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br> 您好!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沉迷手机危害更大。在教育管理中,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有以下几大“危害”:<div><br> 一、影响学生学习<div><br> 据权威部门对中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手机用于紧急联系约占5%,短信聊天约占21%,通话聊天约占48%,玩游戏约占11%,下载图片铃声约占12%,拍数码照片约占3%。由此可见,学生手机主要用于娱乐。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上课时间用手机上QQ、短信闲聊、看下载的小说或者玩游戏。这些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手机娱乐的刺激,使学生日益对学习失去兴趣,以致贻误、荒废学业。<div><br> 二、影响学生身体健康<div><br> 学校深夜查寝,有时是在后半夜,个别学生还在兴致勃勃地玩手机。学生夜间精神焕发,白天昏昏欲睡,过着“黑白颠倒”、浑浑噩噩的生活,长此下去,不仅荒废了学业,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手机辐射也不容忽视,专家指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年人脆弱,更容易受辐射影响。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受到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损害青少年脑部神经,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div><div><br>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div><br> 继网吧之后,近几年中学生有了新宠――手机短信和手机上网,这是一个缺乏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黄色信息、色情笑话等通过手机在孩子中间蔓延。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不良信息,会在心理上形成带有依赖性的不健康的阅读感受,出现心理紊乱,性格怪异,意志沉迷,精神颓废,责任丧失,学习放弃等现象。</div><div><br> 四、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div><div><br> 1、手机助长了考试舞弊。现在对考风考纪伤害最大的就是手机作弊,它使考试作弊呈现出大范围、跨考场、跨学校的特点。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div><br> 2、利用手机进行网恋、网骂。学生在网上隐藏身份、丧失责任,网骂、网恋层出不穷、千奇百怪。在污浊不堪的谩骂中,在亦真亦幻的恋情中,学生滑向了危险的境地。<div><br> 3、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在寝室里,为了学生的学习和休息,当老师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且收缴学生手机时,学生拒绝交出,冲突由此发生。手机已成为当今学生顶撞老师、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诱因。<div><br> 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学生手机实行专项管理,规定如下:<br><br> 1、学校严禁学生将手机(包含学生智能手机手表、电子平板以及充电器、充电宝等设备)带入校园。如果学生违反规定携带手机来校后发生手机丢失、被盗窃或引起矛盾纠纷的 ,学校不负任何责任。<div><br> 2、学校将不定期开展对学生违规携带使用手机的检查。如发现学生违反规定把手机带入学校的,学校将把手机收缴,由政教处代为保管至学期结束,学期期末由家长领回。并责令违规学生写出书面检讨和保证,必要时通知家长到校共同教育,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对屡教不改等情节严重的,由家长早晚接送上下学,并将违规信息记录到学生个人档案。</div><div><br> 3、学生如有需要联系家长的,可以请求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帮助联系家长。家长如有紧急情况需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班级家长群等方式与班主任联系,由老师转告学生。</div><div><br> 家长朋友们,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请您切实履行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引导子女养成非必要不使用手机的习惯;孩子在身边时,家长要少玩手机,树立榜样。</div><div><br> 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工作,让孩子远离手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感谢您的支持、理解与配合!</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平南县国安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8月26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