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风采(八)——划破阴霾 守护光明丁晓霞

美友459020241

丁晓霞,抚顺市眼病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激光学会分会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眼外伤分会委员、抚顺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抚顺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防盲技术指导组专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努力钻研业务 不断创新技术] </u></b></p> 出门诊、做手术,还要参与医院管理,5+2,白+黑成为常态,休息成了丁晓霞的奢望。自学、网络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新技术的学习班、归纳临床遇到的疑难杂症,向同行请教,一个个难题被她攻破。在上海市第一医院学习期间,丁晓霞接触到国内领先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显微外科手术、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等新血管性眼病。学成归来,丁晓霞将规范化眼内注药,及血流OCT诊断技术引入了抚顺市眼病医院。随后,成功开展一系列新技术: 3D可视化手术系统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填塞治疗黄斑裂孔手术,为患者带来了光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加强科系建设 打造硬核团队]</u></b></p> 作为业务院长,她高度重视科系的建设,推行开设专科门诊,设立青光眼及糖网病俱乐部。同时,她还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受众特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途径、全覆盖式进行疾病科普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疾病预防知识。工作中丁晓霞视患者为亲人,对每一位接手的患者她都“了如指掌”,每一台手术她都亲力亲为,从入院到出院,她都“一路相伴”。她还一边围绕临床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有针对性的与医生进行研讨,亲自指导手术,一边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对外交流,为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如今,眼病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成为全市同学科排头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无私耕耘奉献 医者仁心仁术]</u></b></p> 对于一个医生,悬壶济世,首先要有医者仁心,十多年来,早来晚走,周末、节假日参加会诊、查房、诊治急、重症患者、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常态。她还在治疗中融入心理学知识,缓解患者紧张消极情绪,减轻了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记得一次医院医疗队下乡扶贫,听说来的是抚顺市眼病医院的医生,一位老乡格外热情和激动,原来,他在几年前曾经到眼病医院治疗眼疾,手术之前给术者塞红包,手术很成功,第二天他就恢复了视力,而护士长则在第一时间把已“变成”住院押金收据的红包交还给了他,他记不住给他做手术的主任叫什么,但他总是逢人就说:“眼病医院有个戴眼镜的女博士,她是好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注重科研引领 提升医院影响力]</u></b></p> 一名优秀的医生,还应该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几年来,丁晓霞以第一作者于SCI等杂志上先后发表了9篇论文,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省科研课题1项,获得市自然科学成果奖五次。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国家级及省内会议,并在东北区《玻切新势力》《大连市国际眼科高峰论坛》及网络等平台代表医院发言,持续提升了抚顺眼病医院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衣白甲筑堡垒 打赢疫情攻坚战]</u></b></p> 疫情来袭,作为医院副院长,为使医院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丁晓霞虚心学习其它医院先进管理经验,综合全院实际情况,对抚顺眼病医院疫情防控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完善,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开展《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培训,多次在医院开展“遇疑似、确诊新冠患者应急处置”演练,组织培训消杀人员30人,流调人员10人,同时她还强化后勤保障,提前做好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工作,做到了有备无患。 辛勤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认可,丁晓霞先后被评为“九三学社市优秀社员”“抚顺市巾帼建功标兵” “抚顺市优秀医师”“抚顺市优秀科主任”“抚顺市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她领导眼底病科成为抚顺市重点专科,并被评为“辽宁省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