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胡楊林在《五弦歌风》</p><p class="ql-block">撰写《编者按》集锦(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按前语:</i></b></p><p class="ql-block"> 《 编者按 》是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作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它既可针对文中的观点或材料表达其意见,又可提示要点并抛砖引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五弦歌风》有别其他网络平台,每发表一篇文章、词句都要附上一个独特而精彩的编者按,很受广大作者、读者的欢迎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为再现作者写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加深读者对优秀作者作品的回忆,达到“温故知新”,且扩大其影响力的效果。将自己撰写的《编者按》编成专辑,分期陆续发表。以此激励更多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增加广大读者阅读热情。并将编者、作者和读者融为一体,穷尽最美的色彩,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远望黄埠墩</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老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i></b></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王老哈先生又为读者奉献一篇承古启今、崇真尚美的好作品,叙事散文《远望黄埠墩》。</p><p class="ql-block"> 黄埠墩是一个仅有220平方米的弹丸小岛,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虽经涛冲浪击,人毁兵燹,却永不沉没,至今依然屹立于大运河之中。曾经因“两帝两相一青天”登临而闻名天下。作者凭借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熟稔于心的写作技巧,以事因先后分别讲述了“战国楚相黄歇”、“民族英雄文天祥”、“明朝清官海瑞”,以及盛世皇帝康熙、乾隆与小岛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此作笔风纯朴自然,叙述条理清晰,内涵丰富而深刻。 细细品读一种以史为鉴,见贤思齐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不失为一篇佳作。与读者共飨!</p> <p class="ql-block">弟兄情深话当年</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茂森</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 : </i></b></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弟兄?弟兄就是灼艾分痛,如手如足,一起癫,一起苦,一起酣。弟兄虽然简单两个字,却承载了丰富的感情!是亲情的另一种诠释!今天为读者推荐一篇杨茂森老师的文章,《弟兄情深话当年》——大哥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此文详实地讲述了弟兄三人少儿时期多样的生活趣事,和大哥的坎坷经历与不幸遭遇。赞美了大哥甘为人梯,孝顺和善,忍辱负重和舐犊之爱的美德。展现出一个老实巴交,重情重义,吃苦耐劳和敢作敢当忠厚的长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哥的敬重、佩服、痛惜和怀念之情。文章叙事波澜起伏,有详有略,且入情入理,内容⽣动具体,语言流畅自然。虽为一家之事,却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值得赏读!</p> <p class="ql-block">高朵芬“一抹蓝”诗歌分享会组诗作者:(众诗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 </i></b></p><p class="ql-block"> 我曾为高朵芬老师《一抹蓝与冰层之下的对话(组诗)》写过按语。在赏读中切身感受到她作品的精美,及诗人超凡脱俗的魅力。特别是诗人擅长用自然主义表现社会和生活,让读者叹服且镂骨铭心。《一抹蓝》诗歌分享会云集众多墨客骚人,诗坛大家们为其所感,激情澎湃、挥笔疾书,如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盛赞之诗。今天《五弦歌风》采撷十五首刊出,奉献给广大读者共飨。</p> <p class="ql-block">乌梁素海的早晨</p><p class="ql-block">作者:刘少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i></b></p><p class="ql-block"> 乌梁素海享有“塞外明珠”之美誉,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内,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地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也是全球著名的野生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有264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每年迎来600多万只候鸟,给整个海域带来了勃勃生机。最为珍贵的是,这里是疣鼻天鹅的故乡。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p><p class="ql-block"> 今天《五弦歌风》为读者倾情推出,刘少光老师的散文《乌梁素海的早晨》。此文记录了作者携好友早晨游海的所见所闻,“看日出、听晨曲、……”。作者将乌梁素海日出,与泰山、蓬莱日出相媲美;把鸥歌雁舞,百鸟争鸣;绿苇倒影,鱼花飞溅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凸显了生态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作者还采用长短句结合,句式上:错落有致;音韵上:朗朗上口;意境上:极富画面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少光先生文思敏捷、笔翰如流,是文者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抒怀</p><p class="ql-block"> 作者:(众诗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i></b></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八一建军节”又到了,每逢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节日,我们便从微信中看到:许多歌颂、赞美解放军的诗词歌赋。人们挥毫泼墨、从不同方面抒发情怀,以表达对“最可爱人”的景仰与爱戴!讴歌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与光荣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今天,《五弦歌风》收集整理了十位诗人,致敬解放军的优秀诗篇,予以刊发。推荐给广大读者赏读与收藏。向作者问好!感谢作者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回乡略记</p><p class="ql-block"> 作者:白智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i></b></p><p class="ql-block">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它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世代相传。因此发扬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加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五弦歌风》为读者推荐一篇,白智东先生与民俗相关的散文《回乡略记》。</p><p class="ql-block">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回乡参加同学母亲葬礼的全过程。描写了陕北农村的田园风光,触景生情,回想起童年时“偷瓜摘果”的顽皮往事。作者详写了陕北葬礼活动中的乡风民俗,表达了自己对婚葬俗礼仪规程的见地与看法,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此文朴实无华,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条理清晰,景物描写细腻,且形象生动。智东先生喜爱传统文化,并对此有独特的思考,我们期待作者,有更多宏扬民俗文化的好作品发表。向作者问好致谢!</p> <p class="ql-block">重拜龙兴寺</p><p class="ql-block"> 作者:胡明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辑按: </i></b></p><p class="ql-block"> 在陕北乡村,至今还保存着祭祀风俗,这一古老的祭拜仪式,并不等同于迷信。在特定历史时期,是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反映,在特定环境中,是人们祈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而进行的努力和追求 ,也是对民俗非物质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今天《五弦歌风》刊出胡明秀老师写的一篇,表现民风民俗的散文《重拜龙兴寺》。此文记述了作者回到阔別四十余年的故里,重拜龙兴寺所见所闻所感,和对天真无邪童年情趣的回忆。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这片故土的热爱,以及对故乡英雄儿女的敬仰之情。全文语句流畅,层次清晰,文风朴实,称得上是一篇成功之作。</p> <p class="ql-block">乌拉山探景</p><p class="ql-block"> 作者:刘少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 </i></b></p><p class="ql-block"> 刘少光老师钟情于自然人文景观,喜欢游历山川湖海,其作品朝成暮徧,颇受读者欢迎,且评价很高。今天再为大家推出,他的一篇新作《乌拉山探景》。</p><p class="ql-block"> 乌拉山系阴山支脉,横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内。此山峰恋叠嶂,苍翠葱茏,鸟语花香,多见瀑布潭泉,偶有“庙宇神堂”。作者怀有敬仰之心,用神来之笔,将集雄、奇、秀于一体,其险峻与“华山”媲美,有“小华山”美称的桦背;“冠如华盖,碧荫半顷,近而步怵,至荫下而思跪”的老柳;“潭水淸沏,饮掬沁心脾,拭目两清明”“的树下泓潭;“布达拉宫式建筑”,并遗存乾隆御笔的德布斯勒庙等奇观异景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p><p class="ql-block"> 全文取材真实生活,节奏明快感人,充满诗情画意。写得字斟句酌,栩栩如生,有古人之雅风。读来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咏秋</p><p class="ql-block"> 作者:(众诗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 </i></b></p><p class="ql-block"> 清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细雨,奏响了秋天的清爽,饯夏迎秋话丰收。在这个丹桂飘香、色彩斑斓、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里,骚人墨客常以诗文抒发情怀,以诗文寄托相思。且以此来感悟秋天,赞美秋天,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秋诗篇。今天《五弦歌风》摘取其中十首(阕)刊出,与广大读者共赏!</p> <p class="ql-block">武川赋</p><p class="ql-block"> 作者:郑守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编者按:</i></b></p><p class="ql-block">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其特点: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著名的古赋有:曹植的《洛神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 、苏轼的《前赤壁赋》等。今天《五弦歌风》隆重推出郑守昌先生的匠心之作《武川赋》,与广大读者共飨!</p><p class="ql-block"> 《武川赋》/作者以千余字浓缩了武川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文,描绘出武川比比皆是的奇珍景秀,概括了故乡十八大以来的惊人巨变,彰显了武川人的博大胸怀与精神风貌。武川风景秀丽,底蕴深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此乃“火辣辣大漠吉祥地,活脱脱首府后花园!”品读时给人一种长歌短吟共存、急进舒缓互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从而让阅读者滋生爱意,心驰神往。好赋!向作者问好!</p> <p class="ql-block">感谢美篇平台、五弦歌风平台的支持!感谢作者赐稿!感谢广大读者的关注与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