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第一名山——崂山

雾里看花(拒私聊)

<p class="ql-block">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40余公里。</p> <p class="ql-block">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p> <p class="ql-block">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其山体的态势是以崂顶为中心,向东北、东、东南、南、西等五向分支放射,东部和南部陡峭,西北部连绵起伏。在山海结合部,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 。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峰顶耸立,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山海结合部,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p> <p class="ql-block">崂山旅游标志。</p> <p class="ql-block">崂山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我国暖温带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落叶松、赤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太平宫外两株300多岁的赤松,虬枝盘龙,华冠葱茏,又因袭太平宫创始道长刘若拙“华盖真人”道号,为“华盖迎宾”景观。</p> <p class="ql-block">崂山“三围环海,背负平川,”山海相连。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造就了奇妙的天象变化,云雾、霞光常常形成千姿百态的景观,给人以虚炫神秘的感觉。正如著名诗人贺敬之赋诗赞曰:“黄山尽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才人;崂山逊君云与海,君无崂山海上云。”</p> <p class="ql-block">崂山多异石,是典型的花岗岩冰川地貌,崂山花岗岩山峰、石崮在水蚀风化作用下,象形石发育丰富,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仅在主要游览线路上能观察到的象形石就多达200多处。比如 “虔女峰”、“蟠桃峰”、狮子峰”、“五指峰”、“青蛙石”、“绵羊石”等等。</p> <p class="ql-block">仙桃石。</p> <p class="ql-block">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p> <p class="ql-block">五指石。</p> <p class="ql-block">瑶池仙境。</p> <p class="ql-block">最奇的恐怕要算著名的寿字石了。</p> <p class="ql-block">不同字体,不同姿态的各种“寿”字,规模之大,蔚为壮观,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还有更多的叫不出名字的怪石,只有发挥游客们各自的想象去命名了。</p> <p class="ql-block">崂山除了多奇石,还有很多的洞。崂山有名的花岗岩石窟洞穴有 40余处,历史上多为道家和佛家修行之地。比较著名的洞窟有:那罗延窟、明霞洞、白云洞、慈光洞、觅天洞、玉皇洞等等。</p> <p class="ql-block">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p> <p class="ql-block">明霞古道边的猫,神情自若,一点也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一块巨石构成,石上刻有“明霞洞”三字,传说当初洞很大,清康熙年间一场雷雨,洞忽然坍塌,如今洞石大半埋在地里。“明霞洞”的西面有斗姆宫,是元代所建,明朝隆庆年间,道士孙紫阳重加修缮,洞西旁挺立的巨石上,刻有“孙紫阳修真记”。从洞后梯形小径而上是“紫阳洞”,即孙紫阳的静养处,洞左侧有一小洞名“三峰洞”,传说系张三丰所凿。</p> <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有些残破,但香火依然旺盛。</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凌霄花。</p> <p class="ql-block">觅天洞。</p> <p class="ql-block">洞内阴暗潮湿,道路狭窄,有的地方需要弯腰摸索,甚至爬行。</p> <p class="ql-block">胖子们在此无法通过。</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出觅天洞来,眼前豁然开朗,看见的是天苑——天上的街市。</p> <p class="ql-block">崂山山海相接、海天一色、气象万千,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海拔超千米的高山,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2000多年前的史书《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神话传说中的东海即指崂山海域,民间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说。据说当年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带领500童男童女东渡,就是从崂山始发前往日本的。</p> <p class="ql-block">“崂山观海”确实是一大享受。</p> <p class="ql-block">崂山是道教名山,崂山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遇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其中,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皆修葺一新,成为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太平宫建于宋初,是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当时命名为“太平兴国院”,又称“上苑”。宫内照壁上刻有“海上宫殿”四字,相传是敕建时所题。</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远眺上清宫。</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看到的掩映在树木树木中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索道站。</p> <p class="ql-block">不能不去的崂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周边的海景,颇有点波澜壮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崂山下一个美丽的山村——青山村,村民主要从事渔业和栽种茶叶,据说非常富裕。</p> <p class="ql-block">游览崂山,一天时间显然是太过匆忙,期待下次能有机会再细细慢游。</p> <p class="ql-block">本组照片使用iPhone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