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公园与肖邦,及其钢琴曲《夜曲》

一鳴俊人

上海的城西,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即中山公园。 这里树木高大茂盛,树荫下坐着休闲的市民,看这眼前的铁架上的五线谱造型,似乎心中萌发出了一些旋律。 半球形的建筑,是公园的音乐台,这个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1924年。<div>1922年,公共租界成立了职业化的“工部局交响乐”,因为乐队演出质量较高,有了“远东第一交响乐”之称。</div><div>为了给乐队提供更好演出场地,工部局在当时的三个主要租界建造了露天音乐台,中山公园的音乐台约于1924年建成。</div><div>音乐台形状犹如半圆喇叭形,穹顶有很好的音乐反射效果,适宜演奏音乐,台面长17公尺,高8公尺,是英国式建筑。<br><div>现在的是2013年修复后的。</div></div> 与之配套的凉棚也是欧式风格,坐在这里有机会听听音乐台上的演奏会十分有韵味。 说到音乐,要去公园里有一处栏杆围着的地方,其中矗立着一座雕塑。 三层台阶之上的草坪中,是一组不锈钢的雕塑。 走近了看,才看出最高的一座雕塑上部,是一个人的头部。 这就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旁边有一块石碑,写着“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1849”。 肖邦,在《古典作曲家排行榜》一书中,名列第十四位,称为“钢琴之王”。<div>肖邦是“卓越七人”之一。“卓越七人”是先后诞生于19世纪初10年内的早期浪漫主义者,都名列排行榜前三分之一内。</div><div>肖邦是钢琴时代最多才多艺的钢琴家,历史上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也是大作曲家中唯一只写钢琴曲的人。</div> (网搜图片)肖邦生于波兰华沙附近的泽拉佐瓦沃拉。当他9岁第一次面对大众演奏钢琴时,华沙人称他为“新莫扎特”。 肖邦是小型曲式的大师,他的作品大多富于诗意、充满感情,也显出了波兰人炽烈的爱国热情。 肖邦的夜曲(梦幻般优美的夜间乐曲),曲调是如此优美动人。有些专家认为夜曲是所有乐曲中最美的,虽然夜曲并非肖邦首创,但他使夜曲的名字和风格享有盛名。 (网搜图片)这是肖邦的《夜曲》Op9,No2钢琴谱的第一页。 肖邦的夜曲作品比较多,据传有21首。其中著名的有“No21,C小调夜曲”,“Op,37,No2,,G大调夜曲”,“Op9,No3,bE大调夜曲”等。 <p class="ql-block">还是在五十多年前的六十年代中期,上海交大的学生艺术团的学生宿舍。(135胶卷照片未放大,翻拍,下一张同)</p> <p class="ql-block">有次,难得听到的这首《夜曲》的旋律,在这座学生宿舍里,从一台也有些年份的立式钢琴中轻轻地响起。</p><p class="ql-block">优美的旋律,对于久未聆听到古典音乐而酷爱音乐的年轻学子,似乎已陶醉其中。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缱绻气氛,让身处嘈杂世间的人们,安静下来,静静地思考未来。</p> 《夜曲》的音频。 虽然时隔50多年,曲子的开头一段旋律还在脑海中有着些许记忆。 三年前的春天,到厦门旅游。在环岛路的绿地上,看到有几块大石头。走近了看,是雕刻的著名人物的头像,其中有肖邦的。<div>厦门也是音乐之乡、钢琴之乡,多处能够体会到这座海滨城市的音乐元素在城市中跳动。</div> 青岛也有个音乐广场,也有一些音乐家的雕塑。 愿更多的城市有音乐广场,让优美的音乐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