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课标明确方向,课标引领课堂。课标犹如一根“指挥棒”,只有深入研学,体悟其中的内涵,才能奏响美妙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依据博兴县教学研究室“学习新方案新课标 落实核心素养”的安排,庞家镇学区的学习指导性意见确定:2022年8月26日~28日庞家镇第一小学学习方案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1.各组长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两个课题,教师在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计案例,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案上交)。</p><p class="ql-block">2. 26日下午教师分散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自主设计教学案例。27日上午集中到校研讨,讨论案例,如何更好的落实新课标。</p><p class="ql-block">3. 27日下午教师分散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自主设计教学案例。28日上午集中到校研讨,讨论案例,如何更好的落实新课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研究背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厘清方向</b></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发布, 明确了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2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发布将劳动教育的推向了发展的新高度。但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劳动和教育存在脱离的现象,一方面劳动课上讲劳动,却无实际劳动(即有教育无劳动),另一方面以活动体验为主,开展了很多活动,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参与积极性很低(即有劳动无教育)。</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拟进行《小学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解决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在活动中,对新课标的内容进行再梳理,如针对课程目标,明确不同学段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持续性发展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平行化“的整理,厘清课程结构,便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对课程实施部分的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等内容,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便于新课标的准确落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活动目标</b></p> <p class="ql-block">最后确定活动方案主要目标:</p><p class="ql-block">a.建设校内花卉培育项目,利用校内本真园基地的建设,做大做强花卉培育基地,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知识,熟悉花卉习性,懂得花卉养护,学会花卉移植,以班级为单位规划实施花卉种植基地,实现学生从松土-施肥-选种-种植-养护-绿化造型-移植-养护的全过程参与,将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形成比较完善的项目方案。</p><p class="ql-block">b.建设校园农作物种植项目。利用劳动基地建设,种植学生常见的粮食、蔬菜、瓜果等植物,聘请校外种植指导教师,开展种植培训,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现有目的的种植、养护、收获,体验种植的价值,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p><p class="ql-block">c.建设餐厅实践项目。引领学生将种植的农作物进行加工,制作成食品,体验烹饪带来的乐趣,体验餐厅工人的职业特点,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p><p class="ql-block">d.建设校园树木养护项目。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绿植,认识校园内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生活习性,学会种植、浇水、施肥、保暖、除虫等树木的养护方式,助力校园绿化建设。</p><p class="ql-block">e.实施校园文化实施项目。将学生日常学习需要的技能系统化和条理化,依据年级制定清洁卫生和整理收纳的具体要求,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资源融合。依据社团演出、校园文化环境创设将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融合实现育美的育人价值。将劳动教育与节日相结合以嘉年华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p><p class="ql-block">f.实施志愿者服务项目。充分挖掘大型活动中志愿者岗位的资源,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正确认知志愿者劳动的付出,感受给人爱的愉悦感,助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解说能力、和学校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思路方法</b></p> <p class="ql-block">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步骤及其可行性等。1.基本思路利用校内本真园基地的建设,做大做强花卉培育基地,利用劳动基地建设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借助学校餐厅资源实现烹饪、职业体验与节约教育的融合。借助校园文化的创设将劳动日常生活项目与德育常规活动的融合。借助校园树木养护项目实现后勤服务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借助志愿者服务项目实现学校需求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通过小学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多的载体,丰富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体系。2.具体研究方法</p><p class="ql-block">a.研究初期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从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对已有的相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的分析评价,发现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以及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b.调查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2017年版)》《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中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对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小学劳动教师、家长和学生等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群体对校内劳动教育的看法,梳理出校内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组织专家对调查后筛选出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确定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的研究方向。</p><p class="ql-block">c.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的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资料,并对其筛选、整理和归纳,取其长,避其短,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和梳理出校内劳动教育资源体系,并对相应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讨论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是一种新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新理念、新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发、设计、实施劳动课程,五育整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