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巡礼之三

方新宏

三晋大地,源远流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左手春秋,右手战国,以其“开放、务实、求新”的文化特色,不但首开“楚材晋用”、“胡服骑射”等新风,更是以务实的文化思想孕育出“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仰慕已久,终于成行,得以在古村古城古祠之间一窥三晋风貌。</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晋祠</h3> 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现称“元宝山”)下,古木掩映之中、曲水回萦之畔,有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群,这便是晋祠——三晋文化之集大成者。 晋祠,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始建于何年已不可稽考,一般认为是在北魏。<div> 西周时期,周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在“唐”,故称“唐叔虞”,应该就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一说山西临汾)。后来,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继位,又迁徙到临晋水的地方,改国号为“晋”。再后,唐国公兼太原留守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等人的辅佐下,“晋阳起兵”,建 立新政权,取国号为“唐”,大约也是因了这些渊源。晋祠公园东门牌楼内的“唐晋斯源”,也是记的这段传承,也是因了这些历史,在晋祠公园内、晋祠博物馆的东面,新建了“龙兴晋阳”的雕塑、照壁、唐园、飞龙阁等纪念唐朝的建筑。</div> 晋祠最初是为纪念叔虞的,在晋水源头之一的“善利泉”旁的“唐叔虞”祠坐北朝南,规模不大,却很是庄严,门前有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院内多有古树,享堂过殿内有十四尊元代彩塑,两尊为官员形象,余者皆为乐伎,手持琴、锣、鼓、钹、笙、箫、管等乐器,形象生动,似正在演奏着一场宏大的音乐会。 晋祠内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主殿建筑不是“唐叔虞”祠,却是纪念其母亲邑姜的“圣母殿”,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殿内无柱,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立柱内低外高)、“柱侧角”(立柱向内倾斜),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圣母殿与“渔沼飞梁”、“献殿”并称为晋祠的“三宝”。“渔沼飞梁”是“圣母殿”前水沼上的一座十字形石柱桥,梁思成先生点评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乃世界立交桥的“祖宗”。献殿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斗拱相连,柱梁相接,以栅代墙,殿亭结合,这种格式的建筑在国内亦是唯一。 晋祠除了“三宝”,还有“三绝”、“三匾”。 清代翰林、书法家杨二酉所题,行笔灵动秀丽,被誉为“秀丽之笔”。“杨二酉(1705年——1780年)字学山,号西园,山西太原晋祠人,乾隆年间曾任翰林院编修,并做过乾隆皇帝的书法老师。“水镜”语出《前汉书 · 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思是忠奸是非尽人皆知。 明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不可端摩,被誉为“雄伟之笔”。“对越”最早出自《诗·周颂·清庙》中的“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是报答颂扬的意思,原指的是感恩报答(先王的)恩典,颂扬先王的德行。“对越”坊是高家为母祈福所捐建的功德牌坊,“对越”用在此处一语双关,既是对圣母的报恩,又是对生母的报恩。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先生题,笔意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难老”出自《诗经·鲁颂·駉之什·泮水》“既饮旨酒,永锡难老”,永远也不会老的意思。 晋祠内的周柏、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难老泉被称做晋祠的“三绝”,难老泉是晋水源头之一。 难老泉“三七分水”处。相传难老泉边南北两村为争晋水,置铜钱十枚于沸油锅内,各出一人捞钱,得几枚分几成水。一北村人奋不顾身捞得七枚,虽为北村争得七成水,终因伤重而逝。后两村感其功德,遂按三七分水,并葬此人于分水界(中间石塔)处。 周柏,号称中国第二,仅次于黄帝陵的“轩辕柏”。在晋祠院内共有两株。一株名为“齐年柏”,另一株名为“长龄柏”。齐年柏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又称“卧龙柏”。<div> 除了周柏,还有唐槐等古树名木,无一不是虬枝盘根、翠叶劲节,无一不是见证了晋阳的风风雨雨。</div> 晋祠,自北魏以来的三千多年间,特别是北宋以后,已不单是一个供奉唐叔虞的皇家祠堂了,逐渐演变成人们祭祀各色人物的地方,陆续供奉有水母娘娘、鲁班、王氏祖先太子晋等人,也有文昌宫、东岳祠、昊天神庙等民间祭祀地方。从北魏的祠堂到民国晋绥军炮兵司念的私宅,再到新建的飞龙阁,以建筑的形式诠释了三晋文化的源远流长。 <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37年11月8日,太原陷落于日寇之手,山西境内大量文物被盗,大量古迹被毁,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晋祠能在这浩劫中幸存下来,保存几近完好,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是文明的胜利。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文明则是人类发展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