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深入学习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促进教师间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按照中心学校暑期新课标学习安排,8月24日,赵州镇中心学校七小语文教师齐聚西关小学,开展语文新课标交流分享活动。赵州镇中心学校刘建良总校长、吴荣伟副总校长、教研员吴伟老师、各小学教务主任参与了此次活动。会议由赵州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力老师主持。</p><p><br></p> <p> 赵州镇中心七小13名语文老师结合暑期所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p> <p> 西关小学的时雅青老师对新课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解读,梳理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的重点内容,使大家对新课标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p><p> 北门小学李新华老师从新课标出现的高频词引入,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训练高阶思维。李老师重点对文化自信进行了解读,不仅有理论,还有具体课例,可操作性极强。</p><p> 县前小学的柏爱坤老师则关注了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这一内容,她从专家的解读,自己学习后的理解和收获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让大家对“学业质量”有了新的认识。</p> <p> 西门小学的贾玉洁老师重点解读了新课标前言中“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这五个方面,层层深入,使大家对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p> 东门小学的武晓磊老师关注了新课标的“新”,她从“课程目标的新”“学段目标的新”“课程内容的新”三个角度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新变化以及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可谓清晰明白。</p><p> 东校区的左显合老师谈了新课标的三个特点: 凸显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向语言运用转移、习作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对接,为老师们的教学方向指明了路径。</p> <p> 西关小学的任丽云老师关注学习任务群。她更多地从“专家眼中的学习任务群”“一线教师如何做”方面,分享吴中豪、温儒敏等专家教授对学习任务群的观点看法,对大家课堂教学很有帮助。</p><p> 东晏头小学的李素芳老师聚焦学习任务群,她从“学习、任务、群”三个关键词来理解学习任务群。李老师以五下第五单元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她的教学思路。读书--实践--反思--调整,李老师做出了榜样。</p><p> 东门小学杨辉轻老师同样聚焦学习任务群,以五上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为例,创设情境,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群,帮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学习任务群”这个新概念。</p> <p> 北门小学的刘欣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作为赵州镇中心学校的阅读推广人,她从“什么是整本书”“为什么要读整本书”“读什么”“怎么读”四个方面谈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班级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p><p> 县前小学的赵晓丽老师对新课标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解读,刚刚教完一二年级的赵老师对语言文字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p> <p> 东晏头小学的李芳老师,从教30余年,虽然没有亮眼的ppt,但李老师全程脱稿讲解,她由课标延伸开来,从娱乐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中思考识字写字教学,从跟着母亲学顺口溜识字中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处处皆语文。</p><p> 同样从教30多年的西门小学屈霞老师,由新课标思考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她从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拓展三个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出发,开发了一系列有创意的体验式作业,一个个独特的作业展示,让在场老师由衷地佩服。</p> <p> 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金辉老师,赵州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力老师分别点评。</p> <p> 张金辉老师点评:分享的老师课标读到位了,大家没有照本宣科,都做了个性化解读,人人都有亮点,让听者不由自主地跟着思考,做到了“学而思”;接下来就要“思而行”,让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策略来指导我们的课堂,行则一定成。</p><p> 张力老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就像铁轨,教科书就像列车,教师就是驾驶列车在铁轨上运行的人,学生就是跟着教师学习驾驶技术的。可见,学习新课标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唯如此,我们才能由课标这个“看得见的风景”走到教学目标这个“走得到的景点”,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这个“想得到的美丽”。</p> <p> 吴伟老师强调新课标学习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整体把握。梳理新课标的整体结构及每一版块的主要内容,通过自主学习,聆听专家讲座把课标内容读“厚”;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通过细读深思,提取关键,汲取理论精华,挖掘内涵,把课标读“薄”;第三阶段,课堂实践。要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努力内化新标准,践行新理念。</p><p>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交流分享活动,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源头活水”也必将在后续的学习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思考、实践,我们始终相信,学而思,思而行,行则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编辑: 张金辉 张 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审核: 吴 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