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浅析小说《穷人》

叶子

<p class="ql-block">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评价过托尔斯泰,可见托尔斯泰的小说成就如此之高,无论是对反映俄罗斯社会问题上,亦或是文学成就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初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要追溯到大学时,那是按照大学老师所列的必读书目《安娜·卡列尼娜》进行阅读的,但那会儿只当做故事的消遣,并未真正领悟到这位诗人的伟大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只当故事的消遣的读书方式,应该是大多数人的读书方式。我们一般认为读书就是学作文,似乎读了个三五本书就能成为大文豪。其实,只做消遣的读书并不能真正领略到写作的方法。今天,我站在教师的身份,从文体特征的阅读方法的上品读一篇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span></p><p class="ql-block"> 《穷人》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个小说单元,侧重于对小说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六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小说,所以,老师在阅读方法的引导上颇为重要。接下来,我将从阅读的角度简单阐述我的个人浅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暑假,我细致地研究了高年级的阅读理解题目,越来越体会到根据文体特进行于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就小说而已,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读者要想真正理解小说,应该要关注环境、情节和人物。作为教师,可以先从那个方面进行阅读引导呢?这里要借用王崧舟老师的话——从学生陌生化的视角入手。例如,情节有跌宕起伏、令人心灵为之一振的,那就从情节入手,如《桥》一文。而环境描写写得比较陌生或看似违背常规的,那就从环境切入,如,《穷人》一文。</p><p class="ql-block"> 那么,就先从环境方面分析这篇小说《穷人》。</p><p class="ql-block"> 一、关注环境</p><p class="ql-block"> 通常来说,小说的人物是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所以,环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描写。</p><p class="ql-block"> 就《穷人》一文来说,主要是以描写自然环境为主。文章开篇描写主人公桑娜在家等待在外出捕鱼的丈夫归家。开篇就描写了屋外惊涛拍浪,寒风凛冽的自然环境,但是,在这恶劣天气下,桑娜家的小屋却是“温暖而舒适的”,这就比较陌生了,似乎不符合常规。为什么呢?从这一角度切入,让学生多次阅读,理解这一陌生化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凸显女主人的勤劳和细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文同样有描写环境的,那就是描写桑娜的邻居西蒙的家。不同于桑娜家的“温暖而舒适”,西蒙的家是潮湿阴冷的,形成小鲜明的反差。为什么呢?难道是为了表现西蒙的懒惰吗?不是,是为了将小说叙述得更真实。因为屋里的女主人已经自尽有一段时间了,所以,炉子里的碳火早已熄灭。</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细致的环境描写能将小说表现得更真实、鲜活。这是许多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缘故吧。而人们读小说时,一看到环境描写就会直接跳过,并没有揣度其中,以至于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习得其写作的奥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关注情节</p><p class="ql-block"> 其次,情节也是构成小说的重要部分。情节不同于故事,它更侧重于因果关系。它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关注情节,尤其是要关注小说中的“矛盾冲突”。</p><p class="ql-block"> 《穷人》这篇小说根据情节可依次分为:雨中急待夫归——独抱孤儿归家——探测夫意——决定养孤儿。引导学生梳理清楚情节后,可以让读者初步感受到主人公桑娜善良的品质。此外,我们还要格外关注其“矛盾冲突”。在此,我斗胆试用王崧舟老师所讲的“矛盾分析法”分析。我认为小说中是有四处矛盾的:</p><p class="ql-block"> 第一处矛盾:桑娜温暖舒适的家与西蒙阴冷潮湿家;</p><p class="ql-block"> 第二处矛盾:桑娜内心的犹豫与非得包养孤儿;</p><p class="ql-block"> 第三处矛盾:渔夫抱怨生活不易的同时又催促抱养孤儿;</p><p class="ql-block"> 第四处矛盾:桑娜家清贫的生活与决定收养两个孤儿。</p><p class="ql-block"> 读懂了这四处矛盾,对于理解人物形象有些“四两拨千斤”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在写作上,巧妙的”矛盾设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饱满,鲜活。</p> <p class="ql-block">三、关注人物</p><p class="ql-block"> 环境描写和情节的构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让我打个比喻的话,我会将其比喻成“戏剧的幕布”,布置好后,就等人物闪亮登场了。</p><p class="ql-block"> 对于人物的描写的分析,大多数人都懂得,主要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等进行分析。在这里,我就不赘述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了。</p><p class="ql-block"> 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人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从描写方法着手,可写作文的时候,却不懂得恰当地使用描写方法,这是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下次,我将会说说我的个人看法。</p> <p class="ql-block">  认真拜读完小说《穷人》后,不得不再次感慨列夫托尔斯泰对周围事物的高度敏感度以及文笔之高妙!读小说,还得会看小说。</p><p class="ql-block"> 以上则是我今日之拙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