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秦畅和她主持的《市民与社会》

夏日冰雪

<p class="ql-block">因为与白宾有过一面之缘,所以在他主持《市民与社会》节目时曾断断续续地听过几期节目,但由于那时工作比较忙,通讯技术没有现在发达,故没有太多关注节目,直到2001年某一天中午,忽然从广播里听到一个大气、柔美、富有辨识度的主持声音,感觉非常悦耳动听,追随这个声音我再次关注起这个节目,直到今日。</p> 秦畅在线下主持活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概在2003年,我与秦畅老师有了第一次空中交流。那期节目讨论的是关于五角场地区道路交通改造方案,因为我家离那里不远,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五角场,所以特别关心这个话题,不知不觉中第一次、主动地在节目直播中拿起手机用短信表达了“机非分时段通过”的建议。原以为我的建议会被淹没在众多的讨论中,却不料竟被秦畅老师那悦耳的声音从广播中传到了各个角落,我的心为之剧烈地跳动,激动之下又发出了第二、第三条短信……</p> 拍一张照片,记录城市发展轨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那时1元/条的短信价格可谓不菲,但因为太喜欢秦畅老师的声音和她主持的民生话题了,所以在以后的节目直播时会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她的声音、关注她的节目内容。为了方便收听节目,甚至将“具有收音机播放功能”作为我购买手机的首要条件。微博的流行和使用让参加节目讨论变得更便捷、互动更方便,于是我与秦畅老师的空中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p>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两位首席主持人:秦畅和海波<div><br></div> 收到线下活动的入场券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是《市民与社会》节目开播20周年。庆典那天天气阴冷,我看见几位盲人听众拄着拐杖、颤抖着手脚,在亲朋的引领下进入会场,风雨打湿了他们的脸庞,却没有阻止他们想要现场听一听秦畅声音的脚步,那一幕令我印象极其深刻。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听众冒风雨到现场来参加庆典的原因是什么,但从他们坚定的脚步和相互交谈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秦畅老师的热爱之情。</p> 庆典活动后听友们第一次聚集在一起与节目编辑合影,留下了难忘时刻。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典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远距离看见秦畅,嘈杂的现场因为秦畅老师的现场发言而变得安静。看着她那娇小的身影所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看着现场有那么多听众为她欢呼,我的心随之被融化了!</p> 《市民与社会》节目开播20周年庆典邀请函<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典总结了《市民与社会》开播20周年来的人和事,令主持人和节目组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同时也让听众从网络走到了现场、走到了一起,那些熟悉的网络名字被一个个对上号,并成为之后线下、线上活动的好朋友。</p> 听友线下活动,合影于《海上畅谈》工作室露台<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初春,受秦畅老师之邀我去广播大厦参加了一个会议,会上秦畅老师提出要成立听众志愿者,意在请听众为节目话题提供素材,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生活。同年5月19日,秦畅老师专门从听众库中邀请了五六十位听众到广播大厦,亲自为他们做培训。会后这些志愿者分不同区域、根据不同内容成立了六个小组, 分别参与到市场调查中,并写出了相应的调查报告, “智慧城市生活感受报告”、“晚托班现状报告”、“关于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等等,为以后“区委书记访谈”和“市长热线”等提供了详实的材料,整个过程中秦畅老师给予调查组以专业的指导,她的专业学识与她那清晰的思路、以及平易近人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为办好《市民与社会》节目花费了巨大的精力! </p> 社区调查后志愿者合影留念<div><br></div> 现场指导调查报告<div><br></div> 召开座谈会,谈笑风生中凝聚共识<div><br></div> 部分节目纪念品<div><br></div> 秦畅老师和节目编辑撰写的相关书籍<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在节目开播25周年前节目组邀请我作为听众代表参加宣传片的拍摄。由于鲜有这样的拍摄机会,让小白的我和另几位嘉宾都表现得很紧张,甚至发现自己连说话声音都在颤抖。尽管早有准备,但拍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一起参加拍摄的有一位年轻的电台主持人“吃了螺蛳”,秦畅老师当场、毫不留情地他提出了批评,可对参加拍摄的我们她却极富耐心和温柔。她不仅传授我们放松的经验,还亲自示范我们如何用平和的语调讲出自己想说的话,有时候她还充当现场采访的记者,在问答中引导我们说话,以此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直到取得满意的拍摄效果为止。我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清楚地记得在我完成拍摄后她满脸笑容地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还不失时机地开玩笑说:“当嘉宾不轻松的吧”?就像朋友一样,言语间表现出来的关怀与温暖之情令我难忘。</p> 拍摄用台本<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畅老师的执着和热情不仅表现在《市民与社会》节目的采、编、播等全过程,最近几年她奔走于各个地方,从“汇讲坛”到“海派文化”,从“上海历史博物馆讲坛”再到“喜欢上海,为你SEA-Hi”,到处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为广播和上海的文化事业发展辛勤耕耘、无私付出,而我也从参加她的各种主持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从她的无私与善良中深深地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p> 2016年6月,与海波一起主持“百年电影”讲坛,秦怡在这次讲坛上说了许多她的人生故事,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div><br></div> 百忙中为听众签名<div><br></div> 2016年10月上海广播节后与听众合影<div><br></div> 听友相识5周年聚会,秦畅现场给予祝福<div><br></div> “发现创新”联影之行<div><br></div> “世界会客厅”对话北外滩后参观图片展<div><br></div> “汇讲坛”后与粉丝合影<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她对听众的爱更多的体现在她的包容与理解中的话,那么她对同事、特别是那些正处在成长中的年轻同事的爱却更多的体现在“严苛”俩字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今年6月一档直播节目中,互动编辑因为时间仓促没能将听众的评论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听众对此有点吐槽。秦畅老师问清情况后立刻要求这位编辑做出解释,在评论的听众表示不必追究后,秦畅老师还是对年轻同事不依不饶,责令编辑用文字向评论的听众做出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直至听众表示满意为止。对此我们都表示出惊诧之意,对此秦畅老师的解释是:“你们(听众)不提建议我们怎么进步呢?成立听众顾问微信群的目的就是希望最爱护我们、对我们最有期待的听友们能第一时间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秦畅——一位对自己和同事高标准严要求、对听众包容、关心和爱护的著名主持人,在她主持这个节目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几乎获得过广播主持界的所有大奖!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一位头上戴着耀眼光环的人是楷模、是榜样,是高高在上的“天花板”,但在我的心里,她就是我的老师,是朋友,是一位热情、正直、善良的主持人,她所主持的《市民与社会》节目必将因她对事业的坚持和不断追求、和她对听众的爱一起成为经典和永恒!</p> 主持“海上畅谈”<div><br></div> 2021年初,首次在沪过年的秦畅和她的亲朋<div><br></div> <p class="ql-block">为上海点个赞</p> <div><br></div><div>《市民与社会》,一档体现政民间“纽带、桥梁和讲坛”的节目,祝节目开播30周年生日快乐!祝节目越办越好!<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