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5日</p><p class="ql-block">🔷工布江达~松多</p><p class="ql-block">🚴🏻骑行;98.05公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还是为了爬最高的米拉山做准备,明天要翻越米拉山,这是最后一座超过五千米的山,也是此次骑行的十四座大山里的最后一座大山,虽然我没说什么,但我心里真的兴奋,海拔要从工布江达的3400米左右,上升到松多的4200米,一路上都是上坡路,起伏路为主。</p> <p class="ql-block">远方的群山雾气缭绕,让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出发,一路晴朗。沿途风景和昨天差不多,一条林拉高速,一条318国道,一条河流,顺着山势在大山里蜿蜒,向西,再向西,向拉萨方向延伸。整个河流清澈见底,绿色的,每一个沟叉出来的水都是那么的清,清得可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尼洋河的大峡谷逆流而上,尼洋河边这一段路风景着实很不错,这里还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区,一路骑过来,每每都会有如在画中骑行的感觉,我们在这样的风景中骑行,骑行自然也已成为风景中的重要元素了。大清早很少有过往的车辆,如此这般的天地间就只有我们在这山水画中畅游了。</p> <p class="ql-block">出了工布江达,依旧是沿着美丽的尼洋河前进。相对于昨天尼洋河的温婉,今天的河水显然豪迈了不少。刚出发不久就是这么一处历史沿革不明的钢索桥,桥上经幡猎猎,桥下江水滔滔,经年的木板上不知曾经踩过怎样的悲欢离合,而桥的对岸也不知是怎样一处通幽的所在。对我而言,一直以来都是更加喜欢自然景观胜过人文景观,甚至有时候都觉得到哪个城市去观光的行为那都不叫旅游,但在人文景观里在众多人工斧凿出的痕迹中,桥,绝对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的景致之一。</p> <p class="ql-block">沿着尼洋河一路向西</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远看到尼洋河中间有一块大石头,这可能是传说中的中流砥柱。我经过时,这一段被围了起来,要再往前几百米,才能远远地看到。我从周围看了一下,有一条缝隙里钻了进去,突然间,壮丽的景象便出现在眼前,翻涌的峡谷中一块巨石矗立而起,巨大的四个字“中流砥柱”跃然眼底。中流砥柱其实就是一块巧夺天工的巨石,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央屹立不动,再大的风浪都没有撼动他的姿,急流在它身后翻卷着呼啸着分向两边奔涌而去,据传此大石系“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坐禅念经时的宝座。贡色德姆,也称工尊德姆,是藏族传说中工布地区的保护神,🙏在传说中,她是一名纯洁的少女,她一心向佛,立志修得正果,并招来巨石置于此处作为修炼的法座。千年后贡色德姆修炼成神,宝座便成为镇妖宝塔,使工布地区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贡色德姆的主庙在林芝县米瑞乡境内,而这块“中流砥柱”大石则被当地人供为“守护神”,🙏每逢佳节或农闲时,周边群众就来此烧香朝拜,🙏以求世间万物生灵平安、吉祥。🙏上高高的海子山,却看到了如天籁般的雪山圣湖;也许你眼前一亮,也许是一片荒凉……你永远想不到,这就是318川藏线的美,无法抵挡的诱惑。</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的中流砥柱景点。因为游人多了,经常发生交通考完,且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封闭,商贩全部撤离,山坡下公路边只乘下几间空房。随林拉高速公路的通车,G318,车辆明显减少,有可能重新开放。不过今天看到的景象是部分围栏已经推倒。</p> <p class="ql-block">它亭亭矗立在河水中央,像一枚带纽的四方印章,矗立在尼洋河激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中流砥柱景点简介,不过上面被骑友们画上了太多文字和图案。我在想,这样的见着空白就留言,真的不好,沿途很多能写字的地方都被画满了这样的内容,虽然不是垃圾,但终归破坏了本来的面貌。其实,我觉得,留下足迹,带走所有不属于这里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路边经常可见这种利用山涧流水推动转经筒的小装置,同样的是利用流水的力量,汉族人民用来制作水车灌溉农田,藏族人民却用来拨动转经筒,同样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却有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分别。</p> <p class="ql-block">以好几天藏族旅馆都没有镜子了,这张照片我发现我已经黑的和藏族人没区别了,如果有个藏胞来跟我招呼,只要我不开口,怕是不会有人怀疑。</p> <p class="ql-block">这是尼洋河上古老的太昭大桥</p> <p class="ql-block">骑行者一路上除了美景相伴之外,里程碑也成了合影的最佳拍档,当翻开老照片的时候,瞬间能勾起满满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过太昭大桥不久是太昭古城,原名江达,没错就是工布江达中的江达,藏语意为“一百个村庄的第一个村庄”,清末时改名为太昭宗。这里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东路的交汇点,唐代起就成为西藏的重要城镇之一,也是唐蕃古道上最重要的驿站之一,更是清兵镇守西藏边疆的重要驻军之地。现在这里看到的种种遗迹,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繁华,要想富先修路,古人果然也明白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太昭古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里背靠青山,面对绿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遥远而神秘。因为地形优势,早在唐代,已成为西藏的重要城镇之一,是唐番古道驿上的一个重要的驿站,也是滇藏所称的茶马古道旁的军旅重镇。到元朝时,正式设立驿站,军旅客商汇聚此地,集市贸易十分繁华,被人称为“小八廊街”。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扎凌湖迎娶文成公主的,文成公主进藏时路过此处,曾在此小住。足见此地之重要。据说,后人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还在山上的洞内设立佛像以敬之。</p> <p class="ql-block">太昭古城。清末,清政府在此设立太昭宗,当时人口众多,市镇繁华,店铺林立,有著名的小八角街和四个香火鼎盛的庙宇,自古进藏有四条路——青藏西道、青藏中道、青藏东道、川藏驿道,除青藏西道以外的三条路都要经过太昭,是清末西藏经济、文化、交通的重镇。现正在恢复修建。</p> <p class="ql-block">太昭古城,距离拉萨有二百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进藏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西藏太昭古城保存完好,可以看得出当时繁华的规模和风貌,尼洋河之上大桥的遗址还在,茶马古道与川藏公路隔着尼洋河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2005年以来,工布江达县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太昭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并建起集民俗、历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太昭陈列馆。经过近4年多的修缮已重现昔日风采,这里 雕梁画栋、颜色各异、设计独特的藏式二层小洋楼:乌金拉康、吐吉拉康、万善同归碑、古驿站隘口、藏王避雨石、“小八廓街”、宗政府等景点点缀在“西藏江南”这幅美丽的画卷上。</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和油菜二种,极少见到其他的粮食作物和蔬菜。</p> <p class="ql-block">尽管有时候觉得镜头里出现这些高压线啊,线塔什么的东西挺讨厌,好多的片片就毁在这么细细的几根线上,这个时候心里会恨得不要不要的。可有的时候电力跟不上,手机相机充不上电,又恨不得满世界都是这玩意。相比之下,人的审美需求自然还是要让位给人的基本需求,只是在保证藏区人民用电需求的同时,电建的设施如果能再多少照顾一下沿线风景的画面感,那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其实也不算是一个特别矫情的人,就像上面这张青山绿地中一塔飞架东西的小景,感觉也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藏民在收割毛豆。</p> <p class="ql-block">在加兴镇吃的中午饭。</p> <p class="ql-block">加兴的中小学。</p> <p class="ql-block">这天也不算热啊,牛们都在水里,难道和我一样也在修行吗?</p> <p class="ql-block">过了罗马林这个小村落后,眼看着就快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松多了,在河谷平缓处一个河湾边上的灌木林和杂草丛里,有两个人正在垂钓——我们也凑过来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在河边上一个小水坑里,有几条无鳞色泽泛黄的鱼已经成为垂钓的猎获物——我到来的时候,正赶上他们提了桶水,经过一番冲洗,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已被收入垂钓者的红色塑料筒里了。</p> <p class="ql-block">两位钓鱼者都是中年人,没有穿地道的藏族服装,黑色的外套加白色的衬衣,看了一会儿,我好奇地向垂钓者问道:藏族不是不准吃鱼吗?钓鱼干什么用,这可是个敏感的问题,看着垂钓者楞了一下神没有作答,我赶快把话头接过来说:“时代不同了吗,那还有那么多讲究”。有了这个台阶,那个戴着眼镜的垂钓者便笑着说:“现在没那么多说道了,钓条鱼么有什么大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里的鱼类属冷水鱼,无鳞少刺,肉质滑嫩鲜美,一定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西藏作为一个几乎是最后一个废除农奴制度的地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在社会结构和山河面貌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西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同时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会满足于过去那种落后保守的生活模式和条条框框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传说中的冰山上的雪莲花</p> <p class="ql-block">出售雪莲花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海拔上升伴随着风景的变化,由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低矮的树丛和草原。这里路上碰见的牦牛,好像都比在毛垭草原看见的牦牛大的多也更威武。他们长停卧于公路之间并不惧怕来往车辆,挺和谐的当然也不攻击人。我发现看草原的地方都在四川境内,那一段4000米海拔云游的地方,过剪子弯隧道经过理塘到海子山。进藏后基本上就没看见大草原了,318挺简单的不求速度就没有难度,对纯骑的骑行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对人心的考验,体能力量耐力储备那些都是锦上添花,最主要的只有坚持。318国道川藏线路上诱惑很多,一开始是免费驮包,后来就是15km内免费救援,再往后就是直接搭车。清晨出发外面雨雾蒙蒙,天气寒冷,你骑行在公路上,看面包车上绑满了倒放的自行车行驶在公路上,骑行者都挤进了车里,他们搭车只要两个小时,到山顶哑囗下车,不骑行上坡,只骑下坡而且还不累,就算你放弃了搭这么一次车,你不说别人也不知道。可是啊我既然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放弃,不卸不搭是我对自己的定义。我想让肉体承受极度的苦难,使灵魂进入空灵状态去思考人生难题。骑318不是为了给谁看,“骑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松多村距离米拉山28公里,是一个因骑行而兴起的小村庄,是我们翻越米拉山的最后一个住宿点,也是我们进藏的最后一个住宿点,村里唯一的一条街道就318国道贯穿东西,道路两旁除了客栈就是饭店还有小卖部,典型的318经济!</p> <p class="ql-block">松多镇基本为一个商业的小镇,镇上超市,饭店全部为非藏民,一到淡季基本都关门回家了。镇上消费的商品均从拉萨买回来,物价相对比较高,长年累月呆在高海拔的地方生活也不容易,所以大家多一份宽容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高速通车后这里冷清多了,好多客栈饭店80%都关门了,曾经的繁华不见了踪影。除骑车的徒步的,其他游客少之又少。</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我们到了松多,前方还有186公里就是拉萨。我心里真的好兴奋,我估计,这一晚上也别想睡得太好了,激动恐怕让人难以入睡啊。</p> <p class="ql-block">心旅川藏联盟松多杨门客栈。</p> <p class="ql-block">今晚在海拔4288的松多村住宿,习惯了高原的我已不再有任何高反,我们以商量好了,两天的路182公里一天完成,不出什么特殊情况的话,明天就是318的最后一天了,明天要翻越318线上最高的一座山,也是最后一座山,米拉山,然后一马平川直奔拉萨,我们的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既然选择远方,哪怕风雨兼程,拉萨!明天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