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姚剧《守财奴》有感

踏歌者

昨晚在“绍剧艺术中心”观看由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的《守财奴》。这是我目前为止去剧场观看的第二部戏剧。第一部为绍剧《三打白骨精》,是在东风剧院(现为孓民电影院)观看的,那时我才20多岁。 相隔四十多年,第二次走进剧院看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一次看的绍剧《三打白骨精》可是精品大作,在当时是绍兴最有名的一张文化名片。中央领导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都观看过此剧。毛泽东观后还赋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七律.和郭沬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钓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发小张敏,是他送给了我这个眼福。因为那时想看此剧,是一票难求的,用钱也买不到。在东风剧院的千人大剧场里是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座无虚席。 这次看的姚剧《守财奴》却是默默无闻、毫无名气。票是免费送的,实际上剧院门口并不检票,只要你想进去看并不会有人阻拦。可容纳400多人的剧场只零星地坐着数十人而已,且绝大多数为白发老人。然而我看了此剧后却连声叫好。 刚去看时曾打算若不好的话,可半途退出回家。可幕布一拉开,我就被吸引住了,直到演员向观众谢幕,才离开剧场。 <p class="ql-block">首先为此剧叫好的当然是剧情了。它讲述了一个守财奴的故事。一个叫贾仁的财主,可谓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富甲一方。但他却吝啬小气、刻薄寡恩,把财富看的比命还重,遗憾的是膝下无子。为表现他的小气吝啬,剧本从多个场景作了演示:幕布一拉开,便表现了他从桌下藏宝洞里爬出来,得意洋洋地向观众说:数钱的味道真好。接着当妻子出来要他喝杯热酒驱寒时,他却说喝酒多费钱,天冷可吃热粥,既暖身,又饱肚。把酒壶里的酒又重新倒回到酒坛里。妻子劝他把自己休了,再讨老婆可生子时,他说你是独女,你父母的财产将来都是我的,要是再娶老婆,要化大笔的彩礼、婚礼钱,太不合算了,还是买个儿子划算。其间又有买儿子赖帐不肯付钱、吃白食时吃了还要拿、为省二文蜡烛钱,宁愿摸黑走夜路摔伤身体也不肯点灯笼等情节。直到临死,问养子打算怎样安葬他,养子回答用一等楠木棺材,十人抬棺时,本已奄奄一息的他,听到此话后却起身大呼:不可!不可!说只要把家里已经废弃不用的牛槽安葬自己即可。妻子说牛槽太小,放不下你的身子,他说可用斧子把身子砍成两段,就放的进去了。如此种种,把守财奴形像表现的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不时引起观众共鸣。</p> 其次叫好的是舞台艺术和造型。舞台背景,虽不说美仑美奂,但也赏心悦目,与剧情完美协调。因是第一次听姚剧,对其腔调说不上完全入耳,但对其台词却欣赏不已。还有不少舞台造型与音乐节奏给人以美感。我特别对长寿少爷从烟花巷里回家一段的舞步节奏和唱腔感到特别地受用,被陶醉了。【调皮.调皮】 我还要为台上的演员真心叫好。尽管台下观众不多,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认真演出。他们的一招一式,是那么地有板有眼;一唱一念,是那么地有韵有味。 当然最后我是陷入深深地思考:为什么如此好的戏剧会吸引不了众多观众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文化娱乐活动的多元化。我们小时候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电影就那么几部,小说就那么几本。一部电影《南征北战》能五遍十遍地看,百看不厌。当年刘心武一篇小说《班主任》轰动全国,亿万人争相阅读。如今文化娱乐活动、文化艺术种类呈现多极化,受众也势必集群化。再不可能将全国受众划归于少数几种文化艺术形式之下。有爱戏曲的一群,爱摄影的一群,爱文学的一群,……,甚至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所以戏曲不是没有吸引力,而是观众被其它文化艺术分流了。同样刘心武的小说要是发表在现在,能否有百万人阅读也是有很大疑问的。当然还有戏曲的形式,也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怎么协调,所以在爱戏曲一群中青年人相对较少。<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