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会 美之约

感性的蝴蝶

叶丽华 <p class="ql-block">  “风入荷池十里香,最是人间好景光。”“风入荷 ”主题茶会不日前在柯桥古镇的融光寺举行。阿妹和我受雪花谷主人宋嫣的邀约参加了这个活动,嫣是茶会的发起人之一,为我们争取到了两个席位。</p> <p class="ql-block">  会场的置景由六和藏院负责,这家位于绍兴水街的民宿极具宋风美学,店主邵女士是位插花高手。今天的会场布置同样充满了宋代的生活气息,“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宋人四艺一样不少。每张茶席的竹筒里不经意插着一支莲藕,圆圆的坚硬花蕾,蕴藏着即将绽放的强韧生命力。会场的四周也都点缀着荷叶、荷花和莲藕,纸质的屏风透着光,其间穿插了几根竹枝。当然,插花只是衬托,为茶艺服务。</p> <p class="ql-block">  八个茶席风格和布设各不相同,人们聚集在这里,只为饮茶,赏玩相同的美。每个茶席上,都满溢着亭主闲寂旨趣的心思。这边靠墙的茶席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挂了一幅宋代名画《溪山行旅图》。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多变的笔墨及皴法,以及雄浑的意境,冲击着观者的心灵,更使人产生无尽的凝思……我在这幅“宋画第一”前驻足良久,宋朝真是一个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朝代。</p> <p class="ql-block">  焚香台设在茶会的中心位置,它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融于整个茶席中,同时以它美妙的气味弥漫于茶席四周的空间,使人在嗅觉上获得非常舒适的感受。我对香品知之甚少,茶会前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陈总制作生香,从他口中了解到,茶席中的香品分为熟香与生香,又称干香与湿香。熟香样式有柱香、线香、盘香、条香等,另有片香、香末等作熏香之用。看来,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p> <p class="ql-block">  焚香、调琴、煮水、沏茶,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坐的这个茶席叫七栖茶社。不管是柄杓还是茶入,乃至茶巾、水指、盖子,桌上的每一件茶器都很有特色,它们在茶主周蕾手里仿佛有了生命。美是不容敷衍的,茶人每时每刻都在努力追求着绝妙的境界。周蕾是那样专注,眼中仿佛只有茶道具所承载的绝美世界。</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款茶是七栖茶社的私房生普。我缓缓地将茶杯送到口边,先做个深呼吸,让茶的芬芳充满肺腑,然后再小小的抿一口,用舌尖仔细品味那清苦的味道,慢慢地一股说不出的柔和之感在口中化开。茶中淡淡的苦涩,有南北风雨的浮尘,有四季风霜的味道,有风雨过后平平静静的淡。那种美感,是一种朴素到骨子里的惊艳。</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款茶品白毫银针可谓白茶中的珍品,有着“茶王”“茶中美女”的称誉。据说它的采摘非常严格,有“十不采”之说。周蕾泡茶很用心,每一步都不怠慢,举手投足浑然天成。有时候我们喝茶,念的就是它的味,惦记的就是它的香气,茶的醇厚滋味在醉热的身体中扩散开来,这是品茶者最惬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席间听上海博物馆的顾先生讲宋朝历史和宋代名画。当你对这段历史一知半解时,刚好有人从旁这么一点,通了,这个过程很是享受。记得景迪云先生曾说:“假如没有文人的介入,没有文化的参与,没有艺术的想象,茶叶只是一片茶树上的叶子而已。”的确如此!</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款茶品琴箫合奏《无羁》,我们非常难得地喝到了九零年代的老熟普,那略带沧桑感的普尔茶刚喝下去有点苦涩,回甘却十分迅猛。微微的甜味化为滋养,渗透到身体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喝茶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是一件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简单,呈现给你的是这个形,表达给你的是这个状态。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着灵魂的清香,每一个茶人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茶味何尝不是人生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喝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茶道是一门生活艺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君不可一日无茶”此语成为了茶融入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茶亲和,与茶相谐,将一片苦涩的树叶调制出千变万化的甜与香,这便是中国人的所念所想。</p> <p class="ql-block">  岁月是一壶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茶禅一味,便是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