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深刻而清晰。在某个有风的下午,伴着风铃悦耳的清音,我的思绪会不由自主的飘回从前。在我朦胧的意识中,那完全是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形态,另一种真切可见的生活,是我们曾经的一切,是一幅缤纷多彩的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 为何总愿意回到从前?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真的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留声机</p><p class="ql-block">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家被称为“偏厦子”的一间小仓房里,靠近东北角的一隅,摆放着一台极其破旧的留声机,暗黄色的机箱上面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唱片折掉了一半,搭臂上没有唱针,箱盖不见了,旁边散落着的几张旧唱片肮脏不堪……那时我六、七岁,虽然不知道那“东西”叫什么名字,但通过搭拉着的电线我还是能够判断出,是只有通上电才能够使用的😴当时小镇上还没通电,所以不管那“东西”坏没坏,肯定是用不了的!于是我就一直很纳闷:我们家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贫农成分是不可能买得起的!即使买得起也用不了,只能做“摆设”。这个“东西”让我困惑了六十多年,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谜”……大约过了六、七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这“东西”和那些旧书刊一起被“付之一炬”!</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知道了它叫“留声机”,三十年代在“大上海”风靡一时,是当时贵族们的“标配”。在那些散落的唱片上,录制的都是“靡靡之音”:比如“天涯歌女”、“夜来香”、“苏州河边”之类……随着录音机和DVD的兴起,“留声机”在人类的历史上就这样的消失了,永不再来😅</p><p class="ql-block"> 风水轮流转,世道有轮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仿古热”,从街道的建设到家具的生产,从寺庙的翻修到古物的购买,以至于那些“鉴宝”类节目,还有家具“做旧”,还有“民博会”,一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在这股浪潮中, 我家也不列外,新房装修后,家具一定要买暗黄色做过旧的,装饰品也买一些青花瓷钟鼎器关公像蒙古刀之类。最能体现“怀旧”的还是“留声机”,老伴儿一买就是俩儿:长春的家和海南的家各一台,当然这无疑都是“假货”。</p><p class="ql-block"> “大上海”时代的留声机是一个大方匣子,平时不用可以盖上盖儿,提起来可以带走。现在的留声机则带个一米多高的架子,中间部位是CD设备,放出来的歌都是CD蝶。最上面当然也有唱片唱针一类,但都是劣质品,丝丝啦啦的杂音特别大,根本听不清,只能依靠CD。而且那个铜黄色的大喇叭更加夸张,通过一根弯曲的粗粗的铜管,张牙舞爪的杵在那里……我有一丝好笑!很讨厌的那种。因它们不但“以假乱真”,而且还有点儿“不伦不类”。但是没办法呀!“女主人”这个词有点一手遮天的味道,谁让咱说了不算呢……</p><p class="ql-block"> 如果某一天能在哪个“民俗博物馆”里再看见一台“原汁原味”的“大上海”时代的留声机,该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水倌</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水倌”的印象尤为深刻:个头不高,有点驼背,黧黑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每个肩头上都浮着一块白色的“布搭子”,两个膝盖上缝着的“布搭子”是顺着的长方形。肩头上的布搭子是为了挑水时保护肩膀,也怕磨坏了衣服;膝盖上的布搭子则是为了歇脚把扁担放在腿上时,避免磨坏了裤子……</p><p class="ql-block"> 因为活计少,小镇上的“老水倌”只有两个:镇东头儿的叫“傻宝林”,年纪不到四十,山西人,说起话来瓮声瓮气。姓什么不知道,以“傻”字代替姓氏是因为他智商低下呆头呆脑,他孤身一人,没有家庭。由于他能帮助大车店的人干零活儿,所以东家就同意他长期免费住在那儿;镇西头的“老水倌”姓韩,三十出头儿,是个哑巴。他做水倌儿是因找不到活儿,聋哑人的钱不好挣啊!</p><p class="ql-block"> 水是生命之源。那时镇上用水的家庭分三类:一是经济条件好,自己家能打得起小水井的;二是家里有劳力,虽然没有水井但可以自己去大井挑水的;三是家里既没有水井也没劳力,就只好买水喝了,每担一角钱😘我的小伙伴于文昌家就是这种情况。他父亲是饭店厨师,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儿,没有时间。母亲则体弱多病,一个姐姐身材瘦小,根本担不动。那时的一分钱可以买五个糖球儿,一角钱也正经是个钱了!为了省钱,他们家每天节约用水,一担水即可维持一天的正常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镇上单位很多,稍大一点儿的单位都有自己的露天水井。水倌们担水的水井在供销社后院,这是一口大井,水很深。位置处于镇中间,东西头儿都能够上。老水倌们最怕春风和严寒:春天挑水时由于风大,常把他们吹的踉跄,木桶里的水会漾出来,他们只好找来几片叶子浮在上面;严寒季节要到井台刨冰,即辛苦又危险!记得寒假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小伙伴于文昌家玩耍,忽听门外有人敲门,小伙伴他妈显然知道是送水的来了。门刚打开,只见一团白气立马从屋门的上方涌了进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看清雾气中有个佝偻的身影,颤颤巍巍的进来了,当他熟练的将水倒进水缸后,一角钱的纸币已经递到了他面前,他接过钱后转身即走,全程没说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文革后期,水倌们的身影就不见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打上了井,再也用不着买水喝了!最近几年小镇又通上了自来水,连水井也作古了。生活日新月异,从不回头,再想看见“老水倌”,那应该是第六次生命大灭绝以后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大车店</p><p class="ql-block"> 大车店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用一句网络用语说:当时代淘汰你时,常常连个招呼都不打🤗哈拉海大车店存在于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历经三十余年🤗大车店的前身类似于古代的“驿站”,是兵士车马补给的基地。 </p><p class="ql-block"> 我所见到的大车店就是在一个大院子里,临街修造了一座很大的筒子屋,南北对面两铺大炕,足够睡下五、六十个人🤗“车把式”们的生活很单调,除了喝酒就是“开哨”。所谓“开哨”就是对面炕的两伙儿“车把式”,各推荐出一个人作“哨头”,两个“哨头”比“顺口溜”,有趣儿的是这些“顺口溜”的最后一句都要稍带上点“黄色”。以满足一下他们一啸人马的欲望心理😘比赛的方式是一方“哨”一首,直到有一方“字绝词穷”败下阵来!这些顺口溜均来自于民间。比如“四大黑”,“四大白”,“四大宽敞”,“四大硬”,“四大软”,“四大娇贵”,“四大忙”,“四大累”,“四大抽巴”等等……在那个“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年代,或许这些就是“车把式”们最大的快乐了🤗</p><p class="ql-block"> 大车店的场院很大,占地约七、八亩。靠边的是一排排马厩,中间是停放大马车的地方,只要不挡路,随便停置。这些车马主要来自百里之外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他们要把来自于大草原上的“洋草”运到内地的收购站卖掉,同时换回去一些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车把式”的生活实在是太苦逼了!所谓的“苦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劳累;二是严寒。他们中间流行的一句话是“赶早不赶晚,越走越亮堂。”冬天亮的晚,他们往往在“鸡叫头遍”时就起床喂马,“鸡叫二遍”时就准时出发了。十几辆大马车,迎着满天星光,在有节奏的响铃声中,“车把式”在前,“掌包的”在后,迎着刺骨的寒风,两人大约要跑上十余分钟,直到身体发热了才肯上车。</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的冬天是真正意义上的“冬天” ,家乡的最低气温经常达到零下四十度,冻坏耳朵和手脚都是常事。害怕把脚冻伤,几乎所有的“车把式”都穿着大牛皮“杌辘”。他们在早上出发前,要将两只脚用裹脚布包好ヽ(  ̄д ̄;)ノ套上“脚套”,然后便往“杌辘”里一层层的续“乌拉”草,续足之后,把脚装进“杌辘”,再用“杌辘”绳“五花大绑”的将脚和“杌辘”捆紧😓乌拉草作为“关东三宝”的最后一宝,很是细长柔软,其唯一的作用就是给脚保暖。</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随着农耕文明的终结,三套车,大车店,牛皮“杌辘”都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历史从来就是一个“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过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今视于昔,犹后视于今!若干年以后,我们现在须臾不离的手机,汽车,电视可能也会像三套车,牛皮“杌辘”一样被送进了民俗博物馆,与青铜斧、纺车、和留声机放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会有遗憾,也不会有不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