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教 静候花开——记九江市2022年高中语文“三新”培训活动

高中部学生服务中心

8月14日,我有幸代表共青城市中学高语组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22年九江市高中语文“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培训在九江广播电视大学举行。 培训期间,九江市一中名师张曦老师、共青城中学名师陈磊老师、九江市一中名师涂薇老师、广东省专家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吴丰强老师、九江市教科所专家张青云老师为参训老师们带来了五场精彩讲座。 14日上午8点半,张曦老师以一场题为《沉浸与建设》的讲座开启了“三新”培训活动。张老师结合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分析新高考导向,直指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尤其指向整体阅读教学,再结合新教材设计特点,提出了“沉浸式教学”理念。张老师说,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沉浸式教学才能促进沉浸式学习,建设性学习方能促进建设性探究。张老师还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以大量实例谈论了她关于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设想,视野开阔,可操作性强,让参训老师沉浸其中,收获良多。 接着,我又有幸听了陈磊老师的讲座。陈磊老师12年著述130万字《〈论语〉笔记》,带着丰厚的学术成果,为我们带来了《〈论语〉整本书阅读》的讲座。陈老师从几则《论语》的翻译入手,以读音、字义、语法、逻辑为基本点,对《论语》进行了扎实而深刻的解读,强调“经典阅读首先要过语文关”。陈老师还提出“中国的文言文有标点,就是逻辑思维”。从语法逻辑到文本解读,再到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再回归现实,认知社会,陈老师以其犀利的批判思维对经典进行了极富个性的解读,带领我们透视民族文化,提升了思想深度。 下午,涂薇老师带来的《真问题,深思考,细打磨》为参训老师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文本阅读方面指明方向,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涂老师认为,新高考视域下的文本阅读不可有路径依赖,这要求语文教师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能完整呈现文章脉络,深入剖析内在逻辑,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提出真问题,进行深思考,要在思维发散基础上进行“归纳”,努力寻找并确认文本“母题”,将阅读引向抽象和深刻。同时,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力求具有讨论空间和考试的实效性。阅读时既要关注单个文本的深度,也要注意不同文本之间的比较,还要注重文本细节,读出质感。讲座中大量精彩的操作实例让人印象深刻,涂老师才情横溢的表达与厚重的学术素养也令参训老师们如沐春风。 15日上午,吴丰强老师就“诗教的几个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研究与教育思想理念,为参训老师带来一场视听盛筵。吴老师用“诗是怎么消失的”“诗是什么”“如何捕捉诗意”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领在场老师一起反思考试文本和传统诗教方法对诗意的损害,思索探究诗歌本质,鞭辟入里,引人入胜。 吴老师认为,诗的本质是诗情,是生命经验,是意象,是意境,是通过想象建构的某种神秘的灵性空间,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他从教学实践中生发,又从常规理念中抽离,将古今中外无数诗家作品与理论一一摆出,细致解读,互为对照,再加上其自身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和创造性地教学方法,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又叹为观止。 15日下午,市教科所教研员张青云老师给大家做了《选择性必修上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专场讲座。讲座开始,张老师带领大家再次学习、领会了部编教材编写思路和新课标精神,突出强调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性地位,“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教师即课程。 然后,张青云老师对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外国作家作品”等几个单元进行逐篇解读并适时给出恰切的教学建议,强调聚焦单元导语,落实单元研习任务,突出人文主题,准确解读文本。张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先弄清楚“教什么”,要有权衡取舍,寻找语文教学价值,重视思维含量,因文施教,还要重视读写结合。张老师的讲座内容扎实,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加深了参训老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为用好新教材提供了思路。 感谢这次的培训,我获益匪浅!

老师

文本

新教材

参训

讲座

教学

张老师

九江市

解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