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芍药一支梦时光,门前闲庭醉红妆。</p><p class="ql-block">魏紫姚黄春风至,再识将离在他乡。</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认识芍药花,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当年下乡插队当知青,旁边一个生产队栽种了一片芍药,当时只觉得花好看,大部分是白色的花。</p> <p class="ql-block"> 白色的花瓣洁白无瑕,最外面一层花瓣白中微微泛着些许粉红,仿佛羞答答的少女略施粉黛,花蕊中飘着几丝红色须蕊。</p> <p class="ql-block"> 虽说是红色,但是它红得不那么张扬,在白色的花瓣簇拥中还是特别显眼。在那一大片的芍药花田里,还有红色、粉红色,淡黄色的芍药,在成片的白色芍药中更显风姿绰约。</p> <p class="ql-block"> 话说回来我们是下乡的知识青年,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尽管囊中羞涩,为了显示自己“高雅”情趣,还是把玻璃罐头瓶当花瓶,时不时要在田埂边採点野花来妆扮三尺陋室。</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桃花、菜花那是肯定要摘回家臭美的。但是,这芍药是中药材,花被采摘了,其药用部分的根茎就长不大了。因此,这芍药花生产队是派得有人专门看守,不准人下田随意採摘的。</p> <p class="ql-block"> 身为民办教师的我,每周六要回公社中心校开会,为了第二天少走路,头一天晚上就到离公社近的知青家投宿,风高夜黑正好当“贼”窃花。</p> <p class="ql-block"> 在黑夜中不能打开手电筒,只能睁大双眼,看准花蕾迅速下田采摘几只芍药。迅速装进随身带的军用挎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窃”花不为“贼”嘛!</span>到了知青家拿出来用水养起,经过一夜清水养护,等第二天开完会回家,带回家时的这芍药花开得正好。</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就听说距成都不远的中江县,有几个乡大片种植芍药,花开季都有人前去踏青赏花,由此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商机。</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村民自然栽种生产,没有景区那样的规模与规划,但是在不损坏芍药花的前提下,游客可以自由下田到芍药花前,骚姿弄首随意摆pose,没有人干涉你。</p> <p class="ql-block"> 你还想锦上添花,只需花五元钱就可以在农家,买一顶芍药花环戴在头上,妆扮成芍药仙子下凡来。</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天,风轻云淡,站在高坡处,脚下是一片芍药花田,远处浅山连连,在疫情期间有这浮生半日闲,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末了,花上十元钱再买一束芍药花回家。在把这春天带回家的同时,也把对芍药花的记忆带回家。三月芍药胜牡丹,一束芍药,两种心境,时光流逝,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将牡丹和芍药之区分为,木本是牡丹,草本是芍药。但在西方文化中,统称为Peony(牡丹)。牡丹、芍药都称之为牡丹。</p> <p class="ql-block"> 今年四月客居加拿大万锦市,这个城市华人居多,无论大小每家都有一个花园。根据个人爱好,栽植适合当地的花草。</p> <p class="ql-block"> 因芍药能耐-20℃左右的低温严寒,加之华人喜欢牡丹、芍药花,所以,牡丹、芍药花就是华人花园里不二的长客。</p> <p class="ql-block"> 六月中旬,多伦多一年一度的奥沙华牡丹花节,就是以芍药花为主体展示中国文化。这是民众夏季休闲赏花的年度盛事,牡丹节期间,游客云集,花海人潮,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 加拿大的季节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差不多要晚一个月左右,五月底六月初,夏至至芍药至,不同品种、色彩各异的芍药花竞相绽放。</p> <p class="ql-block"> 在我居住的社区的居民花园里,品种多样的芍药花在初夏的阳光照射下,格外鲜艳夺目。小雨纷至时,更给芍药添了几分妩媚。</p> <p class="ql-block"> 每天我都在外面捕捉芍药花美丽的芳姿丽色。在国内我居住的城市,没有举办过芍药主题花展,也没有见过这样多的芍药荟萃。</p> <p class="ql-block"> 夏至时节,在异国他乡一个个平常人家的花园里,一丛芍药寄乡情,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韵味,</p><p class="ql-block"> 2022.6.21 夏至于加拿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