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让我们一同走进嘉庚故居,将时光回溯百年,一起感受陈嘉庚先生当年的生活起居,深入了解和感受这位爱国华侨领袖的非凡人生。”2017年5月25日上午,在新整修的归来堂院子里,“一座城一个人”,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在这里举行。我作为志愿者代表上台演讲《一盏小烛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支烛台,就摆放在陈嘉庚先生卧室的床头茶几上,是一只用破茶杯倒置过来充当的烛台,烛台上还留着嘉庚先生临终前尚未用完的一段蜡烛。当时新中国初期,夜里十点就停电,嘉庚先生夜以继日忙于策划筹备修建校舍的工作,就点上一盏小煤油灯。有一次,煤油灯不小心摔碎了,他就找来一个废弃的破旧的小瓷杯,倒扣在桌子上当烛台。就在这个“烛台”下,陈嘉庚不顾耄耋之年,主张建设百艘“一两万吨的船舶可以靠岸”的大海港;组织挖掘沟渠,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集美太古海潮发电站”;力倡移山填海,十里长堤跨碧海、万年艰险变通途,“山海大动脉”鹰厦铁路鸣笛通畅。身边工作人员劝他买个新烛台,嘉庚先生却说:“该用的钱千万百万都得用,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用浪费!”这句话,也说出了他一生用钱的准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则故事,我五分钟脱稿演讲,激动的声音,饱含的感情,感染了台下几百名听众,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厦大学子,我与嘉庚先生的缘分,早在学生时期就已紧紧“系”在了一起。嘉庚先生是我们厦门集美大社人,早年下南洋,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回家乡捐建集美学校,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师范、水产、航海、商业等等,以及厦门大学,耗尽了他所有的家产。有一句话,说先生“卖了大厦,建厦大”,两字的顺序不同,说出了他倾尽个人资产,慷慨办学的壮举。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幸运地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从入学的那一刻起,便牢记校主陈嘉庚先生的嘱托,“自强不息,止于至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年9月3日,我们九三学社十多位成员应邀担任《纪念南侨机工专题展览》义务讲解员。圆满完成讲解任务后,我又留下来在厦门华侨博物院主馆当志愿者讲解员。为提高讲解水平,进一步了解爱国华侨领袖嘉庚先生,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再次被嘉庚先生的事迹所深深感动。后人用“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八个字,概括为陈嘉庚留下的精神财富,并命名为嘉庚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嘉庚先生倾资办学,我才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因为嘉庚先生及千千万万爱国先辈投身救亡斗争,我们才有了民族解放、祖国日益强盛的今天。嘉庚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如一泓甘泉流淌不息,至今仍在厦门这座城市代代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5月,集美归来堂纪念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暨中文系百年系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厦门大学7701,向母校捐款十五万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5年9月起,担任华侨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