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再加之防Y政策要求“非必要”不出省,所以这个夏季周末多在附近转转。以《陕西古树神韵》为索引,主要寻访了关中地方的古树名木。聊作此篇为记(旅游景区内的不计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耀州龙爪槐</h1> <div>2022年7月3日,铜川市耀州区柳林乡柏树塬村。</div><div>龙爪槐,树龄约200年(一说近千年),海拔1011米。此树坐落在柏树塬村的主干道旁,导航设置为柏树塬村村委会,既可经过。<br></div> 此树枝繁葉茂,枝条向四周垂下,形似一把绿色伞盖。 村民将此树作为神树来祭祀 从密布树枝的缝隙中钻进树冠下,仰望虬龙状树枝。 树枝密集恐惧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枝柏<strong></strong></h1> <div>2002年7月3日,铜川市耀州区坡头镇上楼村。</div><div>千枝柏,海拔798米,高53尺、树围6尺,树龄千年以上,因躯干多枝,号稱“千枝柏”。此树在上楼村东南角,进村後问路一次,比较好找。</div> 中距图,有的枝已被截断。 测一下树围 千枝繁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八槐<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7月3日,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墓坳村。</div><div>十八槐,原有18棵古槐,现存7棵。国槐,平均树龄408年,平均树高15米,平均树围3.34米。此树就在穿村而过的公路边,一问村民就知道。</div> 现存槐树分两组保护,占地0.3公顷。 十八槐原生长在一段古城墙上,树根相连,後城墙遭破坏,许多槐树也被毁。原树根暴露在城墙侧面,如蟒蛇般缠绕,现城墙被毁,城濠被填,槐树的根系已看不见,只有树干部分还保留一点“缠绕”的痕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墓坳杜梨<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7月3日,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墓坳村。</div><div>杜梨,又稱棠梨、土梨、海棠梨,落葉乔木,抗干旱、耐寒凉,木质致密,在我国广泛分布。</div> 此树海拔1108米,树龄200年。 此树位于大田中,极不好找。问了多位村民,均不知晓,我们自己搜索,也不得其道。返回途中抱着再试一试的心态,又问了一位村民,此人男性、四十来岁,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杜梨树的方位,按照他的指引,穿过一片刚收割的麦田,很快就找到这株古杜梨。 仔细端详一下杜梨的葉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鼓峡古柏<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8月6日,宝鸡麟游县九成宫镇县北村石鼓峡。</div><div>一株古柏盘踞在石窟顶上,茁壮生长,堪稱奇观。</div> 古柏树龄1120年,高10米,树围3.8米,冠幅18平方米。 古柏下石窟,内有坐佛一尊,据说刻于唐末僖宗乾符二年(875年)。 古柏近观 远观古柏与石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兴国寺银杏<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8月6日,宝鸡市麟游县九成宫镇城关村兴国寺旧址。</div><div>兴国寺始建于唐代,北宋末年被废,这株银杏是兴国寺遗址可见到的唯一遗存。</div> 树龄1300年,高30米,树围5.8米,冠幅17米。 虽是千年老树,仍然硕果累累。 树根部的银杏葉子,又大又厚,比平常见到的银杏葉要得大。 躯干 此树寻找过程较顺利,在麟游老城城隍庙,经把门老人指点,沿老城内南北主干道一直向北,穿过老城区,在北城墙外二、三百米路尽头处停车,然後向西步行二百米许,到达树下。只是步行的路不好走,两边是玉米地,中间的田间小路覆盖着野草,还好北方无蛇,走起来少顾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陕西榔榆王<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8月7日,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五星村雲寂寺南。</div><div>榔榆,别称:小叶榆、秋榆,榆科榆属落葉乔木,𠺇光耐旱,木质坚硬,广泛分布于华中、华南。</div> 此树被誉“陕西榔榆王”,海拔1050米,树高20米,树围6.71米,冠幅240平方米,树龄1600馀年(五胡十六国时期)。 树干基部呈板状根 此树不难找,导航至雲寂寺,再向南走里许,有条西去小路,水泥路面,直达至树下。一路还有咖啡色的景点导向牌,直接标明榔榆王,顺着路牌走也可到达。 对比一下,对树围有点感性认识。 局部<br> 一千六百多年的绿荫 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颇似豹斑,故又有“豹榆树”之别稱。 树根下的洞里居然长出蘑菇。 远观榔榆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上宜古槐<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8月7日,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南上宜村。</div><div>国槐,树龄410馀年,树高9.6米,树围7.2米,冠幅很大,遮盖了整个村路。<br></div> 此树生长在南上宜村内,由北向南数第二条村道。<br> 村民已将此树作为神灵祭祀,树下有个小龛。 局部 局部 曾经的断裂 树洞<br> 阳光从顶部射入树洞 树干颇粗,但树根很含蓄,完全隐在地表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甘井槐<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8月7日,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北甘井村。</div><div>此树原不在寻树的计划之内,是在寻找“北坳古槐”的过程中,经村民指点找到的一株树龄400年的古槐。此树高30米,树围4米,冠幅783平方米。<br></div> 此树处在农田之中,距大路不太远,砖砌栏杆,封闭院落,无法靠近。 树干上悬挂着古树名木保护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坳古槐<strong></strong></h1> <div>2022年8月7日,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北坳村。</div><div>寻树的过程,也有挫折。在我们千辛萬苦,百般打探找到北坳古槐後,才知道此树已于两年前因树干腐朽而倒塌。眼见得树底部躯干尚存,且已长出新的枝芽。看来要再见北坳古槐的风采,起码还得过数百年了。</div><div>图中小龛後面的绿丛,就是原古槐的残存。<br></div> 倒塌的树干、树枝,集中堆放在村子东北角。 <div>从网上下载一张北坳古槐的图片,填补遗憾。</div><div>北坳古槐的寻访之路,最为艰难,跑了四、五个村庄,向多位村民打听,竟然不知北坳村在何处。返程之前在甘井的小饭馆里吃饭,偶遇一位原籍西安灞桥,在当地参加工作的老知青,他告诉我们,永寿当地方言把“坳(ao)“读作(niao),村民听不懂我们的问话,所以不知北坳村在哪。<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