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季中,秋应该是最富韵致的了。如人,走过春的青涩,走过夏的鲁莽,一入秋,理性而成熟、丰稔而淡定,魅力如秋雨绵绵不绝、牵人魂魄了!</p><p class="ql-block">中国是诗的国度,而秋在古人的诗词歌赋所占比重不少,但或许与我们民族性格有关,有关秋的诗歌曲赋总是要与离别、感伤、愁绪和思念相关的,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了。也有一首例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一改悱恻哀伤之风,但似乎也是刻意出来的一种豪情,“晴空”抵不过千百年来的那阵阵秋风秋雨,“碧霄诗情”怎样言说,也只能是天涯沦落人落寞的背影!</p><p class="ql-block">这是古诗词的魅力,却是秋天这个季节的不幸。怎么就被满腹才华的文人骚客冠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人比黄花瘦”这种病态之美了呢?</p><p class="ql-block">其实走出书房,走出庭院深深,走出心底千百年来的羁绊,秋日一词,是多么的丰盈与厚实啊。</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那个吃什么都香的年代,秋天一到,瓜熟蒂落、枣甜柿红。当父亲肩挑背驮把整个秋天搬进院落时,母亲是干脆利落的,不几日,金黄的玉米棒子如一排排巨型的黄灯笼挂满土房的檐下,日益泛红的一串串红辣椒母亲只好把他们钉挂在墙上,紫色的茄子、疯长的绿瓜、叫上或叫不上名字的各种豆角:或宽扁如鱼、或细长如丝,赶集似的涌满家家户户,最初成熟早的瓜果蔬菜,自家吃不过来就送别家,这是一种骄傲,可到后来,家家都有了,母亲也不会浪费,切成片或条状,在一个好天气里一晒,就把秋天的丰稔锁进冬日了!</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小孩最馋的莫过于烧玉米棒子就鲜核桃了。当第一粒玉米刚刚露出小黄眼睛、透过浓密的红睫毛偷窥满地的同伴时,却躲不过我们小屁孩的一双双黑豆似的眼,二虎子的鼻涕象小门帘也挡不住上下翻飞的嘴唇。那里还顾得这些,我们偷偷摸摸地烧的入秋来第一根玉米棒子就这样被五马分尸了,还没咂摸出味来,就只看见五六张黑黑的小嘴舔着黑手,瞪着黑眼睛寻找有没有掉在地上的黄黑的玉米粒儿了。二丫心有不甘地拿着早已啃过的一小截玉米蕊不肯撒手!</p><p class="ql-block">而等到满地的玉米收归院落后,二大爷坐在屋檐下,满足地抽一袋旱烟的时候,看着满院孩子的一双双小黑手,那是剥青核桃的罪证。“狗日的,小心吃坏了肚子!”二大爷笑呵呵地骂道。</p><p class="ql-block">哪有不吃坏肚子的,玉米棒子咽油核桃还没吃够,满山的毛栗又咧开了小嘴!隔壁的麻牛据说昨晚还拉了一炕,害得六爷爷破口大骂:咋不胀死你呢,嘴里没收管,再拉,再拉找个针把屁眼缝起来!最有趣的这时已算不上是胡吃海咽了,而是在月光如银的夜晚,满院的大人小孩在一起剥玉米听三奶奶讲故事的情景。三奶奶虽然是小脚,但也是读过书的。七侠五义、隋唐英雄传,尤其是神鬼故事,听得我们毛骨悚然、大呼小叫。月下四周的山峦、院子里高矮不一的树影此时如鬼魅一般,稍有风吹草动,吓得我们直往大人怀里钻,大人们就随手用正剥的玉米棒子往一个个小脑壳上一敲,就听到三奶奶没牙的笑声和着一片哭声在院子里氤氲着,抬头一看,月如盘,斜斜地挂在西天。</p><p class="ql-block">当核桃和玉米颗粒归仓后,满山遍野的柿子又红了。随着地里的黄豆荚“啪”的一声响,秋意已浓,父母的步履已有些蹒跚,那是累的!而我们,在某个秋日的午后,如豆子“啪——”,从古老的院落撒向四处,寻找自己的梦。守护院子的只剩门前那棵古老高大的樾子树。深秋里,随着满山青里泛黄、黄里透红的变化,樾子树上结出一枚枚如小木梳般的果实。落日的余晖下,是否?又在梳理一个殷实而日渐落寞的秋!</p> <p class="ql-block">走出院落而日渐长大的我们,没有了儿时的馋嘴,没有了饥饿,甚至遗忘了秋的丰稔。等到能平心静气地在秋日里漫步,三奶奶的小脚、六爷爷的长杆烟袋一一浮现在脑海,如秋日山头的云,依稀可见,却又终归消散。</p><p class="ql-block">秋雨就不期而至了。</p><p class="ql-block">稀稀疏疏的雨首先是清理了一夏的暑气。几阵秋风、几场秋雨,田间地头的庄稼渐次成熟、有序收割,当最后一粒秋稻被农家盛在碗里时,大地显得是那样空旷辽远,像刚分娩的母亲,疲惫而怅惘地摸着空空的肚皮,眉宇间缓缓绽开一个恬静的微笑。秋雨悄无声息地,为产后的母亲沐浴!</p><p class="ql-block">天终于放晴了。大地上只剩零星散落的柿子树此刻成了主人。枝头红红火火、玲珑剔透,红灯笼般缀满大地,给秋高气爽的蓝天一个甜甜的微笑。一行大雁悠闲地从头顶飞过……此时,蓝天白云,灰瓦土墙,檐下的母亲应该是在一针一线地纳鞋底吧,旁边的凳子上应该卧着一只慵懒的黄猫吧。</p><p class="ql-block">山间郁郁葱葱的树木就不再没头没脑的疯长了。一切回归理性,该开花的就开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该结果的就结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树叶泛黄的时候,秋天就熟透了,大山也终于学会了打扮自己,谁还不活出自己的风彩呢?山顶葱笼的是常青的松柏,山腰间黄绿相间,不时以火红点缀,有桦树,有榔树,有银杏……走近山脚,青草依旧,野菊花竞相开放,野百合努力保持一个矜持的微笑,这一脉山啊,就秀美了!林子间的一只小松鼠无暇顾及秋日山的妖娆,忙着拣它的橡籽去了。</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古人诗词中那瘦峭、忧伤、别离的秋之韵了,那全是深闺书房里才子佳人的心事。加之时代变迁、宦海沉浮,一个原本厚重、扎实,深深植根泥土的丰稔季节,在他们的笔下,变成了“古道西风瘦马”,变成了“秋风秋雨愁煞人”,变成了纤纤林黛玉。若让二大爷试试,他长杆烟袋下的秋韵,一定如二大妈般结实和丰满了!要不然,想饿死人呀!二大爷的眼睛瞪得像秋日里火红的牛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