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喜欢本故事的亲朋好友们,也可以去番茄免费小说app搜索《重生一九八五》也可以看到,那里更新的稍微快点,而且可以听书,感谢大家的鼓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杨德海回头一看,竟然是副食品商店的刘红梅在后边喊自己。“是你啊!刘红梅同志,我来市里都二十多天了,就是天天下乡去收菜”,“我说呢!怎么这么多天也不来我们商店买东西了,你今天也是下乡去了,怎么回来这么早?”“今天的活干完的早,就回来了,怎么你今天没上班吗?”“我今天歇班”“那好!我早点回来,就是想着逛街买身衣服,正愁没人参谋呢?咋样?方便的话陪我逛逛街,中午我请你下馆子,我最近发奖金了啊!”本来男女大防,怎么上来就邀请人家一块儿逛街,但刘红梅却很高兴地说“好哇!我就喜欢逛街,不过你中午得请吃好吃的啊?”“那当然,上车吧!”刘红梅跳着坐上了自行车后座,两人就向楼后自由市场骑去。</p><p class="ql-block"> 两人在自由市场转了四五家摊子,杨德海看中一件蓝色裤子,他上一世就特别喜欢蓝色裤子,尤其是重蓝色裤子,刘红梅上前用手摸了摸,“这料子不好,老板,裤子咋卖?”“十五”,“太贵了!”刘红梅就想拉着杨德海走,但一看杨德海非常喜欢这条裤子的样子,就回头对着老板“老板,便宜点?”“想要的话十三块钱”“十块”“最低十二,不买算了!”刘红梅还想搞下去,杨德海看着刘红梅说“就十二块钱买了吧!”店老板还以为他们是小夫妻俩呢,就笑着说“姑娘,有本管着呢,不能再低了,你看你家男人都看中了,就别管老紧了!”刘红梅脸刷地一下红到耳朵后边了,又没法也没有必要辩解,就不说什么了。“多大裤腰,多长裤腿”店老板依然是朝着刘红梅问道,刘红梅一下子都快恼怒了,刚准备发火,杨德海赶紧替刘红梅辩解道:“老板,你别误会了,我们不是恋人一家子,刘同志是我领导呢!可不能瞎说”,“噢!那抱歉了!姑娘”刘红梅也就没法再发火了,就自己朝前走去。</p><p class="ql-block"> 杨德海就付了钱,说让老板先裁缝裤腿,一会儿回来拿,就赶紧赶上刘红梅。两人又转了一会儿,杨德海要买件白色短袖,老板要九块钱一件,刘红梅就没有再主动搞价,杨德海也不会搞价,就九块钱一件买了,出了那家店门,杨德海就赶紧说“卖裤子那家老板啥眼神啊,你这么漂亮的城市人,我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农村干活人,能是一家吗?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别跟他们一样了!”“啼!你还挺会哄人,吃亏的不是你啊?”“是、是、是,中午饭我一定戴罪立功,请你吃好!”“这还行!算你识相,哏!”这个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卖裤子那家的摊位边,就顺便拿走裤子,朝卖皮鞋摊位那边过去。刘红梅无意见瞅见一件格子短袖,觉着很适合杨德海,就撺掇杨德海试试,并且是换上新裤子一块儿试,杨德海无奈之下,只好顺着刘红梅,大家就一块儿逛个街,图个高兴,何必闹不快呢?杨德海穿好上下两件新衣服,从试衣间里走出来的时候,看到不仅刘红梅,就是卖短袖的女老板都嘴巴半张,一脸惊叹的表情,“这也太帅了吧!不是,杨德海,你他娘的长的也太帅气了吧!真是人是衣服马是鞍啊”,刘红梅接着又说“老板就这件衣服了,多少钱,杨德海你也甭脱了,就穿着吧,老板,把旧衣服装起来吧!”“小伙子穿上这件衣服,洋气的很啊,跟港台歌星一样啊!二十五块钱一件的,就二十块钱一件卖你们了,难得碰到这么合身的人”。杨德海付了钱,“就差一双皮鞋了,走!买去!”刘红梅边走边说。</p><p class="ql-block"> 到了卖皮鞋那里,杨德海看到一个摊子上有双红色的女鞋挺好看,就撺掇刘红梅试试,还挺合脚,杨德海就说“老板!多少钱?这双鞋买了”,“你给十六块钱吧!”刘红梅光顾着试鞋了,头还没有抬起来,杨德海就已经给老板付过钱了,刘红梅不要都不行。他们又转了一会儿,给杨德海买了双牛皮鞋,让杨德海直接穿着,就去饭店吃饭去了。饭桌上,刘红梅要把红皮鞋钱给杨德海,杨德海死活不要,“你不要不行啊,十六块钱,核我小半个月工资呢,我咋能不给你呢!你挣钱也不容易啊,再说了,我怎么跟家里人说这双鞋子呢!”“那就不说嘛!我这次挣钱,也借了你上次的吉言,收下吧!别让人家看笑话!”看杨德海是实心实意的,刘红梅也就不推让了。吃过午饭,他们又回到市场里给杨德海买了一个大裤头和一个背心,又给孟大海买了一身衣服,还有两套被子、床单、枕头、褥子,竟然包了一大包。刘红梅说家离市场不远,不让杨德海送,杨德海就把被子包捆在自行车后座上回到了东大营菜站。</p><p class="ql-block"> 菜站里下午也有一拨批发蔬菜的生意,这是惯例,因为既有人下午来批菜赶第二天的早市,也有人是第二天一大早过来批菜赶早市。杨德海和孟大海看着摊子,本来昨天海带、海货拉回来的时候就有人问,想批发点回去卖,但杨德海一是有前边说的几件事要办,二是本身自己也没有准备好,孟大海又不会弄这个,就耽搁到了下午。不想一下午的时间,他们也批发出去了五百多斤海带、七十多斤海参,还有一百多斤鱿鱼,另外咸鱼干也卖出去三十多斤。等这一波人过去,杨德海又去杂货商店买回了煤油炉和锅碗瓢盆等吃饭的家伙事,也就基本算是安定下来了,可以过日子了。简单下点挂面吃完后,杨德海又拿出点钱跟兜里的钱和下午的货款一块儿凑齐整一千块,骑着自行车来到冯易生家,“冯叔,那一千块钱押金我周转过来了,给您拿过来了,您收着,您有空多去摊子那儿玩”,“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你小子好好干吧!”“天晚了,我就回去了,冯叔”。这个一完,杨德海自己真真正正的批发菜摊子就算开始了,杨德海心里还是充满了各种雄心壮志,明天是八月一号了,就算是德海蔬菜批发店的开业日子吧!以后就作为杨德海生意的开业纪念日吧!</p><p class="ql-block"> 本文图片是朋友公司的产品照片,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着东西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十四</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杨德海在青岛收下孟大海,杨德海才想起来上一世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和蔬菜种植基地了,上一世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和种植基地的成功发展,甚至成了首都北京的蔬菜供应基地,不仅是最早的一批蔬菜种植技术员,就是普通老百姓也都赚的盆满钵满。把孟大海带回来就是要建设自己的蔬菜大棚,建立、发展自己的种植基地,让全市甚至全省、全国人民一年四季有菜吃。“大海哥,建个日光温室大棚,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建成啊?”“老板兄弟,你真的要建蔬菜大棚啊!要是那感情好了,现在要建一个一亩地的蔬菜大棚,材料和人工一块儿算下来五百块钱顶死了,要是一次建个十来座一亩大棚,省下些人工,四百块钱就足足的了,要是现在的淡季就开始备材料,我管保证三百五十块钱建一座。你想想一座大棚一年种下两季反季菜,一季时令菜,再少不卖一千五百块钱,这等于半年就回本了啊,以后都是净挣钱”,“那你开始备材料吧!咱们一次建三十座一亩大棚”,“啥!一次建三十座一亩大棚,那比我们村的大棚基地还大呢,那得很多钱和人啊!成吗?兄弟”“钱和人、地都有,你只管想着咋备材料,咋建成、咋种菜就成了,别的不用你操心”。</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杨德海想起了榆树里村苹果园,那块地有五十多亩,过年的时候就听大队书记杨木柱,也就是他一家子大伯说地里的苹果树老了,需要更新伐掉,或者伐掉种地,现在各个生产队都包产到户了,大队里的这五十亩不节苹果的果园就没有人管了,就相当于荒废在哪里了,又不能分到全村每户,就只能整体承包出去了,但每亩五十元,五十亩的承包费就是两千五百块钱,一次拿出这么多钱,村里没人拿得起的。自己现在有钱了,就是一次拿出五年的承包费,也拿得起。承包下来建蔬菜大棚,发展蔬菜种植基地不正好么!</p><p class="ql-block"> 看起来得回去一趟了,但村里人眼皮都很薄的,谁知道你有钱没有呢!即便是自己一族的大伯,也不一定轻易相信自己的,这事得谋划谋划啊!这是杨德海上一世当官的习惯。杨德海谋划的结果就是:第一步,在巾车市买个带房子的院子,告诉家里自己在巾车市批发蔬菜赚钱了,买个房子,接母亲过来享福,顺便把小妹子徳萍也转到巾车市上学,母亲过来就更需要而且合情合理了。这个可以办到,找曹卫国所长就行,说不来连自己和妹子的户口都能迁过来,反正是农村户口对农村户口嘛。另外现在巾车市郊区城中村的宅子带房子,四间头的院子才三千块钱不到,自己买得起。</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买台摩托车,新的铃木摩托车要一万多块钱,虽然自己能买得起,但钱是要投到蔬菜大棚上的,可以先买个旧车。这个事情找曹卫军就可以办到,说不来连摩托车驾驶证都给直接办回来了。这个摩托车自己也需要,回头出去买菜,行动也方便快捷不是。另外最重要的是别人直接就会认为你能赚钱,开的起,要知道摩托车是要烧油的,城市里很多人都是买得起烧不起油,就别说农村人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骑着摩托车回去一趟,给杨木柱大伯买一件莲花大曲回去,给大伯说让他家杨徳洪和我们家老三杨德湖一块儿过来专门负责卖菜,一个月给他们开一百块钱,直接比黄楼乡五十块钱的干部工资多一倍。</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等杨徳洪和杨德湖两人上班后,给他们买身新衣服,让他们以八月十五走亲戚为由回去一趟说说想承包地这个事情。</p><p class="ql-block"> 第五步,想办法认识黄楼乡书记邵春丰,记得上次时曹铁局长说这人是他的老部下,自己跟他汇报一下自己想发展蔬菜种植基地,回馈故乡父老厚爱。这个事情符合上级政策,说不来乡里正需要呢!还说不来连自己设想的榆树里蔬菜合作社都给批准成立了。</p><p class="ql-block"> 第六步,跟村里签订五年的土地承包协议,把老苹果树伐完、土地平整后搞一个开工仪式,请曹局长,还有县乡的领导参加,给自己壮壮胆,也虎一下村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免得找麻烦。</p><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干就干,吃过晚饭后,他让孟大海看门,自己用网兜装了五斤海参、五斤鱿鱼、五斤鱼干,就向曹局长家里走过来,走到曹局长家那个路口,正好碰到曹局长夫妇俩散步回来,就跟随着一边说话、一边回去,等走到曹局长家门口的时候,正好曹卫军、曹卫国兄弟两个一起过来看望老两口,一起进院还没有坐下,曹局长直性子,就说“卫军、卫国,小杨这次去山东卖生姜,赚了几个钱,想买处宅子,再买台摩托车方便出去进货,你们俩手头有信息吗?”不想曹卫国先说“杨弟!你说的还真是时候,地质六队不是从咱们市搬到郑州去了,他们在东楼村的家属院里可多家人卖房子,我同学家里人都随队搬走了,家属院里那处房子是三间头的,有七间房子,开价两千八百,托我给他找买家呢,明天我带你去看看,你觉着合适了,让他回来你们谈谈吧!”“那太好了,卫国哥,我明天上午去找你吧”“好!”“不过小杨兄弟,你想买摩托车我却帮不了你的,你要是没有摩托车驾驶证,我倒是可以跟秦队长说说,你去学习两天,通过了就可以办证,办完证,就可以买摩托车了”。“好的,卫军哥,麻烦你给秦队长说说,我回头就去学习,批发蔬菜,找菜源很关键的,骑自行车走不远,也赶不上趟的。”“也是的,明天上班我就跟秦队长说,你回来去交通队找他吧!没事的,我们是老战友呢!”“好的!”“小杨,自从敷了你配的药,我的肩膀就不疼了,开始两天是一天敷一回药,后来三天敷一回,这次都一个星期了,也没有再疼,你说我要是持续敷药,这病会不会除根呢?”这个时候,曹局长问这个事情就岔开了话题,“曹叔,这个不好除根,因为炸到肩胛骨上的弹皮虽然小,但它是一种物理存在,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化解它,除非通过手术把它剥离出来,将来医术发展了,能够准确定位时,就可以手术了”,“原来这样啊,那就只有等着了!”这个时候,杨德海突然想起来曹卫军曹卫国兄弟两一起回来,是不是父子们有事商量,就站起来告辞回去了。</p> <p class="ql-block"> 十五</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杨德海去派出所找到曹卫国,两人一起去东楼村地质队家属院看了房子,院子里房子虽然因为没有人住有点脏乱,房子不漏雨,门窗等东西也都完好,实际上打扫打扫就能立马住人,虽然两千八百块钱的价格不低,但也不离谱,杨德海知道巾车市买宅子不搞价的古训,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房主能回来帮着去办事处过过户。</p><p class="ql-block"> 两人回到派出所,曹卫国给他同学打了长途电话,对方当即答应第二天让他爸妈回来帮着办理过户手续,一边交钱一边过户,买房这事算是可以顺其自然了。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多点,老两口回来了,双方就去办事处办过户手续,那个时候的过户手续实际上就是办事处盖章的一张证明,不象上一世复杂的没边,还得交交易费、交易税、办证费等一大堆钱,办理一大堆手续。</p><p class="ql-block"> 户口的事看起来是杨德海想多了,1985年的时候,虽然城市户口控制得很死、很严,尤其是农村户口转城市户口那叫转商品粮,普通人基本想都别想,但实际上农村户口管理那叫松的不能再松了,乡镇办事处基本上都没有准确的户口数,都是村里管着,即便后来实行了身份证,村里户口底数也是一笔糊涂账。东楼村也不是巾车市的户口控制区,因此杨德海想把自己和妹妹杨德萍的户口迁过来,因为已经买了房子,又都是农村户口相互迁移,曹卫国作为所长签个字就行了,马上就可以拿到户口迁移证,至于杨德萍转学的事,更是容易的很,办完房子转移手续,当着曹卫国所长的面,办事处办公室的黄干事就直接给开了张转学证明,算是给曹所长一个人情,也就是帮曹所长挣杨德海一个人情。办完这些,杨德海拿着房子钥匙,街口买了扫帚和拖把、抹布,当即就去打扫卫生了。地质队家属院离菜站很近,不到二里地,中午杨德海回菜站跟孟大海一块儿吃完饭,就去街口一个家具店买了四张板床,拉到房子里,把自己的行李搬过来,就算是安住家了。下午杨德海继续跟孟大海一块儿卖海货,倒是卖的也不多不少,算起来也就是一天能赚个二百多块钱。晚饭后,他安置孟大海住原先他住的那间房子、那张床,自己就回地质队家属院,也就是回家了,虽然这个家现在就他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杨德海现在唯一的小麻烦其实在老家榆树里和他做上门女婿的张庄,麻烦来自于他的岳父张铁锤、岳母姜桂荣,老婆张文秀,堂小舅子张大林等人。毕竟虽然打架后杨德海被他家兄弟姐妹们抬回家了,病好后也没再来张庄了。但这算什么,这算不算解除了婚约,算不算两人从今以后没有关系了,你可以再娶;我可以再嫁,这也没有个证见或者手续啊!现在有媒人过来给张文秀又介绍了一个县办工厂的集体工,虽然人家不愿意来做上门女婿,但这绝对是一个好媒头啊,毕竟这是吃公家饭的人,因此得让榆树里杨家认退婚这个事情,免得杨家再来找麻烦,坏了好姻缘,无论咋说榆树里杨家也是大户眼。他们想来想去,想到一个歪招,那就是一家子人去找榆树里村的支部书记杨木柱,杨木柱人好、心软,还抹不开面子,闹他一闹,最好哭叫哭叫,一哭二闹三上吊嘛!估计杨木柱就会劝杨金柱、杨德海父子同意退婚,并且写下退约。还别说!张家这招儿还真灵、真准,张家六口人到榆树里大队部一哭闹,马上成了全村的一台大戏,围着看的那是人山人海,杨木柱为了家族少丢丑,赶紧去劝杨金柱老两口,杨金柱真是苦笑不得,掉几眼泪后,就同意了,让村里替自己写了退婚书,两方各持一份,约定双方今后互不牵扯,女的可再嫁、男的可再娶。这事发生在杨德海买房后两天,也就是1985年8月4号。当然,杨德海没有第一时间知道这件事,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笑的都合不拢嘴,这张家人也真是神助攻,自己唯一担心的不好解决的事,他们主动办到了,就凭这个,自己以后也就不为难张家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需要进行第二步了,那就是去学去考摩托车驾驶证,谁知道那个时候的驾驶证学习都是虚设一样,当场报名,当场就可以参加考试。杨德海上一世摩托车、汽车驾驶证都是真学、真考的,这一世竟然也用上,很容易就考过了,为了不给未来留难题,他还多交了二百块钱,顺便把小汽车驾驶证也一块儿办回来了。更令人神奇的是,那个时候巾车市的机动车交易市场还竟然开在交通警察支队隔壁,卖二手摩托车的好多,真是产处没有聚处有,河里没鱼市上看。杨德海很快就挑到一台八成新的二手铃木摩托车,搞好了三千六百块钱的价格,当即就回去拿钱,一手交钱一手办完过户手续,就骑着摩托车去加油站加了满箱油,他这第二步棋算是完成任务了。</p><p class="ql-block"> 该第三步行动了,回老家一趟,而且是赶紧回老家一趟,最起码先把杨德湖先接过来卖菜,这孟大海的确不会卖菜,只会坐那里看个摊子,自己没法出去进货,还弄啥子生意啊!但他不得不向后迟一天,因为八月四号这一天生意是真好,批发海带海货的早上从天不明开始一直弄到太阳偏西,下午从四点钟弄到晚上快九点,卖了差不多有六七千斤货。</p><p class="ql-block"> 五号这天他起了个大早,跟孟大海忙活到快上午十点,客人不多了,他才收摊。回去穿了新衬衫、新裤子、新皮鞋,骑着摩托车来到副食品商店,正好刘红梅也在上班,很快就买好了回家的东西比如一件莲花大曲,几包点心等,就风风火火地回榆树里了,刘红梅看着穿了新衣服,骑着摩托车的杨德海,甚至有点后悔那一天冲着误会她跟杨德海是两口子的卖衣老板发火,是真的——也——行——吧!</p><p class="ql-block"> 骑摩托车回老家还真是快,沿着大路,七八十里路程他不到一个小时就进村了。他直接开摩托车进了杨木柱的家,杨木柱听见摩托车响,还以为是乡上的人来了,从堂屋出来用劲揉了揉眼睛,仔细辨认也没有看出来是杨德海,“木叔,我是德海呀!我回来看看您老,顺便跟您商量个事”,“谁,你是德海,哎呦,还真是德海呀!你小子打扮的跟大干部一样,咋了,发财了!”杨木柱说话的时间,杨德海把摩托车上捆着的莲花大曲和三包糕点解了下来,“发财还没有,就是在巾车市里卖菜赚了几个钱,回来看看俺叔您”,看见杨德海手上拿的这些东西,知道光这几件莲花大曲就得小百十块,杨木柱赶紧招呼杨德海“来来来!老四,进屋坐着说话!”</p> <p class="ql-block"> 十六</p><p class="ql-block"> 进到堂屋里坐下,杨德海打开一个许昌烟,双手递给杨木柱一根,并用非常时髦的汽油打火机给点上,自己也点了一颗,很悠闲地吸了两口,不慌不忙的说道“木叔,我在巾车市蔬菜批发市场承包了两个批发摊位,生意挺好,就是有点忙不过来,这次回来,就是想着叫上俺德洪兄弟还有德湖他们两个给我帮忙去,我一个月可以给他们两个一人开一百块钱工资的,俺德洪兄弟从小账头子门清,您回来跟俺德洪兄弟商量商量,他要是同意,您老抽空带着他到巾车市蔬菜批发市场我的摊子上来,让他上工”,杨德海之所以说让杨木柱亲自把儿子送到他的摊子上上工,其实有两层深意,一是可以解除杨木柱的疑虑,让他亲眼看看自己批发摊子的形势,免得他不相信自己;二是他亲自送过来,也是向杨徳洪表明我这是看在老伯面上招你过来,不好好干,我就可以批评、管教你,这都是上一世他官身老油条的高明之处,作着支部书记的杨木柱也是老油条,能不知道这小子这点心思,当即笑着说“你小子出息了啊,不过你小子还真是有两下子!中啊!你说这个是好事,我回来跟你德洪兄弟商量商量,不过你小子有好事能想着老叔和德洪,说明你小子还是有良心的,也不枉我昨天还替你挡枪”,这时候杨德海还不知道张家六口人昨天来村里闹这回事,所以一时还没有听懂杨木柱为自己挡枪的话,愣了一个神!就站起身来告辞,“好,就先这样说,木叔,我还没有回家呢,我先回去瞅瞅俺爹娘,市场里忙得很,下午四点前还得赶回去哩,摊子上缺人手!”“就在这院吃中午饭吧!老四,一会儿恁婶子就回来做饭了”“不了,木叔”杨德海跨上摩托车上,嘟嘟嘟地就回家去了。</p><p class="ql-block"> 摩托车进到自家院内,杨家人的惊奇比杨木柱还要厉害,杨德海的大嫂二嫂两人本来在院子里摘菜,根本就没有认出杨德海,杨金柱从堂屋出来,嘴里正想说“同志您来我家有啥事情”,这个时候杨德海喊到“爹娘,嫂子,我回来了,”几个人才认出杨德海来,“原来是老四啊,我还以为是哪来的大干部哩!”“啥大干部哇,大嫂,中午做啥饭呀!赶紧点,我下午四点前还得赶回市里,摊子上忙着里!”“中中中!不耽误你!”</p><p class="ql-block"> 进到堂屋还没有坐下,杨金柱就说起了张庄张家过来闹,他无奈同意退婚的事,末了还问杨德海同意不同意。听完爹试试摸摸说的这事,杨德海一时高兴的大笑起来,“这是好事啊,爹,我还正愁没法处置这个事情的,现在好了,可以不管他们了!还是说咱自己家的大事吧……”接着杨德海就说出了自己已经买了房,回来接母亲去巾车市帮忙;接妹妹杨德萍转学去市里上学;接三哥杨德湖去市场上帮忙卖菜等事情。他说完了,一家人也都惊的不知道这是梦还是真的,不是杨德海催着两个嫂子赶紧做饭,一家子人还真是认为自己在做梦,杨德湖甚至还掐了掐自己的大腿,发现掐得生疼,才确定自己没有做梦,确认杨德海说的事情是真的,自己可以去巾车市去卖菜了。</p><p class="ql-block"> 不是一家子人完全懵圈,实在是杨德海这二十多天的事反转太大了。想想二十多天前,杨德海还在床上不死不活的躺着,任是谁也想不到现在杨德海不仅有了自己的大生意,而且还在市里安了家,还要接家里人过去。但这一切的确是真里,孩子生意需要,蔡桂英和杨德湖就只能同意去市里,娘去市里了,未成年的杨德萍也只好转学去市里上学了。“中啊,老四,那就按你说的办吧!”“让我娘和三哥、徳萍他们今天下午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去市里,大概中午十二点能到,我去车站接你们,也别带恁些死犊子烂沉的东西,市里啥都有,三哥你拿着这个户口迁移证下午到村里和乡里把咱三个的户口迁移信开出来,明天到市里再落户,我吃过饭先走,摊上人手不够,忙得很!对了,给爹,这是三百块钱,你拿着家里花吧!俺娘、三哥、徳萍去市里带够车票钱就中,别再拿钱了啊!车上小偷多,安全为上”“四哥,要不我今天下午坐你的摩托车跟你一块儿去吧,明天也省一个人的车票,我一会儿就把我的书包和行李衣服就收拾好了!”杨德萍一听说可以去市里上学,那是比谁都着急走。“那中吧,我下午先把徳萍带走,三哥!你明天带好咱娘吧!”两位嫂子做的面条好了后,杨德海不管烫不烫,吸溜两碗就赶紧带着杨德萍,骑着摩托车一溜烟的回市里,直接到了菜站摊子上,这个时候大约是下午四点多,市场里批发蔬菜的人慢慢多起来,杨德海和孟大海开始忙起来,杨德萍也非常懂事的在屋子和摊位之间来回跑着拿东西。看到这,杨德海的心里有一种满足感涌上来。</p><p class="ql-block"> 再说榆树里村,不到饭时,饭场上就已经哄传杨德海在巾车市做大生意发财了的消息,一顿饭没有吃下来,整个村子都知道杨德海的娘蔡桂英和三哥杨德湖要去巾车市帮杨德海卖菜的事,和杨德萍已经被她哥杨德海带走转学去巾车市上学等事情了。甚至有好几个本家,比如杨德海的二大杨银柱、三大杨铜柱、四叔杨铁柱,还有远房大哥杨德源等都是亲自到家里来坐坐,那个时候,杨德海刚带着杨德萍骑摩托车走,他们没有见着杨德海。至于村子里人,当杨德湖去村部开户口迁移信的时候,就都确认了这个事情的真假,尽管他们也理解不了,毕竟昨天杨德海做上门女婿的那家人才在村里闹过,杨德海这个湾太大、太猛,村里人就是看到也在心里信不起来。村后边第六村民组的郭卡达的媳妇儿张怡文是张庄村的闺女,跟张文秀是一族人,午饭都没有吃好,就赶紧去了娘家,给张文秀报信,张家一家人一开始谁也不相信;等张怡文说到杨德湖已经去黄楼乡转户口的时候,张家一家人的嘴都合不上了,不约而同地觉着“咱们家这不明亏了”,要不要再去闹拐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