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梦

美友

在宏村窄窄的巷子里,饶有兴趣地村东到村西,村南到村北徜徉。一方方天井,明亮的光线应如百年前一样,撒进院子,精雕细刻的栋梁,光亮且质朴的石头,深刻岁月烙印的墙壁,飞檐与山墙折叠出的庄重,青石、灰瓦、白墙与山水自然融汇出的恰如其分感,让人舒服、自在,一边走,一边想,这古村吸引人的是什么?<br> <br>我是在夜幕里,赶到宏村的。不愿在黄山下的商业街多停留一晚,只想快点住进带着乡村气息的院子里。忽明忽暗的巷子里,我耐心找寻合意的住处,不紧不慢,不慌不张,最淡的淡季,以平时三分之一的价格入住了特别中意的民居,带着满足安稳入睡。仿佛住进了故乡,住进了闲适。<br><br>匆匆从城市而来,在这有山有水的美丽村落,闲坐或散步,有世外桃园般长舒一口气的感觉。仿佛一头扎进梦中故乡,美妙、轻松、惬意、满足。<br> <br>我想,这村落,真正吸引人的,实际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厌倦,在厌倦里,找寻一种乡村和故乡的感觉,让心理放松一下,暂时忘掉城市生活的一些烦恼。<br> <br>宏村固然是美的,这美里,我觉得包含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是乡村的感觉,一是故乡的感觉。<br><br>人类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大道上奔跑,其实不过三四百年。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繁华、舒适,应不能完全抵消人类几千年乡村生活的基因,松散、缓慢、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从容自在。所以,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田园梦。想有时候,能在月下树林间,山间芳草地,自由地、慢慢地呼吸、或躺或坐,对月成三人,与山诉心语。这也许是旅行最本质的冲动,旅行约等于走进山林,走进原野,而不等于找寻热闹,寻找繁华。<br><br><br>城市与乡村生活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快。时间以分钟计算,赶地铁要快,吃饭要快,堵车会怒。乡村则慢,天然的慢。没灯火的催促,缺闹钟的惊吵。呼喊孩子吃饭的声浪会与牛羊回村的叫声在村中的大道碰撞,孩子不知疲倦的喧闹会掩盖老人轻声细语的聊天,早饭的清香会与隔壁午饭的浓郁不期而遇。可以一早上只侍弄一株花,可以一下午在树下品一壶茶,可以理直气壮地无所事事,正大光明在日升三竿起床,这是乡村的妙处。于是,想回到乡村,歇歇脚,缓缓神。 <br><br><br>在村间小巷,不同于城市大街的,是没有距离感。人和人是无距离的,对面走来,擦肩而过。小小的乡村,窄窄的巷子,慢慢的行走。于是可以对话,可以问候,可以闲谈。没有陌生感,充满人情味。有约束感,但有归属感。有根与浮萍的区别。这是牵挂故乡的隐秘所在。<br><br><br> 找寻故乡,不论你是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个梦里故乡,那故乡是一种隐隐的理想所在,美丽、安静、远离尘嚣。如果你是城市人,那梦里故乡一定在乡村,如果你是从乡村走进城市的双重人,你的梦里故乡多会在乡村,比你的村庄更美丽、更安适的一个乡村。有桃花、有山泉、有精巧的房子,大大的院子,有和蔼可亲的乡邻,沿街乱跑的黄狗。晚上有明朗的月,清晨有脆爽的风。<div><br><br>对应这个梦中故乡与田园的,是城市囚笼。忙碌的生活,乏味的工作,拥挤的交通,污浊的空气,看不见星星的黑夜,听不见风声的清晨。大部分时间,从公寓到办公室,吃饭到睡觉,在笼子里的感觉。当然有购物的满足感,大快朵颐的满足感,数钞票的满足感,超车的满足感。这所有的满足感,在躺下思量的那一刻,好像感觉又一文不值,毫无意义。<br> <br><br>值得的生活是什么样,有意义的所在是哪里?同一杯茶,在阳台上与在院子里喝,味道好像不一样,同一本书,在书房里与在树荫下读,趣味好像大有差异。一样的内容,不同的心境。心境,原来包含着值得的意味,隐含着意义的质地。人,情绪的动物,思想的动物。所以潜在影响着人的,是情绪和思想。能带给人好的情绪,能让人自由地思想的处所或生活,是人安稳、自在的本质所在。于是乡村有了独特的优势。<br> <br><br><br>逃离城市虽然只能是暂时的,远离繁华和便利也只能是暂时的。因为清贫、简陋多数时候是奢侈、舒适的手下败将。但确实,心灵需要放个假。放假最好的去处,不是设施豪华的宾馆,不是新鲜刺激的游乐场,甚至不是成都、西安的美食,而是安闲的乡村、山野,是碧空、绿林,是蝶飞蜂舞,鸟鸣泉涌,是自由飞翔的感觉。<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