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令而行,师者担当——兵团三中教职工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

兵团三中

2022年8月10日疫情再次袭来,乌鲁木齐实施静态管控措施。安静的城市,严峻的形势,我校有一群教师闻令而动,化身防疫一线“服务员”,扛起守护社区群众的大旗,彰显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 首当其冲的是我校几位党员教师,他们积极响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兵三人的责任与作为。 今年是张明俊老师三年里第三次参与志愿服务。他主要负责居民的核酸采集,为居民送菜,送面,收集厨余垃圾,管理居民等工作。可能别人觉得志愿者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而他却乐在其中,能够为社区群众做点事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是多么自豪的事情,他说自己会继续坚持下去,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葛韬老师说疫情期间有时间也有精力,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尽自己所能为大家做点事。 向磊老师在社区忙不过来的时候,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和安排,为社区做了半天的核酸采集服务工作。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热忱服务居民的态度,不辞辛劳,积极奉献的行为感染了他。对他而言,能够参与其中服务大家是快乐的,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一次锻炼! 霍书强老师在此次疫情中主要辅助志愿者送物资送快递。通过短暂的送快递体验让他真正感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我将把这些感受讲给我的学生,教育她们珍惜当下,多去帮助他人,致敬抗击疫情的战线上的每一位工作者,”他说。 于小琴老师在二道湾社区的安排下,参加了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疫情当前,做为党员,理应率先垂范,为社区分忧、为群众服务,尽自己所能,履行职责和义务。这次的志愿者服务,让她明白只要我们每个站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王斌武老师在疫情期间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勇于担当,在驻村积极承担着值班值守、巡查登记的工作,毫无怨言,尽心尽力。 教书育人,他们是辛勤耕耘的园丁;疫情来袭,他们是义无反顾的战士。他们眼神坚定,透出的是战“疫”到底的决心,他们心与心聚在一起,筑起一座坚固的“志愿长城”。 赵紫萍老师在单元无人愿意承担志愿任务时,受军人出身的爱人的影响,毅然主动报名,与爱人一起并肩战疫。她每天除了协助做上门核酸,确保居民“应检、尽检、不漏检”外,还承担了帮助居民购物、送菜、清理垃圾的工作。穿着“大白”,顶着高温,每跑一趟,衣服尽湿,此中艰辛,不言而喻。但她认为,奉献是一种习惯,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当志愿者在便利居民的同时,也让她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她也深刻地体会到,志愿服务绝不应该是一次,也不应该是一段时间,而应该是时时刻刻的。未来的日子里,她将尽所能,将奉献与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将爱心与行动融入学习工作,继续“怀瑾握瑜,嘉言懿行”。 江海宝老师在得知自己的包户干部被隔离时,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担当志愿者,服务单元32户居民正常生活。 <div> “我除了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还在征得社区干部同意的情况下,耐心给居民做安抚工作,效果显著,受到了社区干部的表扬。志愿者工作很辛苦,几乎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有时半夜还要去居民解决困难。”服务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感人瞬间,居民的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老人们的一句称赞“有你们在,我们放心多了!”让我感到做志愿者工作非常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为胸前的党徽增添光芒。</div> 郭欢瑜老师看见社区工作人员在烈日中提着大量物资艰难前行时,便向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我们接受了一天两次核酸的任务:穿防护服、戴口罩、面罩、头套、双层手套消毒、拿棉签、采集信息、收录……短短一次已经感受到大白们的不易,她说到。做了志愿者后更体会到了一线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不易,帮助别人其实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每当做完核酸,听到大家亲切地说“小姑娘,谢谢你!”“辛苦你们了!”尽管被口罩遮挡住了笑容,但此刻我们的心仿佛离得越来越近。 顾文惠老师作为年轻人也加入了大白队伍:核酸小分队,为居民上门采集核酸。虽然次数不多,但来自居民们的一句辛苦啦,有着小小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金美琦老师通过志愿服务,深感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之不易,感受到了他们的耐心和努力。同时,在核酸检测期间,居民们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有序进行,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为疫情防控做着自己的努力。 保洁王华梅与和平路新湾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每天负责处理八个单元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核酸检测,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永不知疲倦似的,用实际行动保障着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 师者大爱,善者仁心,从“三尺讲台”到“防疫战士”,兵团三中全体教师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积极遵守社区规定,配合核酸检测,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共同抗疫,风雨同舟,疫情终将被击败!

社区

志愿者

疫情

核酸

居民

老师

服务

工作

志愿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