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记(一) <p class="ql-block">__2O22年七月五日,时逢几十年不遇的酷暑高温,又因疫情加重之时,我们一行四人驾车自游,驶离古城西安前往省境内山区避暑游玩。由于疫情影响,原计划出省游成了泡影,只能选择省内避暑景点。经过搜寻和商讨,达成一致,《唐九成宫》成为第一目标景点,而此景点刚修复不久,我们就来个先游为鲜,先睹为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一一一《唐九成宫》</p><p class="ql-block">唐长安城,此时正是三伏时节,酷暑难耐,人们昼夜不宁难以入眠,连续不断地高温,引起许多人的身体不适,染病在身,卧床不起。而有些体弱多病的人更经不起高温折磨,竞然一命呜乎。人们怨声载道,只恨老天不管老百姓的死活!</p><p class="ql-block">世上的事无常难料,此时,而离长安城300多华里的一座宫殿里,却传出一阵阵悠扬的器乐声和欢乐的笑声。此宫中正进行着盛大的宴会,而殿内上方的金漆雕龙描凤的宝座上坐着一对睥睨天下的王者,正是唐高宗李治和后成女皇的武则天。看着下面,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宴会进行的热闹非凡,众人齐贺万寿无疆的热闹场景,皇帝和皇后脸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心中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此宫殿处在群山环绕之中,周围环境优美,植被成荫,虽是三伏天,但气温平均在二十二度左右。此时,微风拂面,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实为消夏之佳境。</p><p class="ql-block">人们不禁要问:此人间仙境,叫什么名,居于何处?</p><p class="ql-block">这便是《唐九成宫》,居于麟游县。</p> <p class="ql-block">《唐九成宫》遗址位于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隨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年〉。内设禁苑,武库及宫寺,是隨唐两朝先后共用的一处避暑行宫。取名“九成宫"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庄重!</p><p class="ql-block">宫中立一石碑,名为《九成宫醴泉铭》。石碑的字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被誉为楷书之宗。而碑文是唐代著名宰相魏征所著,文中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寻找水源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贞观六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因宫中缺水,太宗亲自寻找水源。一天,太宗散步到宫西背阴处,发现那里的土壤有些湿润,逐用手扙一捅,随即一股清泉涌出地面,于是起名醴泉。</p> <p class="ql-block">从此后,此宫成了避暑圣地,逢到酷暑难耐之时,皇帝就带着家眷及大臣们前来办公及游玩。后唐高宗李治登基,又将“九成宫"改为“万年宫",具传他和武则天先后来过8次。也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左右,我们来到此宫,沿着宫内铺着石块道路逐向前走,看到宫内广场中央树立一笔杆直插蓝天的毛笔造型,号称“金笔"。金笔底座四周也刻着不同字体的《九成宫醴泉铭》。望着这巨大的金笔,心里不由感叹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直想让自己的外孙也前来瞻仰,感受和传承这博大精深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孩子们的学习和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益处。</p> <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地上地下的文物极为丰富,它凝结着先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出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更能激起为我们振兴中华的巨大爱国热忱。所以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资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历史文物中有大量巧夺天工,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珍品,既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人间瑰宝,又是我们今天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p> <p class="ql-block">《唐九成宫》还在进一步进行科学的发掘,结合考古和发掘的成果,它不仅为研究隨唐时期建筑艺术提供实物资料,也对认识“九成宫"的形成布局,历史变革和废弃变迁等过程提供了确切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走马观花似的参观完此景点,已到闭馆时间,于是开车驶往下一个景点国家水利风景区《青峰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