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山28载,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菲瑞

<p class="ql-block">  他说,读书不是为了逃离落后的家乡,而是待学成归来时反哺家乡,为家乡做贡献。他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凭借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毅然返乡从教,坚守大山28载,一人撑起一所学校。他就是杨晓三老师,从深山老林的瑶寨村走出来的第一个文化人。如今,他是瑶寨小学唯一的老师。他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自己,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让他们茁壮成长。</p> 1.心怀感恩,返乡从教回馈家乡 <p class="ql-block">  1971年杨晓三老师出生在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村委会瑶寨村,当时那里还只是个偏僻的小村庄,地处深山老林,群山环抱,交通闭塞,仿佛与世隔绝;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思想落后,生活贫困,与世无争,安于现状。</p> <p class="ql-block">  所幸者,村里有所学校,即瑶寨小学,杨晓三老师有幸从小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知识改变了他的思想观念,也点燃了他梦想的火种。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立志有朝一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他从小刻苦读书,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努力、更坚强。最终,杨晓三老师考上了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并于1994年顺利毕业,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了当时瑶寨村里唯一走出来的文化人。学成的杨晓三老师并没有抛弃他那贫困落后的家乡而独善其身,始终心系家乡,毫不犹豫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教,立志教书育人改变家乡,回馈家乡。</p> <p class="ql-block">  然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杨晓三老师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当时瑶寨村生活贫困,村民思想落后,不重视教育,觉得读书没用,家庭教育差,村里缺乏读书氛围;好多学生家长以家里贫困为由,拒绝送自家孩子上学,早早带孩子下地干活,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瑶寨村全部都是瑶族人,听不懂普通话,教学进度慢,孩子学习效果不佳;学校条件简陋,没有像样的教室和书桌,教学存在种种困难。</p> <p class="ql-block">  对此,杨晓三老师没有逃避,而是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他用双语教学,一句一句教学生们说普通话,一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学习,爱上学校。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召集村民做思想工作,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外,经过和村干部商量后还免费征得一块集体土地,用于种植草果、棕榈等农作物,并将所有的收入用于学校的经费支出和补贴特困学生。经过杨晓三老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村民思想观念焕然一新,教育学习逐渐得到村民的重视,孩子们也越来越爱读书。</p> 2.爱生如子,用爱灌溉用心呵护 <p class="ql-block">  作为过来人,杨晓三老师深知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不容易。因此,他对自己的学生倍加关怀,爱生如子,耐心教育,不放弃村里每一个孩子。这28年的教学生涯中,杨晓三老师帮助过的孩子不计其数,对于自己的学生他总是倾其所有,想方设法为孩子们排忧解难。他就像孩子们的父亲一样,用心呵护着自己的每个孩子,使他们在自己的羽翼下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学校许多学生的家庭都很贫困,工资并不高的杨晓三,常常会挤出一部分来接济给特别贫困的学生。有个叫杨丽的同学,因父亲犯错进农场改造,她母亲又多病,家庭特别困难,面临辍学,杨晓三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特殊关照,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她交教辅费和保险费,还买一些衣物给她,使她得以继续在校学习,如今她已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还有个叫李文志的同学,学习成绩较好,因父亲外出务工意外工伤残疾,母亲改嫁,家庭的变故使他无心上学,经常逃课,是杨晓三老师三番五次到家做思想工作,还帮他付了教辅费,他才得以静下心来继续上学。</p> <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安全是杨晓三老师一直记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甚至比学习成绩看得更重,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健康快乐。由于学校在村外,离村子还有好几百米的距离,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每天下午放学后,杨晓三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亲自将学生们护送回村里,他才肯放心,几十年如一日,这几乎成了瑶寨村每天必有的一道靓丽风景。</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是天下最好的人!”这是杨晓三学生李沙妹对他的评价,道出了他所有学生们的心声,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感激之情和高度肯定。</p> 3.坚守大山,托起孩子们的希望 <p class="ql-block">  杨晓三老师说,他与大山有不解之缘,家里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而自己也从大山里走出来,最终又回到了大山里,大山是他的一切,他要做大山的守望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杨晓三老师将教书育人当做自己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他早已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家,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因此,待在乡村里他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也许,外面的老师会嫌弃这里的艰苦条件而避而远之,但他永远不会,因为他自己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是生他养他育他的地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守大山,既是坚守自己的初心,也是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们,他要撑起孩子们的明天,托起大山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28年来,杨晓三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送出了大山,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而他们村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人才辈出,他所教学生李文英2018年考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杨慧英2020年考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杨福荣、杨林林2020年考入红河学院……他不再是瑶寨里孤独的文化人,这是他最大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  谈起对自己未来的打算,杨晓三老师再也没有当年的犹豫和顾虑。他说,坚守就是他的未来,这是他的命。他早已把自己的灵魂跟家乡的这片大山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他说:“孩子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我把未来托付给孩子们去实现。”</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杨晓三始终坚守在大山深处,28年如一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用爱铸就师魂。他是教师的楷模,我们有理由相信,纵使瑶寨村远在深山老林,只要有杨晓三这样的老师在,孩子就有希望,大山就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