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歌

刁w文

<p class="ql-block">诗泉兄准备19号的晚上在豆豆书馆用萨克斯演奏《知床旅情》和《雪国》这两首歌。让我讲讲对这歌的感受,如是便有了下面这些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知床旅情</p><p class="ql-block">说起来,《知床旅情》对我的影响还是蛮深的。读书时(是大一还是大二,有点记不清了),用自己挣来的钱买了一把吉他(春熙路一家乐器店,还是高压同学陪我一起买的),请拉大提琴的梁同学调的音,开始了自我学弹琴(我应该算是我们学校第一个弹吉他的吧)。待差不多能勉强弹奏时,就接触了两首我特别喜欢弹的歌曲,一首是《多年以前》,另一首就是《知床旅情》了。</p><p class="ql-block">而《知床旅情》给我带来的困惑就是——在我们这些被洗了脑人的印象里日本人应该是极其残暴刻板的人,他们怎么会有这般细腻的情愫呢?于是,开始在图书馆借大量的日本人写的散文和小说来阅读。就这样,“菊与刀”的印象开始浮出水面,原来如此。想,这应该就是对映着泰戈尔的那句吧——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p><p class="ql-block">㤞寂,幽玄和物哀,这三个审美要素岂止是一个细腻所能表现出来的,更多的还需要一种禅境的切入——虚蒙处,化我不在,我在虚蒙里,虚蒙就是我。</p><p class="ql-block">“知床”在当地爱努人的语言中是“天地尽头”的意思。而它的对面就是国后岛(被俄罗斯人占领着),通过男女之间的恋情表达着对国后岛的关照,大概也只有日本人才会这等情感体味吧——情至深,柔到了极致,就只剩下爱、和爱的眺望了。</p><p class="ql-block">说实话,在日本旅游的时候,尤其是走进乡村走进寺庙,看那些带有唐宋风格的古建筑和他们待人接物的礼仪,有时会产生某种错觉,以为他们才是唐宋人的后裔,而我却是胡汉的混杂。</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喜欢日本,对此,我回道:No,完全不是这回事。我所喜欢的,应该是前前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二、雪国</p><p class="ql-block">听《雪国》之前,你应该先读一下川端康成写的《雪国》中篇小说,那样,你才会对旋律所表达的那份情感有所感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国,我把它称之为一种流动的物哀。它是心的倾述,又是心的呼唤。递进式的旋律,急切着想把心愿寄予远方。用萨克斯演绎此曲,那种压抑中的悠扬音色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画面感:奔驰的列车上,回忆从车窗外一帧帧向我袭来,心念起,一发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雪国中的意象是唯美的,像那飞舞的蝴蝶,洁白无瑕的雪,都表现出一种流动着的空灵。无论是皑皑白雪亦或是层峦叠嶂,都是那么静谧悠远,如梦如幻,如泣如诉,充溢着空灵物哀唯美的氛围,好像兀自编制了一个潮湿的梦境,又好像春日里连呼吸都浸在一汪水中,竟让人有“闲梦江南梅熟日”的感觉——我这是在梦中嚒?</p><p class="ql-block">把记忆冰封在这雪国,你从日落时分经过,雪花飘落,我的思念缱绻不休,留下相思一行,撒落在雪地上。</p><p class="ql-block">如今,你再次踏上通往雪国的旅途,那些爱的经历,正从车窗外缓缓映照过来——看白雪皑皑的北国乡村,泪终究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谁能拯救你的灵魂?是雪姬吗?呼唤,在心底,在惆怅……</p> <p class="ql-block">三,音乐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简单地说,音乐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声波,就乐器而言它归于机械波的一种。</p><p class="ql-block">有人说,音乐是能与上帝沟通的一种特殊语言。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对音乐来说,它不分国籍,各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音乐色彩,你一听大致就有个分辨,譬如意大利的、日本的、阿拉伯的,它们的特色是很容易分辨的。再一个就是各个宗教几乎都有各自的宗教音乐(我个人是蛮喜欢唱诗班颂歌的,那种肃穆礼敬的感觉能使人谦卑下来)。</p><p class="ql-block">另外,从现代物理学来讲,宇宙间所有存在,追溯到根本,就是波的载体,直至初弦振荡之波。因此,把音乐的作用再夸张一点也丝毫不显过分。</p><p class="ql-block">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 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这些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不同类型音乐可能会强调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古希腊,音乐是归于数学的一个分支。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家们发现,音有波长之分,也有波频之别,它们都是几何数学在流体力学上的呈现,十二平均律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数学家们发现了,同时,他们将音乐定义为“水平排列为旋律①,垂直排列为和声②的音调组合。”可谓是很科学的。</p><p class="ql-block">一种乐器单独严奏,到另一种乐器参与,到大型交响乐,就是这么来的。从简单到复杂,体现的是逐级的递升,而对多层韵律感不同的(好恶)欣赏感应,多少也反映着一个人对音乐审美情趣上的高低水平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①旋律:由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p><p class="ql-block">②和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构成的音响组合,且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