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毛仪涧中心小学的校训是: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看似简单、朴素,却在老师心里荡漾满池芳华!</p> <p class="ql-block"> 先来看看来自学校副校长崔森林的朴智表白吧!</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体卫专干张文廷老师这样说:</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 ”表明学校的根本是育人,学校始终坚持“为人生成功奠基,为学子腾飞添翼”,将学校定于基层砖、助跑者位置。</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 ”既然从事了教育,便只管锲而不舍”的努力;“既然担任了教师,便必定义无反顾”的前行。看着一张张稚嫩的笑脸;看着算对题时的快乐;看着为了回答问题拼命举起的小手;内心不由升腾起了无以言表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而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向目标所在进发,最终“一览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学校学籍管理员、强国学习负责任人常丽老师,借总书记的话,这样谈校训:</p> <p class="ql-block"> 我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及祖国新一代来谈的: </p><p class="ql-block">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初心; </p><p class="ql-block"> 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倦而不怠;</p><p class="ql-block"> 学生朝气蓬勃,争取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学校大队辅导员陈艳芬老师心中的校训,是这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 “本”即心中所念——“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表明育人的根本是从学校开始。</p><p class="ql-block"> “乐”即行中所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执著;“既然担任了教师,便必定义无反顾”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志”即最终所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而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向目标所在进发,最终“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念”才能“行中有为”,牢记初心、不懈努力方达“最终所向”。学校教师一脉相承,怀育人心,行敬业事,必让这太阳的光辉照耀每一棵幼苗,使每一位学子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听,学校教研组长黄瑞霞老师心中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学校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优势发展,长大后能自食其力,既实现自己的价值,又给社会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为师一任,引领一生。敬畏这个职业,让每个孩子在自身的基础上都能有进步。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当他回想起小学的老师,由衷地说:“那是个好老师”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唯有点燃孩子内心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小火苗,让孩子树立志向,才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 合力的作用最大,人人尽心,通力合作,方显蓬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扶贫专干、语文、英语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孙宇凡老师这样体会校训!</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表明育人的根本是从学校开始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各项活动应该围绕育人展开。</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老师既然选择了教育行业,就是选择了一份坚守与理想。“乐岗 爱岗”就是教师无悔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有志者,事竟成”理想就像灯塔,是孩子们在茫茫求学生涯中的定海神针。</p> <p class="ql-block">学校安全员,户晓廷老师这样谈心中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学校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根本。学校担负着为祖国培育人才的艰巨使命。</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爱岗敬业,时刻严于律己,不断学习进步。</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作为学生,要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p> <p class="ql-block">音乐专业老师,英语教学质量数一。郭瑞红老师心中的校训,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学校本来就是育人的地方,“育人为本”体现出了学校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敬业”就是恪尽职守, 即责任心。表明了作为教师对工作的态度,要心怀敬重、敬畏之心。在这里属于道德的范畴。“师以敬业为乐”则要求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并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以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为荣。 </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学生要把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作为终极奋斗目标。这表明的是学生的一种远大志向和抱负。这需要很强的内趋力,需要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是家长要有正确的三观,能够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二是教师要有进行长期的言传身教和不厌其烦地正确教导的决心和耐心。</p> <p class="ql-block">二、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张翠红老师在谈起学校校训时,她说,</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本”即心中所念——“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表明育人的根本是从学校开始。学校应坚持德育为先,教学生先做人,再做学问,为学子腾飞添翼,将自身定于助跑者的位置,并把“德育”贯彻到底。</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乐”即行中所为——“既然从事了教育,便只管锲而不舍”的努力;“既然担任了教师,便必定义无反顾”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志”即最终所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而学生应个个有理想,并为理想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才!</p> <p class="ql-block">教导处主任,电教管理员,郑文红老师这样表述我们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 校以育人为本:“本”即心中所念——“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表明育人的根本是从学校开始。学校近百年来始终坚持“为人生成功奠基,为学子腾飞添翼”,将自身定于基层砖、助跑者的位置,并一直坚信一切错误行为都能被教育,把“育”字诀贯彻到底。</p><p class="ql-block"> 师以敬业为乐:“乐”即行中所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执着;“既然从事了教育,便只管锲而不舍”的努力;“既然担任了教师,便必定义无反顾”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生以成才为志:“志”即最终所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而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向目标所在进发,最终“一览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 短短三句,衍生出这许多感慨!纵有千般不同,却只似一理:为人师、育其子,终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p> <p class="ql-block">校以育人为本:“本”之本义指草木的根或靠近根的茎枝。用来比喻根本的、重要的事物。个人认为,“育人”指学校所有人的成长。一方面是学生的成长,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平台。外在的学校环境、班级布局,内在的学校文化氛围、班级书香气息及上进的精神、师资的内涵外显,这些都应该围绕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积极、上进的学习平台为前提。另一方面,指学校环境及学生促进教师的成长,反过来也是一种“育人”。教师的进步,当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及自我觉察、反思后的成长,这种成长乃是“育人”过程中“反育人”的结果。因此,学校这块土地越是肥沃,学生和老师这些根或靠近根的茎枝就会长的越粗壮,整个学校就会呈现出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学校是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人才的摇篮,当以育人为本。</p><p class="ql-block">师以敬业为乐:“乐”本义是一种弦乐器,引申指愉悦。教师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个方向,就应该坚定的走下去。特别是得到学校这块肥沃土地的滋养之后,更没有理由不风雨兼程的执着,没有理由不锲而不舍的努力,没有理由不义无反顾的前行。当以成长为本,以敬业为乐。</p><p class="ql-block">生以成才为志:“志”本义指意念、心意。引申指意向、意愿。再引申意向为目标。“成才”,指成为有才能的人,或说成为有用的人才。学生当以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为目标。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生当志存高远方可一展宏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