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初,我跟妈妈来到苏州。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到苏州,最具中国古典园林典范的拙政园,便成了我们游览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到苏州的第二天,爸爸开车将我和妈妈送到苏州市中心拙政园附近。进入市中心,眼前古色古香的建筑、古朴繁茂的古树、欢歌鸣唱的小鸟,处处皆是。好一派迷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拙政园进门处,妈妈给我租了一部游客讲解器。戴上耳机,踏进前院便是兰雪堂。“兰雪”二字出自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兰雪堂的正面是一张用瓷砖拼接而成的拙政园地图及简介: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总面积占地78亩,水地面积占总的面积的三分之一;东部疏朗旷逸追求田园意味,中部楼台错落一派典雅之姿,西部曲径回环极有隐逸之趣;园林为明代官员王宪成因官场失意回乡建造的;设计者是明朝大书画家文徵明设计的;主题是:回归田园,自耕自食不失笨拙人处事之道;解放前拙政园各景点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解放后经不断修整,于1952年开始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顺着小径,我们来到一座外观底座八卦设计,内室有八面墙的亭阁,讲解说这是元朝大德年间,有个叫于泽的僧人以解人们生活之需,在这里挖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甘甜,终年不枯,喻为上天而赐,得名天泉。</p> <p class="ql-block">出天泉沿东面小径,一路“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荷香阵阵”最妙的是所到亭榭都配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赏春花的“绿漪亭”;闻荷香的“远香堂”;观秋实的“待霜亭”;嬉冬雪的“雪香云蔚亭”。除亭名,各亭还配有应景的对联,处处吐露着文人雅士的志趣。而“四面荷风”这个建造在四面荷塘中的小亭,上联:四壁荷花三面柳,下联:半潭秋水一房山”因为简单,我记得很牢。</p> <p class="ql-block">当然,园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园林第一主人王宪成,自己殚精竭虑想要为儿孙留下巨大产业,却在死后,儿子一夜豪赌将老爹一生心血造成的豪宅败光。想想,多少人一辈子想要自己聚财留名,不想一夜之间便成为泡影。</p><p class="ql-block">拙政园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国园林的典雅精致的文化内涵,更让我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