">1.5万</p><p class="ql-block">27.9万</p><p class="ql-block">7.7万</p><p class="ql-block">巨蛇至少长达30米的蟒蛇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眼镜王蛇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四脚蛇人类的好朋友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太攀蛇位列第一的陆栖毒蛇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双头蛇一种非常罕见的蛇种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壁虎古代五毒之一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科莫多巨蜥已知种类中最大的蜥蜴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尖吻蝮头呈三角俗称五步蛇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霸王龙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海蛇生长在海里的剧毒蛇类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霸王蝾螈目前最大的蝾螈查看词条</p><p class="ql-block">1790</p><p class="ql-block">1187</p><p class="ql-block">8629</p><p class="ql-block">14.8万</p><p class="ql-block">5.7万</p><p class="ql-block">4.2万</p><p class="ql-block">1057</p><p class="ql-block">118.7万</p><p class="ql-block">6.1万</p><p class="ql-block">15.7万</p><p class="ql-block">6.6万</p><p class="ql-block">9517</p><p class="ql-block">3.3万</p><p class="ql-block">2.1万</p><p class="ql-block">3.8万</p><p class="ql-block">2.3万</p><p class="ql-block">1.6万</p><p class="ql-block">329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学名: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瓢虫科、瓢虫属昆虫。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0-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一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共有7个黑斑,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斑;体腹及足黑色[1]。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主要受食物和温度的影响。七星瓢虫是迁飞性昆虫,成虫和幼虫的觅食行为属于广域搜索与区域集中搜索行为的转换。七星瓢虫主要以蚜虫为食,有时还取食小土粒、真菌孢子和一些小型昆虫,秋天还常常取食植物的花粉。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七星瓢虫的名称由其鞘翅上的7个黑色斑点而来,但是其身上的斑点数量是各不相同的[2]。(概述图参考资料:[3])</p><p class="ql-block">拉丁学名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p><p class="ql-block">别名金龟、新媳妇、花大姐、七星瓢䖬、七星花鸡等</p><p class="ql-block">界动物界</p><p class="ql-block">门节肢动物门</p><p class="ql-block">亚门六足亚门</p><p class="ql-block">相关视频</p><p class="ql-block">查看更多</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成虫七星瓢虫体长5.2-7.0毫米,宽4.0-5.6毫米。虫体卵圆形,背面光滑并拱超呈半球状。刚羽化的成虫柔软,嫩黄色,2-3小时后,整个体躯和鞘翅变硬,颜色由黄变红,同时鞘翅上出现7个黑色斑点。[4]共3张</p><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成虫七星瓢虫和其它昆虫一样,体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各部分均由若干个体节组成。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口器,口器两侧有一对下颚须。头部较小,经常后缩在发达的前胸背板之下,胸部生有两对翅,三对足。腹部八节,但腹面只能看到6一7节。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和肛门。胸部和腹部侧面生有气孔,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七星瓢虫和许多有硬翅鞘的昆虫(分类学上称鞘翅目)一样,有一对角质坚硬的前翅。平时,这一对的翅并合,覆盖在胸腹部的背上。后翅为半透明的膜质,平时折叠,匿于前翅之下。七星瓢虫的下颚须末节呈斧状,足的咐节是四节,但第三节特别小,并匿于第二节的两个分叶之间,粗看很象是三节。[4]七星瓢虫雌雄形态,斑纹相同,雌虫常较雄虫大些。两者可靠的鉴别特征是雄虫腹部腹面末端,有一小的横的凹陷,而雌虫则平坦而光滑,无此凹陷。[4]幼虫七星瓢虫幼虫体表有一层较坚硬的表皮,它的伸展性有限,所以生长到一定阶段,必须蜕去老皮,着生新皮,才能继续成长。每蜕一次皮,就增加一个龄期,幼虫共蜕三次皮,有四个龄期。初孵幼虫(一龄)身体很小,只有2-3毫米,孵化后,就聚集在原卵块的残壳上,约经8-12小时,开始分散取食。约两天后,蜕皮变为二龄,此时体长已增大一倍多,腹部第一节背面两侧,出现两个黄色肉瘤,三龄幼虫除体长加大外,腹部第一、四两节的背面两侧,各有一对黄色肉瘤,但第四节的肉瘤不很明显,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到四龄时,这两对肉瘤都非常明显。当幼虫老熟时,体形变粗,最后以尾端固着在植株等附着物上,准备化蛹。[4]共3张</p><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幼虫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5]七星瓢虫的象征寓意早已渗透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中</p><p class="ql-block">MK</p><p class="ql-block">赞130</p><p class="ql-block">阅读2.4万</p><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作为害虫的天敌,它们的繁殖受哪些因素影响呢?</p><p class="ql-block">MK</p><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蛹</p><p class="ql-block">近种区别</p> <p class="ql-block">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1]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包括蜓总科Aeshnoidea、大蜓总科Cordulegastroidea、蜻总科Libelluloidea等3总科,共11科。蜓科和蜻科最为常见,广布于我国各地。[2]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它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蜻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蜻蜓点水”是蜻蜓将卵产在水中的生物学特征。其幼虫(稚虫)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种类而异,蜓类一般为2年,有的长达了3至5年。[3]可以用来监测环境污染,有药用、食用、观赏价值。[4]</p><p class="ql-block">中文名蜻蜓</p><p class="ql-block">外文名dragonfly</p><p class="ql-block">别名丁丁、点灯儿、蚂螂、负劳、诸乘、纱羊、山咪、光光听</p><p class="ql-block">拉丁学名Dragonfly</p><p class="ql-block">界动物界</p><p class="ql-block">无脊椎动物冷知识大全</p><p class="ql-block">蜻蜓是一类比较原始且种类较多的昆虫。全世界约有5000种。[3]中国蜻蜓的种类:Needham(1930-1932)在《中国蜻蜓手册》及其后增订共记录我国蜻蜓目种类283种。胡经甫(1935)在《中国蜻蜓名录》中,辑录中国蜻蜓目计87属308种。隋敬之、孙洪国(1986)《中国习见蜻蜓》一书,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当时收藏的中国蜻蜓标本,记述了中国蜻蜓208种。Davies等(1984--1985)的《世界蜻蜓种类名录》被认为是现今有关全世界蜻蜓种类最完备的名录,共收录全世界已知蜻蜓5600余种。其中,中国的己知种类仅有250多种。赵修复(1990)《中国春蜓分类》记述中国春蜓科22属145种。[3]</p><p class="ql-block">蜓总科 Aeshnoidea</p><p class="ql-block">蜓科 Aeshnidae体大型至甚大型。头部在背面,两眼互相接触呈一条很长直线。下唇端缘纵裂;雌性产卵器粗大。翅的中室有或无横脉;前后翅三角室形状相似,距离弓脉也一样远;在翅痣内端常有1条支持脉,有1条径增脉。体蓝色、绿色或褐色,飞行很快。有的种类单眼很大,多在黄昏飞出,捕吃蚊子;有的种类趋光性颇强。本科在中国有30余种。[5]春蜓科(箭蜓科)Gomphidae体中等大小至大型,体黑色,具黄色花纹;两眼距离甚远,下唇中叶完整,不纵裂;前后翅三角室形状相同,并且距离弓脉一样远;雄性后翅臀角呈一个角度(甚少数圆形);基中室无横脉;臀圈缺如,甚少具少数翅室。雌性无产卵器。幼虫触角只有4节,第3节最大,第4节细小,前足和中足的跗节只有2节。常见于溪边及池塘边。早春最为常见。一个甚大的科,广布全世界。我国有春蜓亚科Gomphinae、钩尾春蜓亚科Onychogomphinae、林春蜓亚科Lindeniinae等亚科。[5]</p><p class="ql-block">小团扇春蜓(粗钩春蜓)Ictinogomphus rapax</p><p class="ql-block">蜓总科Cordulegastroidea</p><p class="ql-block">大蜓科(勾蜓科) Cordulegastridae体大型至甚大型。头部在背观,两眼互相接触呈一条很长直线。下唇端缘纵裂;雌性产卵器粗大。翅的中室有或无横脉;前后翅三角室形状相似,距离弓脉也一样远;在翅痣内端常有1条支持脉,有1条径增脉。体蓝色、绿色或褐色,飞行很快。有的种类单眼很大,多在黄昏飞出,捕吃蚊子;有的种类趋光性颇强。本科在中国有30余种。[5]</p><p class="ql-block">巨圆臀大蜓(无霸勾蜓)Anotogaster sieboldii裂唇蜓科(臀套大蜓科)Chlorogomphidae原隶属于大蜓科。我国分布有华裂唇蜓属Sinorogomphus等。[5]</p><p class="ql-block">蜻总科 Libelluloidea</p><p class="ql-block">伪蜻科 Corduliidae身体中等大小至大型,常具金属蓝色或绿色,头部在背面观两眼互相接触一段较长的距离;眼的后缘中央常有一个小型波状突起;臀圈明显,四边形或六边形,或稍为长形;足常较长。我国不及10种。[5]</p><p class="ql-block">伪蜻 Cordulia aenea大蜻科 Macromiidae体大型,褐色,合胸在前翅与后翅之间有一圈黄带。后翅三角室比前翅三角室距弓脉稍为更近;臀圈不呈足状,它的长度差不多比宽度稍长,无中肋。足特别长。我中国有十几种。国外的研究学者将大蜻科Macromiidae的全部种类放至伪蜻科Corduliidae中,并作为蜻科Corduliidae的一亚种。[5]蜻科 Libellulidae体型中等大小。侏红小蜻Nannophya pygmea是差翅亚目中身体最小者,后翅长约13-15mm。前缘室与亚缘室的横脉常联成直线;翅痣无支持脉;前后翅三角室所朝方向不同,前翅三角室与翅的长轴垂直,距离弓脉甚远;后翅三角室与翅的长轴同向,通常它的基边与弓脉联成直线。臀圈足形,趾突出,具中肋。 稚虫多在静水下爬行觅食,它具有匙形下唇,其上有侧刚毛和颏刚毛,这是取食的利器。所谓“蜻蜓点水”,在本科甚为常见。本科是一个大科,我国有70余种,不少的种类是人们习见蜻蜓。经常栖息于旷野、池塘、河流等处。[5]</p><p class="ql-block">侏红小蜻</p> <p class="ql-block">螳螂目(Mantodea)的昆虫统称螳螂。螳螂属肉食性昆虫,成虫与幼虫均为捕食性,以其它昆虫及小动物为食,是著名的农林业益虫。螳螂产的卵有卵鞘包围,卵鞘称螵蛸。世界已知2200多种,中国已记载8科19亚科47属112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部分地区。[2]螳螂的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大而明亮,单眼3个;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渐变态。[2]</p><p class="ql-block">中文名螳螂[2]</p><p class="ql-block">外文名mantis[4]</p><p class="ql-block">别名刀螂[4]、刀螳[4]</p><p class="ql-block">拉丁学名Mantodea[2]</p><p class="ql-block">界动物界[6]</p><p class="ql-block">无脊椎动物冷知识大全</p><p class="ql-block">相关视频</p><p class="ql-block">物种学史</p><p class="ql-block">螳螂目曾经是作为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目,后来有人指出,它究竟是属于单独的一个目还是亚目,还存在争议,绝大部分业内学者更倾向于这一类群单独成立为螳螂目。由于对螳螂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对螳螂的分类也就越加繁琐,一些人认为,螳螂目可大体分为4个总科。①怪足螳总科(Amorphoscelioidea),前足腿节外列刺和内列刺较少或缺,更为明显的是雄性外生殖器较特殊。此总科分布很广。②缺爪螳总科(Chaeteessoidea),包括1科1属,即缺爪螳科(Chaeteessidae)、缺爪螳属(Chaeteessis Burmeister),其鉴别特征是前足胫节缺端爪。多分布于热带区。③金螳总科(Metallyticoidea),亦仅包括一科一属,即金螳科(Metallyticidae)、金螳属(Metallyticus Westwood),其明显的鉴别特征是体金绿色,前足腿节缺中刺,外列刺第1刺较长。分布于印度-马来区。④螳总科(Mantoidea)是最大的一个总科,世界性分布,包括8个科:类螳科、花螳科、锥头螳科、叶背螳科、扁尾螳科、长颈螳科、细足螳科和螳科。螳总科的所有类群前足腿节均具有中刺。[4]有一种演化理论认为,螳螂是从原蟑螂进化出来的,这两者直到白垩纪时期才与共同的祖先分化开来,这个共同祖先可能是一种长着螳螂状前肢的掠食性蟑螂。但与其白蚁近亲一样,螳螂直至古近纪才变得常见并丰富多样起来。由于螳螂的身体柔软,不易形成化石。发现的螳螂化石中多以琥珀形式存世。[4]</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从外形观察,螳螂的体长从11~140毫米不等,体一般较扁平,少数种类呈棒状,六足。头呈三角形或近五边形,能任意旋转。口器及复眼发达,上颚强劲;单眼3个,复眼之间着生一对触角,触角呈明显的丝状或念珠状,分节较多,通常雄性触角较粗,雌性较细。螳螂的前胸较长,能活动,前翅为覆翅,前缘具齿、刺、纤毛或光滑,后翅膜质,飞翔力不强,静止时翅折叠于腹背上;雌性后翅常退化,腿节和胫节具强刺;中足和后足细长,善于行走。螳螂内部结构较简单,唾液腺较发达;消化道弯曲或较直。腹神经索有8个胸神经节及7个腹神经节。胸气门2对,腹气门8对,气管具气管连锁。[4]共13张</p><p class="ql-block">螳螂螳螂卵包被于卵鞘中,雌螳螂产卵时开口于生殖腔中的卵巢附腺左侧附腺分泌一些蛋白质,右侧附腺分泌二酚醛类物质并立即被氧化成醌,从而构成坚硬的外壳,但卵鞘的外形也因螳螂种类的不同存在大小不同的差异。一般按其形状不同分为团螵蛸、黑螵蛸、长螵蛸,也有人指出还应该加上小螵蛸。[3]</p><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部分地区。[2]</p><p class="ql-block">生物学特性</p><p class="ql-block">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若虫经8~9龄发育为成虫,通常一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卵鞘附着于树枝、竹枝、草茎、石块等物体上,不同种的螳螂对附着的物体具有选择性。若虫、成虫均为肉食性。若虫成活率低,且有自残现象;成虫也具有自残行为,尤其是在交配的过程中有“妻食夫”的现象,这一行为引起了昆虫爱好者较大的兴趣,对其解释也是众说纷纭。[3]共3张</p><p class="ql-block">螳螂常见的几种螳螂,在华北、华东地区均为1年1代,长江以南少数地区1年2代。以卵在卵鞘中越冬。一般5、6月卵孵化。孵化期:雌若虫一般为7-8龄,雄若虫6-7龄,8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羽化后10余天开始交配。螳螂成虫一般在9月上中旬开始产卵9月下旬开始死亡。个别成虫可活到10月底至11月初。人工养殖情况下在饲料充足时,交配和产卵的时间可适当提前。通过环境调控,模拟温湿度、增加光照时间,人为创建自然环境,还可打破其休眠的习性,进行人工反季节养殖。[5]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7]</p> <p class="ql-block">蜘蛛,节肢动物,体长1~90毫米,身体分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两部分,头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头胸部有附肢两对,第一对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开口;直腭亚目的螯肢前后活动,钳腭亚目者侧向运动及相向运动;第二对为须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状,用以夹持食物及作感觉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须肢末节膨大,变为传送精子的交接器。[1]2021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蜘蛛分类研究者林业杰在微博公布了四个蜘蛛新种。[13]</p><p class="ql-block">中文名蜘蛛</p><p class="ql-block">拉丁学名Araneida;Araneae</p><p class="ql-block">别名网虫、扁蛛、园蛛、八脚螅、喜子、波丝</p><p class="ql-block">界动物界</p><p class="ql-block">门节肢动物门</p><p class="ql-block">相关视频</p><p class="ql-block">查看更多</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不同种类的蜘蛛体长从0.05毫米到60毫米不等。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部分种类头胸部背面有胸甲(有的没有),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也有六个、四个、二个、零个的),排成二~四行。腹面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两个额叶中间有下唇。腹部不分节,腹柄由第1腹节(第7体节)演变而来。腹部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有的具各种突起,形状奇特。腹部腹面纺器由附肢演变而来,少数原始的种类有8个,位置稍靠前;大多数种类6个纺器,位于体后端肛门的前方;还有部分种类具4个纺器,纺器上有许多纺管,内连各种丝腺,由纺管纺出丝。感觉器官有眼、各种感觉毛、听毛、琴形器和跗节器。[2]</p><p class="ql-block">白额高脚蛛蜘蛛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部及腹部,二者之间往往由腹部第一腹节变成的细柄相连接,无尾节或尾鞭。蜘蛛无复眼,头胸部有附肢6对,第一、二对属头部附肢,其中第一对为螯肢多为2节,基部膨大部分为螯节,端部尖细部分为螯牙,牙为管状,螯节内或头胸部内有毒腺,其分泌的毒液即由此导出。第二对附肢称为脚须,形如步足,但只具6节,基节近口部形成颚状突起,可助摄食,雌蛛末节无大变化,而雄蛛脚须末节则特化为生殖辅助器官,具有储精、传精结构,称触肢器。第三至六对附肢为步足,由7节组成,末端有爪,爪下还有硬毛一丛,故适于在光滑的物体上爬行。[2]</p><p class="ql-block">蜘蛛蜘蛛大部分都有毒腺,螯肢和螯爪的活动方式有两种类型,穴居蜘蛛大多都是上下活动,在地面游猎和空中结网的蜘蛛,则如钳子一般的横扫。无触角,无翅,无复眼,只有单眼,一般有8个眼,但亦有6、4、2眼者,个别属甚至没有眼,就眼的色泽和功能而言,又分夜和昼两种。[2]蜘蛛的口器,由螯肢、触肢茎节的颚叶,上唇、下唇所组成,具有毒杀、捕捉、压碎食物,吮吸液汁的功能。[2]有些蜘蛛的跗节爪下,有由粘毛组成的毛簇,毛簇有使蜘蛛在垂直的光滑物体上爬行的能力。结网的蜘蛛,跗节近顶端有几根爪状的刺,称为副爪。[2]大多数蜘蛛的腹部不分节。有无外雌器(称生殖厣)是鉴定雌体种的重要特征。在腹部腹面中间或腹面后端具有特殊的纺绩器,三对纺绩器按其着生位置,称为前、中、后纺绩器,纺绩器的顶端有膜质的纺管,周围被毛,不同蜘蛛的纺管数目不同,不同形状的纺管,纺出不同的蛛丝,纺管的筛器,也是纺丝器官,像隆头蛛科的线纹帽头蛛的筛器上有9600个纺管,可见其纺出的丝是极其纤细的。经由纺管引出体外的丝腺有8种,丝腺的大小及数目随蜘蛛的成长和逐次蜕皮而增加。蜘蛛丝是一种骨蛋白,十分粘细坚韧而具弹性,吐出后遇空气而变硬。[2]雌雄异体,雄体小于雌体,雄体触肢跗节发育成为触肢器,雌体于最后一次蜕皮后具有外雌器。[2]步足3对,分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后跗节、跗节和跗端节(上具爪)。步足上覆刚毛,并具数种感觉器官,如细长的盅毛(感受气流和振动)。步足自割后,下次蜕皮时可再生。单眼8个或8个以下。某些足肌及腭肌附著于头胸部的胸内骨上。头胸部与腹部之间有纤细的腹柄相连。因腹柄的存在,纺器纺丝时腹部可自由摆动。神经系统完全集中于头胸部,咽上有脑(咽上神经节),尚有食管下神经节。裂缝感觉器官散布于身体或位于足关节附近,用以司振动觉或听觉等。[2]腹部不分节,有消化系统、心脏、生殖器官和丝腺。进食时先吐出消化液,进行体外消化,再吸入液化的食物。兼具书肺及气管,但直腭亚目只有书肺,合腭类仅具气管。除蟱蛛科外都有毒腺,位於螯肢内或背甲下方,毒腺管经过螯肢开口于螯牙末端附近,毒腺可能起源于一种辅助消化腺。许多种蜘蛛的毒腺分泌物全是消化酶,有的种分泌物能制服捕获物,甚至对抗掠食动物(包括脊椎动物)。[2]</p><p class="ql-block">分类</p><p class="ql-block">据文献记载,全世界的蜘蛛已知有3821属42055种(2010年),中国记载约3800种,分属于67个科。蜘蛛纲共有14个目,已有5个目绝灭了种群,我国已发现7个目。[3]全世界共有蜘蛛110科3859属42751种(亚种),我国有67科,3800余种。可供人工养殖的优良蜘蛛品种很多,为使初养蜘蛛者有所了解不同蜘蛛特征和产地,现介绍几种供参考。[3]捕鸟蛛:全身棕色、个体特大,一般长7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0厘米长,具有筑造本身居住巢穴的本领,多穴居在旱田周围或杂草丛生之处,白天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强,产毒量也多,每只雌蛛年产卵300~500个,每200只捕鸟蛛一次可提毒1克,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3]中华狼蛛:全身密生黑色、白色及黄色细毛,头胸部、背面棕褐色,中央有一黄棕色纵斑。前宽后窄,中窝明显,体长3~4厘米。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区的棉花、小麦、大豆等作物田间挖穴筑巢。产于陕西、山东、河南等省。[3]棒络新妇蛛:该蜘蛛体长3~5厘米,头胸部背面黑褐色,螯肢黑色,触肢黄色,中央前半部有一黄色短棒状斑,后半部都有一黄格形斑,常在果园和水稻、玉米等农田作物及林间活动。尤其以林区分布最多,常在植株或树技上结复杂的三重金色大网,系结网型蜘蛛,善捕食各种飞行的昆虫。每只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只。每400~5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产于我国南方各区。[3]白额巨蟹蛛:该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为室内常见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产卵,每只雌蛛可繁殖500~600只幼蛛。600只蜘蛛一次产毒1克。该蛛产于河南、陕西、四川、江西、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3]沟纹硬皮地蛛:蛛体长3~4厘米,雌蛛全身黄褐色、头胸部、背部呈叉状排列,螯肢呈长柱状。胸板灰黑色,周围有8个灰白色小圆斑。该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状,在洞口周围有放射状蛛丝。每只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只,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区。[3]</p><p class="ql-block">种群分布</p><p class="ql-block">蜘蛛目分2个亚目:①中纺亚目有1科,共20余种;②后纺亚目(约107科,近4万种)。[3]</p><p class="ql-block">隆头蛛科某种其中,后纺亚目又分A:原蛛下目(约有14科,1500余种);B:新蛛下目(约有93科,38000余种)。[3]蜘蛛是许多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护和利用蜘蛛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蜘蛛可以入药,主治脱肛、疮肿、腋臭等症。[4]少数蜘蛛如黑寡妇(间斑寇蛛和红斑寇蛛)的毒液对人畜有害。狼蛛科的穴居狼蛛分布于欧、亚两大洲,在中国新疆常见,其毒可致死人畜;有的蜘蛛毒素中有溶血酶,可使伤口组织局部坏死和溃烂,并向四周扩展。[3]到了19世纪中期后,蜘蛛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世界共有蜘蛛110科3859属42751种(亚种)。由于全球地理条件、生态条件各异,蜘蛛的分布极不均匀。这些蜘蛛大致可分为游猎蜘蛛、结网蜘蛛及洞穴蜘蛛三种。第一类会四处觅食,第二类则结网后守株待兔。而人们作为宠物饲养的大多是第三类:洞穴蜘蛛。它们喜欢躲在沙堆或洞里,在洞口结网,网本身没有黏性,纯粹用来感应猎物大小,并加以捕食。</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由于蜘蛛对包括生境结构[5],生境类型[6],风、湿度和温度[7]等环境因子变化高度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指示类群,其物种组成和数量变化已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8]</p><p class="ql-block">蜘蛛</p><p class="ql-block">食性</p><p class="ql-block">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跳蛛视力佳,能在30厘米内潜近捕获猎物,猛扑过去。蟹蛛在与其体色相近的花上等候猎物。穴居在土中的地蛛筑衬以丝的地穴,洞口有夜间打开的活盖,捕食从洞口经过的昆虫。漏斗蛛织漏斗网,昆虫落网即引起振动;蜘蛛本身居于丝管内,末端窄而通入植物丛或石缝中。[9]大多数圆蛛用最少的丝织成面积最大的网,网像一个空中滤器,陷捕未看见细丝的、飞行力不强的昆虫。网虽复杂,但一般在1小时内即能织成,多在天亮前完成。若网于捕食时破坏,则另织一新网。织圆网时,蜘蛛放出一丝,随风飘荡。如果丝的游离端未能黏在某物上,则蜘蛛把丝拉回吃掉。若该丝牢固地黏在某物(如树枝)上,则蜘蛛从该丝桥上通过,再以丝将它加固。蜘蛛在桥的中央固著一丝,自身坠在一条丝上往下垂,到地面上或另一树枝上,把此丝黏著。蜘蛛回到中心,拉多根从网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辐射丝。然后,蜘蛛爬回网中心,从里向外用乾丝拉临时的螺旋丝,各圈螺旋丝之间间距较大。然后蜘蛛爬到最外围,自外向网中心安置带黏性的较紧密的捕虫螺旋丝。一边结,一边把先前结的不带黏性的乾螺旋丝吃掉。网全部完工后,有的蜘蛛从网中心拉一根丝(信号丝)爬到网的一角的树叶中隐蔽起来。若有昆虫投网,透过信号丝的振动便可闻讯而来取食。有的蜘蛛头朝下留在网中心,等候猎物,有猎物时先用丝将其缠绕,再叮咬之并将其携回网中心或隐蔽处进食或贮藏。蝶蛾类较大,易于逃脱,故先叮咬后用丝捆缚。有的蜘蛛结共用网,如加彭的社会漏斗蛛(Agelena conso ciata)筑一大网,几百只蜘蛛共同捕食。蜘蛛在控制某些昆虫的种群上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有几种毒蛛的神经毒对人有毒性。织网过程引起科学上的兴趣,并已用于研究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用药后蜘蛛所织的网异于平常)。共2张</p><p class="ql-block">蜘蛛以生活及捕食方式可以大致分成:结网性蜘蛛和徘徊性蜘蛛。结网性蜘蛛的最主要特征 是它的结网行为。蜘蛛通过丝囊尖端的突起分泌粘液,这种粘液一遇空气即可凝成很细的丝。以丝结成的网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对粘上网的昆虫,蜘蛛会先对猎物注入一种特殊的液体枣消化酶。这种消化酶能使昆虫昏迷、抽搐、直至死亡,并使肌体发生液化,液化后蜘蛛以吮吸的方式进食。徘徊性蜘蛛则不会结网,而是四处游走或者就地伪装来捕食猎物,如高脚蜘蛛,即台湾俗称的(虫拿)(虫额)。有的蜘蛛可以用网做成一个气球,随风飘行到别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蜘蛛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游猎型和定居型。游猎型者,到处游猎、捕食、居无定所、完全不结网、不挖洞、不造巢的蜘蛛。有鳞毛蛛科,拟熊蛛科和大多数的狼蛛科等。定居型的:有的结网,有的挖穴,有的筑巢,作为固定住所。如壁钱、类石蛛等。蜘蛛似乎懂礼貌,凡营独立生活者,个体之间都保持一定间隔距离,互不侵犯。共3张</p><p class="ql-block">蜘蛛结网与一般昆虫相比,蜘蛛是长寿命者,大多数蜘蛛完成一个生活史,一般为8个月至2年,雄性蛛是短命的,交尾后不久即死亡。其他如水蛛和狡蛛能活18个月,穴居狼蛛能活2年,巨蟹蛛能活2年以上,还有捕鸟蛛的寿命长达20~30年。所有的蜘蛛生活,都利用丝,丝由丝腺细胞分泌,在腺腔中为粘稠的液体,经纺管导出后,遇到空气时很快凝结成丝状,丝的比重为1.28,强韧而富有弹性。网穴蜘蛛,白天在网内,夜晚守在洞口,伺机猎食或外出觅食。雄蛛在土块下挖一浅坑,穴居狼蛛在地下挖一垂直的深洞,舞蛛在洞口还加编了活盖。这种活盖是由多个丝层构成的。庞蛛的洞深达1米,该蛛体小,毒性强,一旦咬伤穴兔后,四分钟即死亡。幼蛛在开始结网生活时,蛛丝如附着不到任何物体时,恰好有上升的气流,则腾空而起,在空中顺着风飘飞,如园蛛科、狼蛛科、盗蛛科、跳蛛科等,都有"飞行"本领,(蜘蛛飞行:如果一种被称作气球的蜘蛛对人类造出的气球感兴趣的话,也会鄙视人造气球的。这种蜘蛛在一个无风的阳光照耀下的夏日的一天,会织出一根丝线,在太阳光的温暖下笔直的伸向空中,它像翱翔的鸟一样,先找到一处有上升气流的地方再吐丝,还是先吐丝再利用周围的热分子形成上升气流,这点我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丝线上升、再上升,直到蜘蛛知道它能托起自己的身体,然后松开,于几小时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