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策略主题 :60秒课前准备微策略——认真倾听振动产生声音<br>(以冀人版(三起)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声音的产生为例) 2.策略目标:情景来自生活,驱动学生在熟悉的疑难问题中,让学生通过对身边音源的观察,提高观察、描述分辨的能力,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br>3.依标扣本做设计:<br>课标依据:<br>《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指出: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br>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br>生本:<br>四年级学生对声音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每天都与声音打交道,经过一年多科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探究的能力,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体验与发现中获得探究的快乐,并对科学产生兴趣。<br>教材本:<br>通过让学生实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初步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创新能力。<br>4.策略融合的活动形式<br>通过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初步认识,引导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经历探索求知的过程。<br>5.写出围绕活动进行微策略设计的思路<br>5.1引入:直接简介策略主题,引出具体策略。<br>5.2过程:播放振动产生声音的案例,教师进行具体策略讲解.<br>5.3.结尾:进行策略总结<br>5.4.技术融合呈设计:剪映、来画、PPT。<br>6、视频脚本:60秒教学微策略(课前准备篇)<br> <br>认真倾听振动产生声音<br>张翔<br>第一部分:策略导入<br>生:声音就在身边,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br>师: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br>(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br>第二部分:策略方法呈现过程<br>1、我们说话时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生活场景)<br>2、敲鼓时鼓皮振动产生声音。(视频展示)<br>3、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创编新的手势操。(视频展示)<br>4、鼓面上放细泡沫让它跳舞,把振动扩大。<br>三、策略小结:<br>科学探究怎么做,身边实例善发现,找一找,看一看,谈一谈,研一研;课前预习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