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王永利“名师+”研修共同体简报(第133期)

赵青青🐳

<p class="ql-block">2022年新课标学习体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今年的4月份发行了。进行完本次新课标的学习,我收获颇丰,我深刻领悟到,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和学生的思考形成共鸣。正如古人所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要想形成共鸣,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再怎么引导,也是劳而无功。我的收获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提出育人价值概念&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为主,也就是“立德树人”,这样育人价值的提出,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除此之外,在育人价值方面,新课标还强调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要在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新课标中还特别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师要关注到语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2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彼此不能分开。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提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和理解文化,都是要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新课标中要求我们要重点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最大亮点。以前我总认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的事情,现在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除此之外,这次新课标还讲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其实就是语言思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对创新的追求,并以此来推动我们的语文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还提出了整概念。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最好的黄金读书时间段,现在的问题是阅读量不够。而语文素养是阅读量和阅读面加上课堂上教师的点拨才有效。每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也是一本一本给学生推荐,他们都阅读。我们老师平时要做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阅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但是班级也要有相对自由的书单自己去自由阅读,不要有过分的苛求,不搞过多的活法让学生真正想读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学生学习为主为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进步,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百花小学 赵青</p><p class="ql-block"><br></p>

新课标

语文

学生

育人

素养

思维能力

学习

教师

语文课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