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城区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对区域内所有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的战役就此打响了。<br>党委引领、一呼百应<br>鸿龙湾社区所辖鸿龙、燕竹小区在建商品住宅楼44栋,人口3426户,核酸检测任务6000余人。时间紧、任务重。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防疫一线强大合力。网格微信群、电话、在社区招募志愿者消息发布不到两小时,报名的党员、志愿者就达到百余人,他们当中上到古稀老党员、下到十几岁的在校生,大家热情高涨,一呼百应,积极参与到三天的核酸检测任务中。<br>党员先行、践行初心<br>鸿龙湾社区强化红色引领,激活“红色细胞”,探索“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志愿参与+民众配合+部门支持+舆论引导”防疫模式,凝聚起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信念和源源动力。<br>王锁计,社区党员、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接到社区通知后,王师傅积极谋划,组织小区党员、志愿者14人成立志愿服务队。按照社区安排要求,从前期场地布置、到现场引导秩序维护、包括上门服务,承担起鸿龙三期355户的检测任务。为保障检测任务有序推进,他们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分设人员引导、现场疏导、门口管控、上门服务四个小组,大家分工协作,各尽其力,圆满完成三次核检任务。任务结束后,王师傅还主动向社区党委递交工作小结,细数检测任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不足,反馈在此次核酸检测中踊现出的感人事迹。<br>在职党员、社区微网格员刘惠荣,凭借着自己播音主持的优势,主动担当现场秩序“引导员”,准确流畅的表述,字<br>正腔圆的发音,不仅引导现场秩序井然,核检速度有效提升,更让大家在排队等候的同时心情愉悦。<br>志愿参与、“疫”路同行<br>为了保障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社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逐栋逐单元”引导,有序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就这样,一批“喊楼员”诞生了,他们身着红马甲、手持小喇叭,重复往返各楼栋每个单元,用声音传递温暖,发出抗疫“最强音”。<br>郗晶晶,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丈夫上班不在家,两个孩子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仍义无返顾加入社区志愿队,舍小家为大家,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br>吴彤,高中在校生。虽然年龄较小,却已两次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是社区志愿者中的“资深”录入员。<br>鸿龙二期居住的史亮,因区域管控滞留在单位无法回家。仍通过电话、微信协助社区联系引导,成为此次的“线上志愿者”。<br>路磊、张瑞夫妻同抗疫,陈延红、陈慧敏父女齐上阵,在此次检测中,还踊现出很多志愿者“夫妻档”“父子档”,他们携手同心,并肩作战,用行动用爱守护家园、传递温暖。<br>众志成城、共抗疫情<br>在此次核酸检测中,鸿龙小区业委会发挥了强大行动力,以朱瑞明为代表的业委会成员在社区党委引导下积极作为,带头守护家园共抗疫情。<br>“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动担当、义不容辞,负责人梁泽龙亲自带队,承担起社区3个核酸检测点的录入重任。<br>辖区义井派出所、城区武装部、社区包保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城区区委党校、燕竹小区物业,点位值守、秩序维护、样本转运……为社区核酸检测提供强有力支持。<br>温情相伴、汇聚力量<br>感谢有你、温暖随行。小区居民为志愿者送来了饮用水,下雨天撑起“爱心伞”,私家车帮助转运物资……三天的静态管理,紧张有序的核酸检测现场,爱心在彰显,温情在释放,点点滴滴汇聚起抗疫的磅礴伟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