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瑞安市万松实验小学 四(1)班 林 昕 媛</b></h5><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前 言</b></h1><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昆虫。我养了两百来条蚕宝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它们一生的变化。我觉得非常有趣,也非常震撼。所以,趁暑假时间,我决定再观察一种昆虫,我选择了蝴蝶。说干就干,我和妈妈上淘宝买了蝴蝶卵。在等待的时间里,我上网查资料,先大概了解一下饲养方法。我买的蝴蝶种类叫柑橘凤蝶,店家说这种蝴蝶喜食柑橘类叶子和花椒叶子,食物比较好找。好的,就它了。希望在它们未来的一生里,我们能友好地相处。</p><p class="ql-block"><b>7月10日 晴 温度 28—39℃ 湿度63%</b></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期盼下,我买的蝴蝶卵终于到了,跟它一起来的还有它的食物——花椒叶子、温湿度计和网笼。网笼现在还用不上,现在我只需给它们准备一个透明盒子当家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蝴蝶卵观察起来。我拿它和白芝麻对比了一下,差距明显,白芝麻大约3mm,蝴蝶卵大约只有1mm。它的颜色是淡黄色的。我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了它的形状,发现卵壳一面是圆的,另一面是有凹陷的。我查资料知道,刚产下的卵应该是圆的。那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卵壳凹陷的情况呢?应该是这些蝴蝶卵产下来有一段时间了,卵壳的变化是为孵化的前兆吧。期待它的其它变化。</p> <b>7月11日 晴 温度 27—38℃ 湿度63%</b><br> 今天早上起床,我惊奇地发现蝴蝶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么会变化这么快呢?应该是跟温度有关吧,这几天很热,最高室温都有34℃,适合蝴蝶宝宝孵化。而且从我下单,加上运输的时间,也已经是到了孵化时间了。<br> 我发现很多卵不再是淡黄色的了。它们有的变得很黄,有的变成了黄褐色,还有的已经是黑色的了。我急忙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黄色的卵跟昨天比起来,变化不大。而黄褐色的卵,我能明显看到蝴蝶宝宝在壳里蜷缩成一团的样子。那些黑色的卵,在25倍镜下,其实能看到卵壳不再是黑色的了。卵壳是白中带着点透明,而肉眼所看到的黑色,其实是蝴蝶宝宝的幼虫。看来它们很快就要孵化了。<br> 快中午的时候,我把那些颜色深的卵都倒在纸巾上。在25倍镜下,我惊奇地发现有几个卵已经破壳了,能明显地看到里面的幼虫在动。在前面,我还在跟妈妈讨论,蝴蝶宝宝会从哪个方向出来,是从凹的地方出来,还是圆的地方出来呢?恩,我看到了,破壳的地方都是圆的那一面。 没过一会儿,我很幸运的看到有一条蝴蝶宝宝慢慢地从壳里钻出来,它花了大概4分钟时间,身体完全地离开壳。但是它却没有直接弃壳而去,而是一直绕着壳爬行,然后嘴巴不停地嘬卵壳。我以为它只是在玩,就用棉签把它挑走放在了已经准备好花椒叶子的盒子里。后来我才知道,刚出生的蝴蝶宝宝会先吃掉自己的卵壳来补充营养和磨练自己的口器。难怪孵出那么多条蝴蝶宝宝后,我怎么觉得剩下的空壳数量好像不对,只是当时没想那么多,是后来查资料才发现的。<br> 到下午时,已经孵出了15条蝴蝶宝宝。我想把一些空壳挑出来扔掉,但是它们却是一串连在一起。原来它们跟蚕宝宝一样,是会吐丝的。所以卵之间都被幼虫吐的丝连在了一起。<br> 再来看看刚孵出的蝴蝶宝宝,好小,大约3mm长。它的身体颜色是黄黑相间的,就是头部是黑的,接下来一小部分是黄的,然后再黑黄黑黄相间。在25倍镜下,我还能看到蝴蝶宝宝身上有很多黑色小绒毛。我把所有孵出的蝴蝶宝宝都移到了它们的窝里,铺上了新鲜的花椒叶子。我还在窝里放了一团湿纸巾,因为蝴蝶宝宝喜欢潮湿的地方。这样做,又降温又能增加湿度。希望它们能平安长大。 <b>7月12日 晴 温度 28—35℃ 湿度75%</b><br> 今天又孵出了12条蝴蝶宝宝。死了3条昨天孵出的,它们的生命也太短了,长大真不是一样容易的事。<br> 对比了一下昨天孵出和今天孵出的蝴蝶宝宝。大部分个头没有明显变大,但是身体的颜色明显变深了点。我还在盒底发现了很多黑色的小点点,应该是蝴蝶宝宝的便便。而花椒叶子没有明显吃过的样子,虽然还有很多,但因为它们都还小,需要新鲜的叶子,所以我还是决定把昨天的叶子换掉。换叶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蝴蝶宝宝会吐出丝,把自己粘在叶子上,我用棉花签好不容易才把它们弄到新叶子上。我还考虑到有可能是叶子太大了,它们不好吃。所以今天把叶子用剪刀剪成一条条丝状的,看看它们会不会吃。 <b>7月13日 晴 温度 26—34℃ 湿度67%</b><br> 剪成丝状的叶子,蝴蝶宝宝都没有吃。天气炎热,丝状叶子干的很快,还是整片的叶子好。今天在盒底发现了更多的蝴蝶便便,说明蝴蝶宝宝还是有吃进去的。只是它们还小,吃得不多。叶子的周边有很多小缺口,应该就是被它们吃掉的。我还是坚持给换新鲜叶子和湿纸巾。 <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再看看蝴蝶宝宝的个头,部分已经长到4mm长了,也胖了一点点。身体的颜色又加深了。才孵出三天,它们都已经爬得很快了。可惜的是,小幼虫又死了几条。我还看看了剩下的卵,我能清晰地看见部分卵壳里的幼虫,和孵一半的幼虫,可惜它们都没有活着出来,真是太不容易了啊!一些黄色的卵,没有孵化的原因,可能是本身就有问题,比如:受精就没有成功。</div> <b>7月14日 晴 温度 26—34℃ 湿度58%</b><br> 今天蝴蝶宝宝的身体颜色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在25倍镜下,我能清晰的看见它的身体上不仅有绒毛,还有很多又小又黑的小肉刺。我给它们量了大小。最大的有5mm长,1.5mm宽。最小的也有3mm长,1mm宽。坚持每天给换新鲜叶子和湿纸巾,发现一条蝴蝶宝宝的尸体。 <b>7月15日 晴 温度 26—37℃ 湿度74%</b><br> 今天,叶子边能明显看到有很多缺口,所以蝴蝶宝宝开始吃得多了,便便也变大了。最大的已经有6mm长,最小的也有4mm长了。长大了,观察起来就方便了。蝴蝶宝宝头上有一对触角,我用棉签碰一下它的身体,它的触角就伸出来了。在25倍镜下,我能清晰地看到它有四对腹足,三对胸足,一对尾足。颜色比身体颜色浅多了,有点泛白。我还观察到它爬行的样子,它们都爬得很快。今天又死了一条小幼虫。 <b>7月16日 晴 温度 26—39℃ 湿度74%</b><br> 今天又死了一条小幼虫,总共27条,现在只有18条了。养大它们可真不容易。我观察到蝴蝶宝宝的身体都是头大,尾部小。大的爬行时有7mm长。它们喜欢在叶子的边缘爬行,吃也是从叶子的边缘开始吃的。今天,把大的和小的蝴蝶宝宝放一起比较,相差还是有点大的。还是坚持每天换叶子,天气炎热,叶子干得快,窝里的湿纸巾经过一天一夜都干了。我还发现蝴蝶宝宝的身体的颜色越来越像鸟屎,越来越丑了。据说它们这样伪装自己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毕竟没有鸟类想吃自己的屎。 <b>7月17日 晴 温度 26—37℃ 湿度74%</b><br> 今天发现好多蝴蝶宝宝一动不动的,只有两条还在那里动,难道要蜕皮了吗?所以我今天没有换叶子,反正蜕皮前,它们处于“眠”的状态,是不吃的,而且不能强行将它们从叶子上扒拉下来,会影响它们蜕皮的。<br> 今天我终于抓拍到蝴蝶宝宝的触角了,好开心。现在它们越大就吃得越多,便便也多了,肉眼看去,便便是圆圆的。实际上不是圆的,在25倍镜下,发现便便是有棱角的。今天这些蝴蝶宝宝不动的时候有6mm长,头部2mm宽,尾部1mm多宽。今天又死了一条,只剩17条了,好可惜。 好几条蝴蝶宝宝都不动了,是不是要蜕皮了? <b>7月18日 晴 午后有阵雨 温度 25—35℃ 湿度66%</b><br> 今天只有16只蝴蝶宝宝了。天气太闷热了,他们都喜欢爬到湿纸巾上去,爬动时最大的有1cm长,最小只有4mm长,大的头部有3mm宽。死了的蝴蝶宝宝都是小的,长不大的那些,估计本身就是不健康的。<br> 昨天晚上看到他们不动,以为要蜕皮了,结果没有,因为我没有看到它们蜕下来的皮。难道它们只是睡着了?那它们长的倒是挺快的。我赶紧给换了新的叶子,吃得好欢。蝴蝶宝宝的身体中间那段颜色又浓了点,越看越像鸟屎。 <b>7月19日 晴 温度 27—37℃ 湿度72%</b><br> 今天又死了一只,怎么回事呢?没有天敌,还每天死一只,现在只剩15只蝴蝶宝宝了,感觉比蚕难养多了,真是不容易。由于它们身体颜色的原因,让我有种错觉,觉得它们的身体应该是硬的,身上的小肉刺会很扎手。但其实它们的身体很软,足还特别有粘性。最长的那只蝴蝶宝宝还是1cm长,但变胖了。在25倍镜下,我发现它们身上的绒毛都不见了,但身上的小肉刺变多了,变粗了。 <b>7月20日 晴 温度 26—37℃ 湿度74%</b><br> 晚上10:00观察它们时,发现有些蝴蝶宝宝又一动不动,我毫不怀疑地觉得它们是睡着了。虽然这么长时间不蜕皮有点不正常,但我以为是气温影响了它们。(后来才知道,它们有些就是在休眠,在准备蜕皮。)今天又死了一只蝴蝶宝宝,养这么大了还是死了,太可惜了。蝴蝶宝宝死了以后,身体就发黑了。 <b>7月21日 晴 温度 27—38℃ 湿度70%</b><br> 今天很热,室温都达到34℃了。我怕蝴蝶宝宝被热死了,所以把窝移到了27度的空调房里。等晚上温度降下来了,我才把它们从空调房里拿出来。<br> 今天发现大的蝴蝶宝宝已经有1.3cm长了。头部还是3mm宽,但尾部有2mm宽。<br> 我还发现它们的头部颜色发生了变化。本来都是黑色的,现在却是黑黄相间,黑色部分的像眉毛,鼻子,眼睛。再看它的腹部,只有乳白一种颜色,能清晰看到身体里有一条黑色的管子。<br> 他们现在吃得很快,爬得也很快。我用镜头记录下了它们的样子,超级可爱。我还用棉花签玩玩它们,只有用棉花签在它们的身体中段黄色的部分轻轻一碰,它们就会伸出触角,然后迅速爬走,大概他们是觉得碰到危险了。 <b>7月22日 晴 温度 28—37℃ 湿度72%</b><br> 今天又是高温,室温34℃。中午的时候,蝴蝶宝宝又呆在了空调房里。<br> 今天中午终于发现有两只蝴蝶宝宝蜕皮了(因为我发现了它们蜕下来的皮。这个时候,我一直以为它们才第一次蜕皮。其实有可能已经是第二次蜕皮了)。我看到叶子上的皮时,以为又有蝴蝶宝宝死了。正当我伤心时,才发现是蜕皮了,马上开心起来。然后它们看上去瞬间长大了,不动时长1.5cm,头部宽有4mm,尾部宽有3mm。爬动时,大概有2cm长,。头部跟身体蜕下来的皮是分离的,头部是硬的壳,身体是软的皮,太神奇了。 <b>7月23日 晴 温度 28—38℃ 湿度73%</b><br> 今天的室内温度有35度。我又把它蝴蝶宝宝拿到了30度的空调房里,不敢开太低的温度,怕温度相差大了,会让它们生病。可就是这样精心地伺候着,今天还是只剩14只了。<br> 蜕皮后的蝴蝶宝宝长得特别快。大的蝴蝶宝宝跟小的蝴蝶宝宝一比,它们个头相差好大。它们都是前后两天孵化出来的,怎么能相差这么大?而且,蜕皮时间也有差距。最大的那只,头部有5mm宽了,感觉整个身体都圆了一圈,身上的肉刺也越来越圆。现在它们吃得越来越多,放在窝里的叶子明显缺了好多口。最近总有一些蝴蝶宝宝想越狱,幸亏发现得早,是不够吃?还是活动能力强了?还是热的呢?这两天温度太高了,我在盒子里放的湿纸巾已经增加到四个了。希望不要有蝴蝶宝宝在死掉了。 蝴蝶宝宝的日常活动。 <b>7月24日 晴 温度 29—39℃ 湿度72%</b><br> 今天也是享受空调房的一天。今天想给它们换叶子的时候,发现有两只蝴蝶宝宝越狱了,为什么呢?估计是饿坏了找吃的。因为昨天放进去的叶子快被它们吃光了。怕他们饿着,今天多放了很多花椒叶子。最大的那只蝴蝶又一动不动地趴在那儿。没有爬动,都已经有两厘米长了。晚上11点,大部分蝴蝶宝宝都睡着了。只有一只在卖力地吃着叶子。 天气太热,湿纸巾增加湿度又降温。 <b>7月25日 晴 温度 26—38℃ 湿度80%</b><br> 今天惊喜地发现,最大的一只蝴蝶宝宝已经蜕皮成绿色宝宝了。怎么回事?加上这次,我总共也就发现了两次蜕皮,还不一定就是这一只蝴蝶宝宝蜕下来的皮呢。怎么就成了四龄虫了呢?它是什么时候蜕的皮的?我可是每天清理它们的窝的呀,没有发现更多一次的皮了。一天天的,就见它长得很快,没想到就变成了小绿宝了。<br> 四龄虫的身体颜色是绿色的,跟花椒叶子很接近。刚开始我都没发现。在我数蝴蝶宝宝有几只的时候,我还在想怎么又少了一只。结果在绿叶的边上发现了它。我一直有注意到有些幼虫会一动不动地趴在塑料盒的壁上。我以为他们只是睡着了,毕竟没看到他们蜕下的皮。现在看来,它们都是在休眠,休眠是在准备蜕皮。现在的问题是蝴蝶宝宝蜕下的皮去哪里了?难道被他们自己吃了吗?<br> 现在又有些蝴蝶宝宝趴着一动不动的。 <b>7月26日 晴 温度 27—35℃ 湿度74%</b><br> 今天特意留意了一下昨天那些趴着一动不动的幼虫,应该是有蜕皮了,因为它们的个头确实长大了。但是我依然没有看到他们蜕下来的皮。难道是我不仔细,让它们跟便便一起清理掉了?我又仔仔细细地找了一遍它们的窝,倒是发现了一个它们蜕下来的头部的壳和一张貌似是蜕下来的皮。但是我能肯定的是,不止一只蝴蝶宝宝蜕皮了,所以还是有些皮不见了。<br> 我发现有两只蝴蝶宝宝趴在盒子的壁上,而且它们头部有点发绿了,我猜测过不了多久,它们也要成为小绿宝。我还发现他们休眠时都特别喜欢趴在窝壁上,身体是竖着的。可能这样有利于他们蜕皮。 我是怎么发现它们蜕皮了呢?因为它们的个头明显变大 了。 1号小绿宝,今天的身体颜色暗了点,特别是头部和尾部。它爬动时最少有2.5cm了,而且吃叶子的速度很快,果然是大宝宝了。<br> 由于昨天放的叶子都被他们吃完了。从今天开始,我决定记一下我放了多少片叶子。下午五点,我放了16片叶子。现在的蝴蝶宝宝的便便很干燥,中间是空心的,像干枯的树木。<br> 可能又是叶子没了的原因,今天数蝴蝶宝宝有几只的时候?发现又少了一只。然后,我就在原来放盒子的周围找了一圈,幸亏被我找到了。养大它们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不能再丢了。<br> 今天室内温度降下来很多,我就在窝里放了两个湿纸巾,也不用放空调房了。 <b>7月27日 晴 温度 27—36℃ 湿度66%</b><br> 昨天猜测会蜕变成小绿宝的两条蝴蝶宝宝,看看今天会有什么结果?早上十点时,它们还没动静。中午12点时,有一条已经蜕皮成功,在吃叶子了。还有一条已经在努力蜕皮中。<br> 又有一条头部发绿的蝴蝶宝宝在休眠了。还有一条头部发绿。足也发绿了。但还没进入休眠状态。它在爬来爬去,应该是在找一个舒适的位置。<br> 我在便便堆里找到一个很小的蜕下来的幼虫的头的壳,应该是有一只小幼虫蜕皮了。我还找到一个大的,应该是2号小绿宝蜕下来的的头的壳,但还是找不到身体的皮。<br> 今天,我第一次拍到蝴蝶宝宝蜕下来的完整的皮,我观察了它一个小时,想看看这皮到底去哪儿了?可是它一直没有动静,静静地呆着,中途就绕着皮爬了一圈。我要去学游泳了,下午1:20出门,还是老样子,可3:10回到家时,发现蜕下来的皮已经不见了。现在我坚信他们是吃了自己的皮。只剩下薄薄的头上的壳,跟便便颜色相近。难怪原来都没发现他们蜕下来的皮,而那时因为它们个头小,所以没发现它们头部蜕下来的壳,就跟着便便一起清理了。下午3:25,3号休眠的幼虫发动了,估计马上要成为绿宝宝了。下午3:59,它完全蜕皮啦。那张很丑的皮蜕下后,它成为了可爱的绿宝宝。下午4:39,它开始吃自己蜕下来的皮,大概八分钟左右就吃完了,速度真快。<br> 下午4:00的时候,盒子里已经没有新鲜的叶子了,23个小时,它们几乎吃完了16片叶子。我要换新的叶子。现在我有四只四龄虫了,它们食量很大,所以我放了22片花椒叶子,看看24小时能不能吃完。<br> 最近,我发现盒子里总有一股很浓的气味,一开始我以为是花椒叶子的味道,结果发现不是,难道是蝴蝶宝宝发出来的?听说他们遇到危险时,会伸出头上红色的触角,然后发出臭味赶跑敌人。难道我在给它们清理窝时,它们把我当入侵者了? <b>7月28日 晴 温度 25—35℃ 湿度70%</b><br> 今天我已经有5条小绿宝了。1号小绿宝已经2.5cm啦,长得挺快。就因为蝴蝶宝宝长大了,它们吃得就多了。下午5:00,叶子几乎没了。这次我没有再把叶子摘下来,直接放了四串,39片叶子。花椒叶子的杆上有很多刺,在它们小时候,怕被刺弄伤,我会把叶子摘下来放进去。现在它们大了,我就直接连着杆一起放进去。我想在野外,也没有人给他们摘刺,它们都好好的。<br> 现在在25倍镜下,我都能清晰地看见它的眼睛了。小绿宝的眼睛在它嘴的两侧,有四对呢,黑黑的,一小点一小点。不仔细看的话,都发现不了。柑橘凤蝶还有一个特点,在它的脑袋上面,有一条花纹,在花纹的两端有两个像眼睛的斑,称为假眼斑。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认错成是它的眼睛。<br> 最近每天都有蝴蝶宝宝身体发绿,准备蜕变成小绿宝。另外,我还发现了三个头部蜕下来的壳,看颜色,应该是三只小幼虫的。今天清理便便时,发现便便都被丝粘在盒子上,很难清理掉。今天的便便有点不一样,不仅颗粒大了,表面还出现了一层白色,像发霉了。 <b>7月29日 晴 温度 26—36℃ 湿度71%</b><br> 今天又死了一条小幼虫,只有13条蝴蝶宝宝了,真是太不容易了。<br> 昨天放的叶子有点多,今天没吃完,大概剩下15片,所以我只给加了8片新鲜叶子。今天,我仔细观察它们怎样应付叶杆上的刺,发现它们还是很聪明的,都会避过杆上的刺爬动,或者用身体把刺压向一边。它们身体柔软,这些刺伤不到它们。<br> 昨天那条休眠的幼虫已经蜕皮变成四龄虫了,我有6条小绿宝了。然后还有其它的蝴蝶宝宝也进入了休眠状态。我发现它们休眠时,身体还没那么明显变绿,越到时间要出来时,就能明显看出身体发绿。躲在绿叶上的小绿宝真的会有点难发现,有时候一看走眼,我就会漏数。绿宝宝吃叶子的速度可真快。一睡醒就开吃,吃完就睡,每次吃得不多,但一会儿就又开吃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喜欢玩便便,难道把它们当食物了?但是这样玩的样子还是很可爱的。<br> 这些蝴蝶宝宝都是差不多时间孵化的,但有几条却一直没有长大。今天死掉的那条小幼虫大概只有6mm,。没死的时候也没超过1cm。为什么这个时间段会死呢?我想可能是蜕皮没成功,憋死了,也可能是受到大宝宝的攻击,但是同一品种的应该不会发生攻击事件,第一种可能性更大。死后,它的整个身体像缺失了水份,特别是他的足都干瘪了。活着的幼虫的足是非常有粘性的。 <b>7月30日 晴 温度 25—36℃ 湿度68%</b><br> 下午3:30的时候,叶子几乎没了,赶紧给他们补充食物。打开盒子后发现蝴蝶宝宝少了一条,果然验证了我之前的发现,只要食物不够了,它们就会逃走。赶紧去找找,我在地上找到了它,太调皮,居然从盖子缝里跑出去了。<br> 今天又多了一条绿宝宝,已经有7条了.跟之前出来的小绿宝个头相比,它小多了。感觉它们就像我们小孩儿一样,同龄的孩子个头也是有大有小。胖点的小绿宝,吃起新鲜的叶子也积极点。今天直接放了三串叶子,大概60来片。<br> 我观察到新孵出的小绿宝都不是马上吃自己的皮,所以我第一次看到蝴蝶宝宝蜕皮后,等了一个小时都没等到它吃自己的皮。蜕皮应该是件很辛苦的事,所以它需要先休息恢复点体力再开始吃。我还发现经常发现有小幼虫爬到湿纸巾上嘬它,感觉它们像在喝水。<br> 现在打开盒子时,感觉气味越来越臭了,闻久了会头晕脑胀。 <b>7月31日 晴 温度 26—35℃ 湿度70%</b><br> 今天依旧是7条小绿宝,还有6条还没蜕变成四龄虫。最肥的小绿宝头部都有8mm了,长度到没怎么长,跟别的小绿宝一比,就能看出它的个头明显比较大。再把小绿宝和没变小绿宝之前的幼虫一比,小绿宝漂亮多了,身上光光滑滑的,一碰冰冰凉凉。不过我不敢多动,夏天手烫,我怕把它们烫坏了。<br> 昨天放了这么多叶子,到今天下午4:45,已经剩的不多了。我得清理盒子放新鲜的叶子了。 <b>8月1日 晴 温度 26—35℃ 湿度76%</b><br> 今天已经有8条小绿宝了。还有一条足已经变绿了,应该会快蜕皮了。这么多小绿宝,我得增加食物了。<br> 我可喜欢这些小绿宝了,它们的全身大部分是绿色的,连它的足也是绿色的。但是它的足边上却有一条白色花纹,像小公主的蕾丝裙边,可漂亮了。越大,这白边越好看。 <b>8月2日 阴有时有小雨 温度26—33℃ 湿度76%<br></b> 今天已经有9只小绿宝。最大的有3cm长了。我发现叶子放多了,它们再也不越狱了。我还发现他们特别喜欢睡觉,经常趴着一动不动。<br> 今天大清理了它们的窝,放了6串叶子,60片左右。现在还有4条幼虫没蜕变成小绿宝,有2条个头特别特别小,想让它们破茧成蝶,估计很难。 <b>8月3日 晴 温度 26—33℃ 湿度74%</b><br> 今天又有一个大发现,最肥的小绿宝已经在预蛹了。这两天,我发现它总喜欢一动不动地趴在那儿,原来是在准备化蛹。<br> 早上我发现它附在盒子的盖子上,用丝牢牢地固定自己,把自己挂在盖子上。它的身体有一点缩小了,颜色也没那么绿了,变淡了,身体也不光滑了。然后下午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头部已经离开附着物了,只有2根丝吊着它,当然尾部还是牢牢地附在盖子上的。掀开盖子仔细观察它,发现它现在也不是完全不动了,它的身体过一会儿会颤动一下,说明它很健康。 <b>8月4日 阵雨转晴 温度 26—34℃ 湿度80%</b><br> 今天早上,发现昨天那只预蛹已经完全化蛹了,我称它为1号蛹。我在它尾部看到了缩成一团的蜕下来的皮。现在它只靠尾部吊在盒盖上,其它地方都是悬空的,可能蜕皮的时候,把背部的两根丝挣断了。现在的样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幼虫时的样子了。它的头部两侧和胸背,各有一点凸起物。身体的颜色还是绿色的,背部有跟叶子相似的纹路,只不过它的皮没有那么光滑了。 另外,我还发现另1条小绿宝也在预蛹。我还在盒子里看到了巧克力色液态排泄物,它们应该跟蚕宝宝一样,化蛹之前是不吃东西的,然后排空身体等待变化。晚上11:00的时候,第2条小绿宝也成功化蛹,我把它标记为2号蛹。化蛹前退下来的皮是褐色的,带了一点点白色,有点透明的。 <b>8月5日 晴 温度 27—35℃ 湿度70%</b><br> 今天又有1条幼虫蜕皮成小绿宝了,原来看上去个头挺小的,但蜕皮后感觉一下子变大了。现在还剩3条没蜕皮成小绿宝。另一只稍大的也已经能看出他身体和足成绿色的了,估计明天就能成为小绿宝了。剩下的2条还没到1cm,应该没什么希望了。<br> 今天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小绿宝的触角很少出来。我用棉签挨个触碰它们,它们也不伸出触角,是习惯了这个环境,没有防备了?<br> 蛹的颜色变深了。 <b>8月6日 晴转雷阵雨 温度 25—38℃ 湿度64%</b><br> 今天除去2条特小的幼虫,其它都已经蜕变成小绿宝了。<br>早上又发现2条小绿宝进入化蛹的阶段了。他们已经用丝将自己挂在了盒子上。明天早上起来时,应该能看到它们蜕皮成真正的蛹了。 <br> 下午的时候,我发现其中1只预蛹倒挂着身体,原本应该固定它头部的两条丝不见了。怎么回事?断了,那它还能成功化蛹吗?我好担心,真怕它没有了支撑点就蜕不了皮了。<br> 今天给他们清理窝时,我强行将一只睡着的小绿宝从盒子上扒拉下来。它可能感受到了危险,于是伸出了一对又红又粗的触角,这是我第一次见小绿宝的触角,可惜来不及拍下来。 <b>8月7日 晴 温度 27—35℃ 湿度70%</b><br> 早上八点半,3号4号已经成功化蛹,我的心总算放下了。原来没有那两根丝吊着也不会妨碍它们蜕皮的,真是太好了。5号6号也已经预蛹了。又有一只,只靠尾部吊在盖子的顶上。<br>夏天,一般蛹的颜色跟绿叶比较接近,这样的伪装是为了保护它们。化蛹后,它们便会有一层硬的外壳保护自己,但它的尾部还是软的,还能弯曲,很神奇。<br> 今天我做了几个窝给掉下来的蛹。在我拿起它的时候,我看到它的尾部甩动了一下。太可爱了。<br> 7号小绿宝也在化蛹的路上了。中午的时候它一直很不安分地到处爬动,我就猜测它可能在找舒适的位置吐丝。没过一会儿,果然看到它贴在盒子上,头部摆动在布丝,准备挂着自己。布好丝后,我能观察到它身体的颜色开始变了。到晚上六点半,我学习回来时,却发现它没有好好的被自己的丝吊着,难道是塑料盒子太滑了?应该不会的,毕竟前面有五只成功挂住自己了。不过我应该放些树枝在里面,好让他们爬上去挂着的。我现在不敢动它,我怕影响它蜕皮,希望他明天能顺利化蛹。 尾部是软的。 <b>8月8日 晴 温度 27—33℃ 湿度62%</b><br> 早上,7号小绿宝已经化蛹了。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皮没有完全蜕下来,而且尾部有点发黑,腹部颜色也有点暗,这是不成功了吗?<br> 今天我要出门去旅游,我决定带上它们。路上折腾了八小时,期间有2个挂着的蛹都掉下去了。其实,八个小时中,大概有七个小时都是呆在空调车中,只有一个小时在外面,没有受到太阳直射,但是有隔着袋子晒到太阳。回到宾馆,它们也是在空调房中。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26℃的环境中,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在33℃的太阳下。哎,这么折腾他们,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们化蝶。<br> 温度低了,湿度也降了,不知道突然的生活环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大不?但相比较自然环境,我觉得它们都不用经历风吹雨打太阳晒,这样的经历应该算比较温和吧。希望这一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b>8月9日 晴 温度 27—33℃ 湿度64%</b><br> 今天,7号蛹的身体更黑了。我得把它单独放在一处,我怕它生病了会把其他蛹都感染了。8号小绿宝已经排泄啦,也就是说要预蛹了。但是有一点很奇怪,他怎么卷缩在排泄物上呢?看上去很不健康。前面七个都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不会也生病了吧?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周围的环境,发现盒子上有一根丝,难道它本来是想把自己挂起来的,结果掉下来了?不知道它还能不能成功化蛹,要期待一下。 <b>8月10日 晴 温度26—33℃ 湿度70%</b><br> 早上八点,发现8号小绿宝已经死了,他的身体完全软了,缩小了。还有个头最小的那只幼虫不见了,不知道爬到哪儿去了,太可怜啦,肯定没命了。7号蛹变得更黑了,肯定已经死了。我带着它们回家了。目前其他六个蛹都没有变化。希望不要出现其它不良的后果。要不然,我就要后悔带它们出门了。 <b> 8月11日 晴 温度 25—38℃ 湿度78%</b><br> 我重新给它们做了窝,并根据它们化蛹的时间标上了序号。为什么要弄成这样呢?查资料说,蝴蝶羽化时,需要东西借力攀爬才能成功破茧,也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br> 我发现除了7号蛹变黑外,4号蛹也突然完全变黑了,就一天时间,连身体也缩小了。我知道有些蛹化蝶之前颜色会变黑,但4号有这种现象有点儿不正常,黑了,小了,轻了,感觉就是死了的症状。但我没有扔掉他,我在等待奇迹的出现。我记得,4号和7号当时化蛹时,身体就没好好地被丝挂住。这应该就是它们不健康的体现了。 <br> 2号和6号蛹,我强行从盒子上扒下来的,尾部的丝粘得可真牢固。扒6号蛹时,我明显感觉它的尾部在动,但是扒下后就不动了,难道我又伤了它?其他的蛹刚开始也是会动的,但我好久没有看到它们动了,怎么碰都不动。鉴于6号蛹的情况,我没敢再去扒五号蛹,就让他好好的挂在盒子上吧。<br> 今天,9号小绿宝排泄了大量的软便,是准备化蛹了吗?最后一只没蜕变成小绿宝的幼虫也长大了很多,看来还是有机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 <b>8月12日 晴 温度 27—37℃ 湿度78%</b><br> 今天,1号蛹已经成功羽化成蝶了。真神奇,没想到这么小的蛹能羽化出这么大的蝴蝶,可惜我没观察到它出来的过程。蝴蝶很漂亮,它有两对大翅膀。刚开始我以为只有一对,后来它扇动翅膀时,发现原来是两对翅膀有重叠的部分,仔细看就看出来了。两对大翅膀的纹路很相似,像以身体为对称抽一样展开。翅膀的底色是黑色,均匀地分布着淡黄色的不同形状的斑纹,背面的下面还带着点蓝色和橙色花纹。翅膀的形状近似三角形,下面的那对翅膀像燕尾服那样伸延出去,很漂亮。蝴蝶的身体细细长长的,黄色中带着一些黑色的竖条。它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不知道是雄是雌,我想让它停在我手上,仔细观察,可它总是跑,我又不敢用力捉,所以就没观察到它的性器。<br> 这是蝴蝶出来后留下的空蛹壳,很薄很脆,轻轻捏一捏就会碎掉的感觉,而且它是有点透明偏黄绿色的。尾部却偏土黄色。很神奇,昨晚我观察蛹时,它还是绿色的,只是头部往下一点的腹部变成了暗绿色,完全没有一点蝴蝶的颜色儿。出来后的蝴蝶颜色跟蛹完全不一样。蛹壳是从头部裂开的,其他部分没有破,很完整。<br> 我给蝴蝶准备了食物,一瓣橘子,一些洒在纸巾上的糖水。我看到它停在橘子上,应该是有吃进去的。<br> 我还在笼子上看到一些排泄物。这是蝴蝶把自己在蛹时沉积在身体里的有害物质排泄出去了。<br>9号蝴蝶宝宝已死,化茧成蝶真不是一件易事啊! <b>8月13日 晴 温度 27—37℃ 湿度78%</b><br> 10号蝴蝶宝宝已死。看来,三天的长途旅行对它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精心饲养的蝴蝶宝宝还是不能跟野生的比较的,家养的都比较娇嫩、脆弱。目前已经死了两个蛹,三条小绿宝,幸亏剩下的蛹还算坚强,已经羽化出了两只蝴蝶。<br> 我发现白天的时候蝴蝶比较活跃,会到处飞,晚上比较安静,静静地停在网上休息。 <b>8月14日 晴 温度 27—37℃ 湿度70%</b><br> 我把5号蛹扒拉下来放在我做的窝里。才一天的时间,我就已经明显看到变化了,标记部分为它的翅膀。在放大镜下,我可以看到它翅膀的颜色和花纹了。不出意外,晚上就会羽化成蝶。3号蛹的颜色也已经变了,我还看到蛹壳有点裂缝了,不知道它晚上能不能出来,如果不出来,那它估计就已经死了。现在还剩6号蛹还没变色。<br> 唯一一条没蜕变成小绿宝的幼虫也死了,现在就剩一条小绿宝了,希望它能坚强。 <b>8月15日 晴 温度27—37℃ 湿度78%</b><br> 凌晨1:30,我出来看5号蛹,它还没有动静。凌晨4:50,我再出来看时,它已经羽化成蝶。看样子它才刚羽化,翅膀还没完全展开。早上8:30,我出来看时,它已经在飞了。它的翅膀比前面两只蝴蝶都要小一点,翅膀上面的颜色比1号、2号要鲜艳一点,但我还是分辨不出他们的雌雄。3号蛹没有出来,看来已经死了,太可惜了。六号蛹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像我昨天观察到的5号蛹一样,估计夜里就要羽化了。今天夜里我要起得勤快点,尽量拍到它羽化的过程。 <b>8月16日 晴 温度 27—37℃ 湿度78%</b><br> 凌晨3:30,我起床看了一眼6号蛹,发现它的壳已经透明,感觉马上就要羽化了,但是我太困了,我没等它出来,就又睡着了。等早上5:00,我再去看时,它已经羽化了。<br> 今天,我终于分辨出蝴蝶的雌雄了。起因是我给蝴蝶换食物,一不小心有一只飞出去了,我只好去抓它。前几天我看过一个视频,是教我们如何分辨蝴蝶的雌雄。既然我把它抓手上了,那就试一试。我轻轻捏着它的尾部,据说能分开的是雄的,不能分开的是雌的。我观察了。这羽化的四只蝴蝶中,只有一只是雌的,就是5号,翅膀特别小颜色特别好看的那只。也验证了资料上说的雌蝶的颜色比雄的鲜艳一点。但是查资料说,蝴蝶是不会在室内交配的,所以我就算雌雄蝴蝶都有了,我也看不到它们交配。 <h3> <b>总结</b>:我的观察日记结束了。从7月10日到8月16日,整整37天。我每天观察它们,然后记录着它们的变化。现在,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b>化茧成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我几乎每天给它们清理窝,换新鲜的叶子,注意着温度和湿度。就是这样精心地养着它们,结果却还是不尽人意。估计中途,我带它们出门三天,环境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h3><h3> 我买了50多颗卵,当时孵化出27条幼虫,养大了13条,成功化蛹7只,却只有4个是健康的,最后羽化出了4只蝴蝶,一雌三雄。由于蝴蝶不会在室内交配,所以它们没有产下卵。后来蝴蝶的翅膀出现了损伤,我知道蝴蝶到后面翅膀会慢慢干掉,然后破碎,越到死亡时间,它越容易破碎。最后四只蝴蝶都存活了一个星期左右就死了。</h3><div>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我碰到了很多问题。但我没有气馁,我边查找资料边学习。显然,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要加强学习。但,整个过程,我感到很开心的。我看着它们在我的照顾下,产生的一点点变化,让我感觉很满足。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