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人在世上行走,能让人敬佩,愿意交往,往往不在于他的财富和名声的大小,而是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品格,是否有深刻的内涵修养。</p> <p class="ql-block">只用钱来维系朋友关系的唤来的只能是酒肉朋友,你所得到的赞美多是些虚假的奉承,他们会找些你所爱听的话,并当着你的面进行阿谀。倘若某一天你的银两出现了短缺,想要找他们帮个忙,没准就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帮的了你这个忙。甚至会发生“升米恩,斗米仇”的状况出现,反目成仇。</p> <p class="ql-block">名誉和名声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名誉多指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而名声一般是指被某一类群普遍认定的一个人的品德声望。一个人,若无良好的人格尊严,即使在某个阶段可能有个名声,但这个名声多半都是很虚空的,一如五彩斑斓的肥皂泡,一捅就破灭了。</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单向的施舍不能带来互动,也不能提升生产关系,它只遵循了熵增原理的自然法则,而忽略了人类存世是熵减活动的构序关系。因此,所有的利他行为一定要有个前设,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取得利己之后的再展开,才是正道。这就是——纯粹的牺牲是不可取的,因为牺牲之后不再有续,它无法将自身以为的那个善意绵延下去,最多成为一种墙标而已,让虚情假意的人利用利用,进行某种对己之外道德的绑架,以达私下的那些不可言说的利益收获。</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修养,不是往外看,是往里看,往自己身上看。对自己有要求,再把这种要求,潜移默化成做人做事的准则。</p><p class="ql-block">事实上,用道德绑架去要求别人如何做的人,很可能都是些居心叵测的,因为约束自己是为人处世的先决条件,你不能自己可以做他人不可以做而强迫他人意愿说,“这都是为你好,我是来为你服务的”</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修养,往往不是体现在出众的外表、轰轰烈烈的大事上。可能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善行,一个暖暖的微笑。都是爱和温暖的传递,也都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p><p class="ql-block">少点宏大叙事,把自己身边种种具体的事做好再来拓展,才能取信于人。</p><p class="ql-block">一个正在痔疮聪明绝顶的人,说,“我祖上有偏方专治痔疮和秃顶”你信嚒?</p><p class="ql-block">知识是用来构建你的常识并用来进行逻辑推理的“写入”,而非判断的根本。倘若背个书单就能解决问题,“学识”这个词就应该废掉了。“我知道”和“我会用”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惟不断加持自己内在修养和以身作则的人,方可获得高敬,余,都是凡俗世人。而若是某个明明是个凡俗庸人非要去充当高人,又时不时得意忘形一下,所呈现的也只能是个滑稽。每当我想到自己所处的境地,还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丑,只不过小丑成众,缺乏了比较,也就不觉得自己也有一副丑陋的嘴脸了,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如是安慰自己说:不要错过身边任何一个爱脸红的人,因为那份羞涩的背后,是更纯粹的真诚。此时此刻,我也正在脸红着的,你感受到了嚒?</p> <p class="ql-block">记:看了一个关于对外援助的视频有感。想到了修养,想到了做人,想到了人格,并也想到了自己的丑陋。当我想要歌唱的时候,猛然发现,原来我也是个小丑。不敢面对,想要做个整形手术,无奈费用太高,只好坦然面对,要不,还能怎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