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

<p class="ql-block">你养出的孩子是否爱你,就取决于这4个细节</p><p class="ql-block">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魏书生曾在演讲中提到:</p><p class="ql-block">“某个人说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看不见摸不着。</p><p class="ql-block">他如果不爱自己父母的话,你说他爱祖国爱人民,100%是骗人的,用不着论证。</p><p class="ql-block">只有一个孩子从小知道心疼你了,长大了他自然会心疼老百姓,心疼集体和国家。”</p> <p class="ql-block">🥹🥹一番话说得鞭辟入里,引得无数家长点赞。</p><p class="ql-block">的确,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能培养出一个懂得关心自己、体贴自己,时刻把自己放在心上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可怎么做才能养出一个爱父母、心疼父母的孩子呢?</p><p class="ql-block">看完我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四张对比图,相信你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p> <p class="ql-block">01遇到困难时</p><p class="ql-block">你是挡在孩子身前</p><p class="ql-block">还是站在孩子身后</p><p class="ql-block">前两天,刷到了这样一则视频:</p><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一位妈妈正骑着电动车载着自己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谁知电动车突然没电了,没办法继续骑行。</p><p class="ql-block">妈妈只得从车上下来,艰难地将歪向一旁的电动车扶正,随后,用力推着车子向前走。</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几度因扶不住车差点摔倒。可后座的儿子却始终事不关己地稳稳坐着,眼睛死死盯着手机。</p> <p class="ql-block">看完这个视频后,我不禁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另一对母子:</p><p class="ql-block">河南农村,一个10岁的男孩正顶着酷暑在地里浇水。</p><p class="ql-block">原来,男孩的爸爸不在家,懂事的他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帮着妈妈一起干农活,哪怕已经累得汗流浃背也不肯停下。</p><p class="ql-block">同样是养孩子,为什么一个养成了白眼狼,对父母的难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一个却养成了小棉袄,主动为父母遮风挡雨?</p><p class="ql-block">其实答案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很少有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有的父母一直挡在孩子身前,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可结果,不仅累倒了自己,还惯出了一颗逆子的心;</p><p class="ql-block">而有的父母,从小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等孩子长大了,自然知道体谅父母的不易,懂得付出和感恩。</p><p class="ql-block">所以,想养出一个知冷知热的孩子,最好的办法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坦然地接受。</p><p class="ql-block">接受孩子的付出,肯定孩子的孝心,孩子才会在反哺中一步步靠近爱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在特殊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你是用心营造仪式感</p><p class="ql-block">还是当作普通的一天</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回,和几个家长聊天,不知怎么说起了仪式感。</p><p class="ql-block">其中一个爸爸抱怨道:</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小孩子事真多,动不动就扯仪式感,咱们小时候有几个过生日的啊,也没见谁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妈妈也附和说:</p><p class="ql-block">“可不是,之前学校办什么毕业典礼,我和他爸想着请假还要扣钱。</p><p class="ql-block">就让孩子奶奶去的,谁知这孩子竟然说我们不爱她。”</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仪式感的本质从来都不是一次生日、一件礼物。</p><p class="ql-block">而是因为生活中多了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形式,孩子才深刻地感受到,这世上有个人愿意为了自己花心思,为自己准备惊喜。</p> <p class="ql-block">于是,她决定给儿子过一次难忘的生日,清空儿子的购物车。</p><p class="ql-block">收到快递后,她“骗”小周,这些快递都是自己的,但要请小周帮忙拆一下。</p><p class="ql-block">小周答应了,谁知竟然从中拆出了自己想要已久的玩具。</p><p class="ql-block">再拆一个,居然又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玩偶。</p> <p class="ql-block">游戏周边、雪王、能变成圆珠笔的小挂件……</p><p class="ql-block">在连拆了四、五样以后,小周终于意识到,今天所有的快递其实都是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惊喜。</p><p class="ql-block">他一边假装抱怨“你果然是在忽悠我”,一边紧紧抱住了妈妈。</p><p class="ql-block">17件快递,一共400多块钱,对博主而言虽然有点小贵。</p><p class="ql-block">但在儿子灿烂的笑容的映照下,这一切又显得格外值得。</p> <p class="ql-block">德国作家洛蕾斯利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一书中写道:</p><p class="ql-block">“有仪式感的人生,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生命,热忱地面对生活,它的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爱。”</p><p class="ql-block">那些看似无用的仪式,却是足以温暖孩子整个童年的小确幸。</p><p class="ql-block">也正是这些小确幸,为孩子的心灵注入丰盈的营养,让孩子感知爱、相信爱,最终,学会给予爱。</p> <p class="ql-block">03闲暇时光</p><p class="ql-block">你是跟孩子有说不完的话</p><p class="ql-block">还是无话可说</p><p class="ql-block">前阵子,儿子的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p><p class="ql-block">到了晚饭时间,我留他们一起用餐。</p><p class="ql-block">吃饭时,儿子像往常一样跟我说着他今天遇到的各种趣事、他的奇思妙想,还有他围棋班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说到最后,我们都笑成一团。</p><p class="ql-block">饭后,我正在厨房洗碗,儿子的一个好朋友突然偷偷走到我身旁,对我说:</p><p class="ql-block">“阿姨,我真恨不得能天天来你家吃饭。”</p><p class="ql-block">我乐了,问她:</p><p class="ql-block">“可乐总说我做的菜没味,你要是喜欢,阿姨欢迎你常来!”</p><p class="ql-block">那孩子摇了摇头,说:</p><p class="ql-block">“阿姨,你知道吗?以前我都不敢想象,有父母能跟孩子边吃饭边聊天。</p> <p class="ql-block">在我家,我爸妈每天只会跟我说三句话:‘作业写完了吗?’、‘上课举手发言了吗?’、‘最近学习怎么样?’</p><p class="ql-block">他们从来不会跟我聊好玩的事情,更不知道我在学校有哪些好朋友,长大后想做什么。</p><p class="ql-block">我真的好羡慕可乐啊,他什么事都能跟你说。”</p><p class="ql-block">看着她委屈的样子,我猜,她家里一定有一对不会聊天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记得之前在李玫瑾教授的视频中,我曾看到过一个观点:</p><p class="ql-block">一家人之间越是有爱,孩子越是话多。</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特别爱说话,那么大概率上,他1到3岁期间,身边的家人至少有两个以上,而且家庭氛围融洽。</p><p class="ql-block">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特别不爱说话,且与人交流时目光闪躲,那么说明:</p><p class="ql-block">3岁之前,这个孩子身边可能只有一个看护者,或者家庭中充满了争吵和矛盾。</p> <p class="ql-block">正如《奇葩说》辩手杨奇函说的:</p><p class="ql-block">“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p><p class="ql-block">除了学习,父母能跟孩子聊的其实还有很多。</p><p class="ql-block">也只有我们真正拥有了跟孩子说“废话”的能力,孩子才会真正对我们卸下防备,跟我们越来越亲近。</p> <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孩子犯错时</p><p class="ql-block">你是一上来就指责批评他</p><p class="ql-block">还是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边</p><p class="ql-block">重读郑渊洁的小说《智齿》时,被里面的一个情节深深打动了:</p><p class="ql-block">女孩梁新在学校被同学冤枉偷东西,老师叫她去办公室谈话。</p><p class="ql-block">没想到,梁新的第一反应却是:</p><p class="ql-block">我要给我父母打电话。</p><p class="ql-block">老师一愣,因为以她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学生遇到类似的状况,最怕的事情,莫过于老师联系家长,可梁新居然主动要求找家长。</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梁新这样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p><p class="ql-block">因为平日里,她的父母始终在给她传达一种信念,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和你站在一边。</p><p class="ql-block">而这,也恰恰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