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魄巴松错

美友

走进巴松错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征服了。 从高速路转入去巴松错的路,距离景区还有30公里,我就被巴松错散发出的迷人韵味给吸引了。车在山谷中行进,路边一河奔流,河不宽,河水时缓时急,但那水,一律是清碧逼人,敞亮透彻的。触目所及,青山绿水,让人神清气爽。后来我才确知,这条河流,就是巴松错的出水口。<br><br>车在行进,路边一会水浪澎湃,乐曲般激昂,一会一片草甸开阔,黑牦牛拖着白尾巴,点缀在黄绿草甸上,生动自然。我不能停下来拍照,只能睁大眼睛,尽力把美景都吸进来。途中,一女孩下车,她母亲牵她走进路旁的一座两层藏家小楼。我在心里大呼:“好幸福的人儿,就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所在,且殷实安稳。”<br> <br><br>进入景区,景区大巴车刚开出,迎面就与湖相撞。碧蓝碧绿的一片静湖,在山间铺开,动人心魂。车沿着湖开,湖的身姿在树缝里时隐时现,好像风姿绰约的少女,半掩面庞,多添一分娇羞美丽。<br><br>跟随大巴,浮光掠影地观赏,不能满足我的渴望。我住进湖边的结巴村,饱餐一顿后,就迫不及待地走进巴松错的心脏了。<br><br><br>沿着岸边公路前行,脚步轻盈,近处是绿草、绿山,远处是白云、雪峰。图画一样的美,我不停地拍照,几乎是蹦跳着走,回到少年一般。走了大约一公里,可以下到湖边。<br><br><br>惊人的美立刻扑面而来,恍如闯入仙境。碧绿的水,就在面前,可以看得逼真,那清澈是不可思议的,细石历历可数,湖面延伸开去,拥抱着山峰倒影,白云也飘在其中,山海如一,如诗似画,大美不言的震撼感撞击着我的心。想呼喊,太美了,大自然。所有的自然存在,在这里成为完美搭配,留给人的只有感叹。<br><br><br>沿着岸边,我一会在大石头上跳跃,一会在碎石上舞蹈,一会在软软的草地上漫步。近处是苍翠可人的树丛,远处是巍峨挺拔的大山,头顶是湛蓝天空浮着白云自由舒展,眼前是碧绿平湖如镜,融化了山影云朵在怀。最丰富的颜色,最单纯的颜色,组合成动人心神的大美。我或坐在石头上,或坐在草地上,或坐在枯树干上,不停地拍照,想永远地保留这直撞人心的美。<br><br><br>布满石头的岸边,随处是村民垒砌的祈福玛尼堆,插起的经幡,静对着圣湖神山,保佑着自然和人民。朴素的宗教,朴素的与自然相处的哲学,护佑了这纯美的自然,和谐地存在着。店主告诉我,他们从小就晓得,每棵树,每个生灵,都是有灵魂的,不能随意破坏。这应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完美的诠释。<br><br><br>我想,此刻,若有鸟鸣蝶舞,该是更美妙了。就在我思索间,竟传来划破长空的鸟鸣,四处张望,没看到它们的影子。湖水里,我还看到小小的鱼儿,想,这鱼儿有福了,在甘甜清澈的水里生活,还没有被捕获的危险。万生平等,在西藏朴素地存在着。西藏被称为最后一块处女地,实际,它并不具备产生最美山水的自然条件,只是太多曾拥有秀美山水的地方今天都已经难以让人想起曾经的美貌容颜。于是,西藏才成了神一般不可思议的存在。<br><br><br>我不知疲倦地在湖边游走,体味着自然的真谛,天地的从容,山水的亲近。有一刻,我坐下来,对着水里的云朵,认真地想,水原来的质地应该都是这样,干净、透明,没有颜色。它把周围的颜色揽进自己的心胸,变成绿的、白的、蓝的。是我们没有好好善待水,善待山,善待树,于是,我们失去了能养育、孕育我们的青山碧水,金山银山。忘记了水原来的模样,山本初的样子。于是我们的心不再从容、纯净,不能安稳、恬适。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困惑,再难和谐如初。<br><br><br>看到这样一株旺盛鲜艳的草,我仔细地拍下它的浓郁,每一片叶子都透散着生命的灿烂芬芳,是没人打扰,它才如此生机勃发,生动美艳。生命、自然的本初,也许可以在这株秋天的草上找到答案。拍照的那一刻,我感叹于它的美丽、旺盛,与众不同。也赞叹自然的神奇、美妙,不可复制。<br><br><br>当我终于走累了,目的地错高村也到了。这里一片田园牧歌,让我的精神又振奋起来。村边是开阔的草甸牧场,牛、马和小黑猪在里面悠闲地吃草,没有缰绳,没有围栏,只有自由自在,大地平阔,天朗气清,这里也是它们的家园。<br><br><br>走进村子,盛开的格桑花,平添几分生动美丽,花草茁壮,树木挺拔,碧蓝天空下,每一种颜色都浓重、靓丽、醇厚。每一栋房子都富有生命气息,矮矮的石墙,告诉外来人,这里不需要卫护,墙只是家的装饰,是自然而然的陪护,就像碧水是青山的陪护,白云是蓝天的陪护。静谧的村落,不见一个人,只有头顶沉默寡言的云朵和远处皑皑动人的雪山,与飘动的经幡一起,守护着这一片安宁,牧歌田园。<br>我在村里遇到一个8岁的小孩开着大电动三轮,还带着他的弟弟。我向他问路,他一直把我带到村口又折回去。羞赧地问一句答一句,对我的夸赞颇不好意思,把车开得又快又稳。但我看到了他那颗纯净的心,在这里生活,只会生长纯净、善良。<br><br><br>人是如何变得复杂,势利,唯利是图,丧心病狂,也是环境。离开自然的滋养,离开乡村的宁静单纯,为钱奔走。于是,污秽的东西,不知不觉中侵蚀了心灵,改变了思想。物质丰富了,精神却在崩塌。我亲眼看到投入旅游产业的藏族小伙,疯狂地按喇叭,惊扰路边的牦牛,没有了最本初的敬畏。讲好150,回头要我200,没有了基本的诚信。钱和欲望真是邪恶的,几乎能摧毁一切美好。山水自然是缓慢的无形的默默滋润,金钱欲望是飞快的看得见的放肆毁伤。<br><br><br><br>隔绝尘世绝无可能,怎么能走慢一点,怎么能让宗教般对自然的敬畏深入心灵,怎么能从骨子里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在人成长中的不可替代,怎么让守护自然家园的人都安乐富足,怎么让道德把好纯净心灵的城池。最起码,让这块最后的处女地,更长久地存在下去,让我们还能燃起奢望,还认得自然本来的模样。这是挑战,也是追问。<br><br><br><br>我被一路大美直撞得不知西东,世外桃园,不就在眼前。但所谓世外桃园,只是我们外来人的赞叹,对本地人却是再普通不过的自然存在。山水自然,天光云影,碧绿湛蓝,就是他们的日常,自然的常态。是我们少见而多怪了。西藏常被驴友称为心灵之旅,我想,除了藏族对宗教的虔诚,对人心灵撞击最大的,应该是这里逼真的自然,走进真纯的自然之中,体悟神奇与美,人与自然的距离原来如此之近。藏地归来,心里会多一串密码,对自然崇拜,对一花一草平视,对破坏性利用自然,真正的心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