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草原上的花儿开了!我们也该出发去高原了。<br>第一站,7月2日,成都市——阿坝县。<br>从成都驱车前往阿坝县,顺道去神座景区打卡。到神座沿途因为九(治)马(尔康)高速公路施工,路况较差,施工车多,灰尘大,景区除了有一座没啥独特之处的藏寨,没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风景。 1935年6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三次经过阿坝县,在以神座村为主的查理、安羌、茸安等地筹粮北上。 高原初夏,相当于成都平原的春季,油菜花盛开。阿坝县周围,满眼金黄,映衬着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站,7月3日,莲宝叶则。<br>莲宝叶则我来过三、四次。这次天气最好。<br>资料:莲宝叶则号称“蜀山之源,昆仑天梯”,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位于四川省的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总面积约800余平方公里,阿坝县的景区面积大约500余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5141米,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br>“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银瀑飞悬。<br>《莲宝叶则神山志》说,莲宝叶则地区是格萨尔王征战的古战场,至今还传扬着许多格萨尔王故事。莲宝叶则既是一个充满幻想、变幻莫测的奇峰异石世界,更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大自然杰作。<br>除了陡峭峥嵘的数座石头山令人印象深刻,还有景区打造(人工垒坝挡水形成)的几个小海子,倒映山峰云天,增添了风光的灵动与摄影的趣味。 第三站,7月4日,阿坝县——壤塘县。<br>上午到著名的郎依寺。<br>资料:郎依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哇尔玛乡境内,占地约17万平方米,距阿坝县城约2公里。僧侣总数超过1300人,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雍仲本教寺院,建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br>从郎依仓的第一代多帕元旦坚赞,传承至今已是第三十九代法王。郎依法王嘎让罗周坚措活佛是郎依大寺的住持活佛,现任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会长。从多帕大师至今日的郎依法王,郎依寺活佛已传39代。<br>2005年我在一家旅游杂志供职,曾带部分读者(户外旅游会员)到此一游,请郎依法王为大家摸顶加持。当时郎依法王还是一位俊秀帅气的小伙子。时过境迁。听寺庙的一位僧人说,法王现今不在这里,常住成都市。想来已是人过中年了吧? 午后,往壤塘县。<br>途经棒托寺。<br>资料: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茸木达乡,距县城32公里。始建于元代,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寺院,占地面积10229.4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僧侣200余,均信奉红教、觉囊教,庙旁伏卧名扬海内外的石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2001年,棒托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瞻巴拉山像一尊神佛塑像巍然屹立,著名的佛教密宗修行圣地密咒修行洞、仙人洞、格萨尔修行洞、喜瓦拉传承修行洞,吉祥八宝物、转王七宝分布其中。传说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一位圣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修行成佛。<br>该寺共有喇嘛塔32座,分别为明、清、民国时期陆续修建,分布在寺院中部长465米、宽25米的范围内,在历史上与西藏的降扎寺、甘孜色达寺塔群并称全国藏区3大塔群。塔均为堵波式正方形塔基,瓶肚形塔身,十三轮塔刹。<br>塔身内空,塔内供有千手千眼佛、释伽佛、无量寿佛、莲花生、佛母、绿度母等塑像及大量精美壁画。其中降妖塔建于1427年,塔基边长9.25米,塔体通高32米,内存部分明代佛像和壁画,是塔群中历史最悠久的喇嘛塔。<br>石刻藏文大藏经刻于明清时期,分《甘珠儿》和《丹珠儿》2部,用50余万片石双面刻成,依照经文顺序堆放,占地620平方米,高11米。是藏区最完整的石刻藏经,也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石刻藏经堆,在藏区信教群众中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壤塘县城广场。 第四站,7月5日,壤塘县——天堂拉日马。 出壤塘县,经过修卡悬天藏寨<br>所谓“悬天藏寨”,就是建在山脊上的房屋。 当地的宣传栏介绍:“1936年7月23日,红四方面军在刑木达草坝演出一场文艺节目”;“1936年6月28日至29日,红四方面军经过壤塘县伊吾乡修卡藏寨时休整两天,并在河滩举行了篝火晚会。”<br>看来,红军当时还是比较从容悠闲的。 曾克寺,坐落于壤塘县吾依乡吾依村杜柯河畔,距离县城26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曾克寺是1954年由名叫尼生的喇嘛创建,属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曾克寺亦称“色木卡尔”,又称“碉房”(意为公子的塔)。以米拉塔、彩塔林和特色民居为主要的景观。2018年10月曾克寺文化旅游景区创建为AAA级旅游景区。 <p class="ql-block">拉日马草原距新龙县城64公里的拉日马乡境内,是一座地域辽阔的天然牧场,北距道孚扎坝走婚大峡谷20余公里。拉日马草原曾经是新龙至康定这条茶马古道的贯穿之处,属于谷地型大草原,一条主山谷位于中间,两旁无数的山谷汇集,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拉日马,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有一位神仙从天堂来到尘世游历。当其云游到拉日马大草原时,被风光旖旎的美景深深吸引,流连忘返,不愿返回天界,于是定居在这人间仙境,守望这方净土。所以,拉日马草原被当地人称作“天堂拉日马”。</p><p class="ql-block">拉日马镇(扎宗村)也是著名的石板藏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从甘孜县到新龙县,经过乐安乡境内,可看见横跨雅砻江上的波日桥。这是一座没有用一颗钉、一块铁,屹立几百年不倒的木桥,被誉为“康巴第一桥”。始建于清朝初年,由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承担设计。1933年以及近年都重新维修过。</p> 2007年,我和已故的摄影家钱寿春老师第一次探访拉日马,道路崎岖难行。现在,从新龙县城到拉日马已经修成了宽阔平整的油路,一路通行无阻。只是翻越海拔4800米扎巴加果山时,很多回头弯连接回头弯,容易晕车。<div>导航画面显示的麻花状山路。<br></div> 第五站,7月6日,拉日马镇——雅江县——瓦泽乡。<br>早晨,登上镇旁山头观景台拍摄。 <p class="ql-block">昨天在镇上向派出所民警等当地人打听前往雅江县的路况,都说这条路很烂,且时常塌方(有人又说前几天塌方,这两天好像又通了,但确实很难走),劝我们要么顺原路回新龙县,要么走通往道孚县那条路。</p><p class="ql-block">2007年,我也曾走过拉日马到雅江的路,确实又烂又窄,极少有车通过。现在,面临选择,我们还是决定重走雅江路。心想如果实在走不通大不了再改道嘛。</p><p class="ql-block">确实有一段一段的塌方路段,甚至几处又烂又窄、石头多、坑多、弯急坡陡的险路,不仅考验车况,更考验驾驶技术及心理素质。但凭借多年在高原上跑山路的驾驶经验,我们得以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过,离雅江县还有十几二十公里时,遇道路封闭施工,听说要7点过才放行。当地一司机告诉我们,可以改道走右边另一条路,但需要通行证。具体是什么通行证,在哪里办,他也没说清楚。</p><p class="ql-block">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如果乖乖地等到7点钟,还不把人晒出油?管他三七二十一,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右转上山,刚好是两段隧道之间的连接路段,我们一头扎进隧道,往雅江方向奔去。</p><p class="ql-block">出隧道口时,有交警和武警人员设卡检查通行证。我们当然没有,便说那边修路不放行,有人告诉我们可以走这条路的。执勤人员问:“你们是旅游的吗?”(其实不用猜,看我们的川A车牌和车上人员装束,就能确定我们是旅游的)答曰:“是的。”于是开恩放行,并告诫道:“下次没有通行证不能走这边哦!”下次?恐怕再也不会走拉日马到雅江这条路了。</p><p class="ql-block">原来隧道的路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通往雅江县的“内部道路”,禁止社会车辆通行的。</p> 本想顺路再上高尔寺山的黑石城拍摄贡嘎山夕照,但通往垭口的318老路施工封闭,于是只得乖乖地穿隧道到达瓦泽乡。<br>登上路旁观景台拍摄贡嘎山。夕阳映红天边,日照金山。贡嘎雄姿,王者气势,雄立天地。 第六站,7月7日,瓦泽乡——荷花海——冷嘎措——上木居村。<br>上午先到普沙绒乡荷花海(又名莲花湖)国家森林公园。<br>资料: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隶属甘孜州力邱河林业局管理,与企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游客进入除了收取垃圾费外,里面并无任何旅游设施,甚至没有停车场,只有一间由林场家属经营的小卖部兼售蛋炒饭等食物。<br>此地海拔3000米以上,所谓“荷花”或“莲花”,可能是指雪莲花吧,反正我们没看到生长在平原上的荷花或莲花。不过四周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游人不多,倒是一处值得留连的小众景区。 <p class="ql-block">眼见天气晴朗,机不可失,临时决定赶往冷嘎措拍摄贡嘎山。</p><p class="ql-block">冷嘎措——高山海子,位于康定市贡嘎山西侧,帮木吉德村后方的高山上,海拔4550米,是眺望蜀山之王贡嘎山的绝佳位置,有人称之为“贡嘎山的一滴眼泪”。川西高原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贡嘎山,但冷嘎措湖面的贡嘎倒影却是其它地方没有的,。</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我第一次探访冷嘎措,阴天大雾,什么都没看见,下山时还遭遇冰雹。</p><p class="ql-block">在山下租马、骑马上山,每人200元。</p> <p class="ql-block">到达冷嘎措时,光线正好,架好机器等落日。</p><p class="ql-block">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贡嘎主峰旗云如火红的一面大旗飘扬在晴空,色彩強烈,气势恢宏。日照金山的倒影在蔚蓝的湖水中对比鲜明,美轮美奂,疑为仙境非人间!对此美景,一切形容词都显得苍白——大美无言!</p> <p class="ql-block">夕阳余辉散尽,天色一片通透的湛蓝,雪山又呈现出冰清玉洁的画面,安详肃穆,定格在眼前,让人不由自主进入抛却繁芜、淡看尘世、静心超然的境界。</p> 待到夜幕落下,天已黑尽,寒气透骨。骑马下山,又是另一番感受。牵马的老乡还有我们骑乘的马儿,每天上山下山要跑几趟,真是辛苦,挣钱不容易啊!<br>第七站,7月8日,上木居村——子梅垭口——玛吉娅口——夺让村。<br>早上,再上子梅垭口(我已经来过七、八次了吧)。这是距贡嘎山主峰最近(直线距离约5000米)的摄影平台。虽然上午贡嘎山逆光,但云蒸霞蔚,气势磅礴,又是一种景象。 <p class="ql-block">午后,到夺让村找村民带路上玛吉娅口(还是拍摄贡嘎山)。</p><p class="ql-block">网上有人说,玛吉垭口是一处99.99%的人都没有来过的贡嘎山观景台,导航上都搜不到。</p><p class="ql-block">山下设有森林防火的栏杆,交了“开锁费”即可通过。</p><p class="ql-block">上山的路类似机耕道,很窄,且尖石、深槽、坑洼遍布,还有一长段临崖的“挂壁险路”,非硬派四驱车最好不要来冒险。</p> 运气爆棚,天气给力,再次拍到贡嘎的“日照金山”!唵嘛呢叭咪吽! 晚上下山的路当然更难走,但还是有险无惊,安全回到夺让村。 第八站,7月9日,夺让村——鱼子西村——康定市——成都市。<br>经鱼子西、康定回成都。<br>在鱼子西高山观景平台,拍摄雅拉雪山、贡嘎群峰。天气没有昨天晴朗,效果稍差。 八天的川西高原行圆满画上句号。<br>这篇游记写完时,已进入秋季,又该出发去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