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感谢张志斌老师提供资料和国营广北农场老照片————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对农垦事业高度重视和关心,时刻关注着广大垦区的生产建设。身外共和国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于1961年5月16号由青岛经寿光巨淀湖农场来广北农场视察。农垦部长亲自到广北农场视察,还是第一次,不能不算是一件大事,因为每次山东省、惠民地委负责同志到广北农场或其它农场联合检查,事先农场都要做一番准备工作,比如张贴标语、打扫卫生等迎接事宜。可这次没有以上活动,只通知伙房准备中午饭。王震部长等人先到小清河北与迎接人员相见:有渤海农垦局副局长李峰、广饶县委书记李景仑、广北农场党委书记兼场长李子元。部长王震看到沿滩水边长着青青的茂密的芦苇,问李子元场长,这么多的滩地能否都栽上芦苇?李子元场长回答“在不妨碍行洪的情况下可以栽种芦苇”即绿化美化,又增加收益。 到广北农场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部长没有休息就要农场领导汇报工作。王震部长要听技术人员汇报,并说不要带讲稿和其它文字材料。会场是一幢南北五间的平房,群众称为“飞机肚子办公室”技术员把农场基本情况和当前生产进程作简要说明:理出了四个重点问题即,滨海盐碱改良利用,农场作物配置及农业机械化,农场土地区划及农林水利系统的管理,农场应成为农作物良种基地等……利用荒地,增加收益,示范农民,积累经验的目的。冯景唐同志汇报了农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重点谈了发展杂交改良半细毛绵羊,培育渤海挽马等课题。到了中午12点把会议桌改成了三张餐桌,部长坐在中间餐桌旁的东边面向西,并顺手把技术员王家祥(1926年10月生,山东曹县人,1952年6月在广北农场参加工作,高级农艺师)和冯景唐(曾任教于山东农业学院,后就职于山东省立昌乐种羊场,1956年担任广北农场畜牧科的高级畜牧师,广饶县政协第一届常委)拉在他的两边坐下。当时,尽最大努力也只能做了七.八种不同的蔬菜,这就是美味佳肴了。部长未吃一口菜和馒头,只是上来鲫鱼汤时,喝了两匙鱼汤。众人饭后都退席,部长才离席坐在另一张椅子上说:你们各自休息去吧,我和他们两人谈谈,(王家祥.冯景唐)。王震部长离开农场时,在穿过广北农场五分场中间5公里长的林荫道时说,这里的植树造林搞得不错,要把沟、渠、路旁都栽上树。经过二干十八支六斗农麦田时,王震部长下车看看麦苗长势说:这麦苗长得不错啊!你们预计产量是多少?。李子元场长大胆地说亩产400斤,稍后,部长途径五一农场,也在卖田旁边询问,五一农场的负责人说他们预计产量800斤。以后部长去了济南,见到省农科院的负责人说,请你们派小麦专家到广北农场帮他们把小麦产量搞上去。部长离开广北农场以后也许又到了许许多多的农场,他可能还在想着广北的许多河沟滩地是否都栽上了芦苇?许许多多的沟渠路旁是否都栽上了树苗?大片大片的麦田是否都成倍地增加产量?农业技术人员除了能应付当前生产,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科学技术。当年来到广北农场视察工作的还有许多“重量级”人物,如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被毛主席誉为“党内一支笔”的书法大家舒同,省农委书记穆林,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政委袁升平,副司令员杨国夫,张宗逊,陈美藻等将军。</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离开一地方几十载,仍念念难忘?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才明白——是天地间原生态,形成的万物之美,让一颗心永远流恋。田地中的麦穗,沟渠边的野草,白杨林的紫穗槐,队前蜿蜒曲折的小河,十四支中汩汩流淌的黄河水,晚间天幕上咔咔作响的露水闪,春天里飘渺灵动的风水阵,哪一样不是天然而成?所以美啊?这种自然之美,是美妙而不可言传的,特别滋养生命,它是去工业化的,没有杂质沉渣,它是生生不息而又鲜活流动的天地之美。所以,尽管我们深陷城市多年,我们依然拥有终生相伴的浓郁的乡愁和化不开的思念。广北农场自1950年建场后,人员来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农场的职工队伍主要构成如下:1950年建场元老由华东局派来的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如技术副场长徐明光及一批技术干部,有李瑞龙.沈成曾.赵人鹤等人。渤海行署派来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如夏林(场长)孙岐山(副场长)王骋三(股长)刘印宣(股长)刘从占(乙区长)章文彩(畜牧组长)刘树湘(采购)张景堂(医生)张金发.徐传远.范玉琮.张积学.齐太昌.徐昭先.丁儒英.王修义.王胜.高敏.孙凤英.赵俊臣.祈连秋.陈宝义.齐富荣等等…… 当地的爱场人才,建场伊始,夏林场长提出土洋结合,在吸收大批大专院校专业人才的同时,还从周边村社招聘了一部分有生产经验的农民。这部分人勤于耕垦,熟祍稼穑,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常识,并对当地的环境了如指掌,在勘察、开荒、调换地块垦植播种及为驾驶员指引地界等方面发挥了常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农场的中间力量,并为农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们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赵向乾.张连登.丁高堂.付绍周.牛立训等…… 建国农场调入的部分人员如庞永庆等人…… 省里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寿光.广饶.利津.垦利.滨县招来的大批退伍军人(1956年)其中是坦克兵的专业军人去了机务队,当过骑兵的去了畜牧队。 从农场邻县和周边社队招收的职工。 1957年单家寺劳教农场转入的部分工人。 1957年以后还增加了许多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劳动改造的人员,大体上有三部分人:一是省级机关和几所高校的“右派分子”,二是青岛市级机关“肃反运动”中清理出来的有各种历史问题的人,三是全省粮食系统的一部分既将提拔重用的“下放干部”。 1958年从省直机关精减分配来场就业的部分工人。如刘士平.赵树海等…… 1958年从桓台.博兴招收的一批合同工,期满后自愿留场转为工人的部分人员。 1959年,从广北农校提前分配当工人的部分人员,很多人当了农业.畜牧技术员和机务工人。 1961年,从史口招收了一批学生,组成了农场“学生队”,如杨玉珍.杨公平.杨益民等…… 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自流来场,收留转为工人的部分人员。1962年从青岛招来了一批青年工人,如兰新堂等…… 1970年至1973年兵团时期,进场的一千余名现役军官及兵团战士如马以林.房崇岭.王延生.张其林.李北京.马俊民等…… 各个时期职工子女就业当工人的。如1974年招收的本场和滨州的知青。 从农场四个村招收的青年职工。各个时期零星吸收、调入的。现如今,地处东营腹地要冲的广北农场,沃野平畴,人物繁皁,无疑是几代人汗水的结晶。我一直想着广北青年时的样子,怀着曾经的一大批创业者和良将奇才俊贤豪杰。我与他们神思相牵,他们一箪食一瓢饮,躬耕垄野的身影,一直镶嵌于我的大脑沟回。也许,平凡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献祭在国,魂兮归来在乡,这些山河故人曾经为农场献出了生命的祭奠。如同一片片风中飘零的树叶,很多往昔的亲人,已经看不到了,这也可能意味着一段历史的尘封。谨以此梳理和文字表达,向这些先贤们致以高度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1950年,当时新中国刚解放不久,国家建设百废待兴,担纲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水利部部长的,就是那位在淮海战场上领兵起义著名的张克侠将军,副部长何康,程照轩,上任伊始他们就积极着手,制定改变华东地区落后面貌的规划。其中的重头戏,作为华东地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样板农场,尽快发展粮棉生产,供应市场急需。 当年华东政委员会在华东原计划创办四个机械农场,安徽普济圩机械农场,山东广北机械农场,浙江黄天霸机械农场,后发现浙江黄天霸土质太差无法利用而放弃。 从调研考察到项目决定,再到人员全部就位展开工作,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在不到三个月之内就全部完成。就是按现在情况和条件也让我们对张将军与何部长等人,当年成功指挥的这个项目(同事建立江苏和东辛农场,安徽普济圩农场和山东广北机械农场),不得不感到无比敬佩。广北农场首任场长是夏林,东辛农场场长是刘锡九,安徽普济圩农场场长是水辛元。 作为广北农场的后辈,当我们明白昨天从哪里来,思考明天向哪里去时,要永远不忘当年这些老前辈,对建立大国营机械农场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国营广北农场虽算不上繁华,但供应站,医院,汽车队,学校,加工厂,食品厂,修理厂,电影队,邮局,招待所,理发店,成衣局,车行皆有。印象最深的是大礼堂。这是一座雄伟的苏式建筑,气势不同凡响。它是农场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广北的历史文化符号,是两代广北人的集体记忆。大礼堂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霜雨雪,现在已经摇摇欲坠!众多的老广北人在此开过会,打过饭,观看电影和文体节目。它是当时农场最大的重要活动场所,场里有什么重大活动等等都是在这里举行。 这座地标性建筑里,东西南三面有门,北面的山墙上,开有两个卖饭的窗口,机关食堂就紧贴着礼堂的北面而建。始建于60年代的大礼堂,于70年代渐渐的失去它的功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想当年,这座大礼堂曾经给多少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精神食粮,艺术享受。农场的文化娱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得益于省里下放劳动的京剧团演员、青岛知青、惠民兵团战士以及各地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们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农场职工和农村青年学唱排练节目。从1959年到1964年业余剧团先后演出节目40余个,有吕剧(送猪记)(姑嫂擒匪)(十五贯)(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龙凤面)(小姑贤)(喝面叶)等。当时电影(李二嫂改嫁)天不怕的扮演者是来广北农场参加劳动的山东省吕剧团著名演员“靳慧新”农场还自编自导自演的柳琴(夸广北)在广饶县文艺汇演中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先在分场演出,优秀节目到大礼堂汇演。必是红旗飘飘,锣鼓喧天。我闲暇时常常会怀着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结到此驻足观看一番,当年它曾高朋满座,如今人去屋空,成了回忆,我思念它鼎盛时期的辉煌岁月,也为它今日门可罗雀的凄凉情景而叹息,更感叹人世间时过境迁的冷酷无情……大礼堂给人们留下的回忆、遐想眷恋就像一丝永远抹不掉的乡愁,始终令人难以忘怀,将永远保存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之中。今年再次回到广北,见到大礼堂,我几欲落泪。独自向隅的它,没有任何表情,破败着沉默在哪里。我望着掠过屋脊的鸽子和盘旋的鸟儿,忽然有恍如隔世之感,这个世界还有谁记挂它呢?飒飒作响的风中,我那颗不想老去的心,怦怦跳动,百感交集,时代大潮正在冲刷裹侠着一切,我不由心中暗叹,大礼堂,真的老了!</p> <p class="ql-block">杨长喜老师,是从广北农场走出来的画家,广北是他美学意识的策原地,也是涵养他精神的一方宝地。杨长喜老师字悦之,别暑一山,号卧云斋主,逍遥翁。时下,杨长喜已成为山水画大家,功夫了得,造诣精深,可谓闻名遐迩,在此不再赘述。杨长喜在七十年代的一次全场运动会上。100公尺决赛,虎虎生风的他站在起跑线上,强健的大腿肌肉群支撑了他的夺冠雄心,他是广北第一个穿钉鞋的人,这双跑鞋将会助力他拥有火箭般的爆发力,发令枪响,杨长喜似脱缰的野马,狂飙突进。看杨长喜的百米跑是一种精神享受,那种力与美的展示,那种舒展的节奏感,非到现场是难以体会到的。杨长喜很好地完成了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四个环节的比赛,风驰电掣,第一个抢点冲线。他把其他运动员的节奏带乱了。杨长喜宅心仁厚,学富五车,待人却像临家人哥。杨长喜脱颖而出,一支独秀,把爱好做成了事业,成了农场文化史上好一座历程碑。广北农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杨长喜是我们广北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广北农场72年的历史上,编制序列中曾有过一个十三队的番号,此生产队已于六十年代初消失,遗址煙灭无迹。成了几乎找不到的地方。十三队地处二分场五东北角三斗北侧,与西北面的田庄村毗邻而居。原来该处只有几间牧羊人的小土屋,后来加盖了些简易房,西边挖了个湾,就草创了个生产点,陆续来了十几户人家,现在约略记得有王孝勤、王在孝、王在荣、王在良、李本学、李焕兴、丁焕玉、徐明本、孙保庆、张延明、陈思忠等住户。十三队队长是徐昭先,大约在1961年十三队撤点,并入五大队(原十二队)队长是郑毓庆,后张连登调任队长,徐昭先任书记。十三队的丁焕玉后来做了五队食堂的火头军,他喜欢讲古,一肚子帝王将相,闲暇时,他口吐莲花,巧舌如簧,凭一根三寸不烂之舌,竟把一部(薛仁贵东征)讲得惊天动地,泣鬼神。如今那片留下他们痕迹的土地还在,可那些在此拓垦过的人们却老的老了,走的走了,迁的迁了,散场之后,一切都变成了令人感伤的风尘中的叹息。不忍回望怀恋,望故乡渺邈,时光荏苒,褚多老前辈已被无情的岁月收割而去。然而,土地是不朽的,老前辈是不朽的,老兵不死,老兵只是凋零。</p> <p class="ql-block">薛立春是五队一名畜牧技术员,年轻时闯荡过渔业队,曾写过(渤海游)诗笺。杨公平青年队长,青春男儿那时,曾到海南岛参与农业育种,面对海角天涯,诗兴大发,口吟成章:海南岛无冬天,腊月里穿汗衫……韩德兴是一门能工巧匠,高读度近视,会编筐,能种菜园,吹一口好笛子,一有闲暇就会捧读厚厚的小说(艳阳天)。简单清苦的日子,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对文学的向往,文学这盏灯照亮了他们纯朴的心田。如今,韩德兴已驾鹤西去,薛立春也于2015年走了,杨公平多年前离开广北调到滨州。世事无常,令人唏嘘,往来都是暂时人,上一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世的邂逅相遇,吉光片羽,多么不易!房屋老了,旧了,人都散了,这就是时间。</p> <p class="ql-block">王俊玉16岁于1962年10月从青岛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广北农场三分场四队参加工作。1965年4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到了新疆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二十二连。1965年2月,中英决定从山东各农场抽调2500支援新疆建设。广北农场抽调250人的员额,实去261人据广北老领导高树林回忆,带队人是顾裕典,当时按职工调动正式办的手续,是党员的转党的关系,是工会的转工会证。 1965年4月10日,总场召开欢送大会,现场充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每个精壮的汉子都明白此去无回的旅程,4.11日,全体支边人员乘上列车,以血勇胆气奔赴万里之遥的新疆,目的地是呼图壁县芳草湖农场,后转为兵团建制,农六师芳草湖四场,自此,茫茫大西北有了广北人繁衍生息的身影,此正是:阳关一出深似海,从此天涯各一方。服从国家安排,献祭在国,用生命书写了一曲慷慨悲歌,真乃惊天动地,泣鬼神!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让我们敬仰每一个人的生命足迹,让我们的集体记忆中永远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1971年到兵团那年,曹玉兰大姐的父亲专给她打造了一个小木箱。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广北三团五连还是调到清水泊四团八连或者是到油田井下,她都随身携带者这个小木箱,视若珍宝。辗转各地,小木箱内积累了不少小物件:有中学时期留影,有当年的红卫兵袖章,还有家父留给她的一个建筑水平仪吊锥。更令人称奇的是,她还精心保留了五连时期的一些战友的照片,入伍通知书,与战友通信的信件,如左大鸣战友的亲笔信笺,还有极为珍贵的五连食堂饭票,印证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当郭秀梅看到曹大姐还保留着自己的照片时 ,很是激动,说道:连我自己也没留这张照片。曹大姐对这个小木箱内的物品极为珍惜,这是她的私人领地,有她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她一辈子的念想。她时常拿出来抚摸,打理,捡拾一番,以抚慰自己的乡愁,安附自己的灵魂。 曹大姐还保留了一张和刘桂英的合影,当时她们早起摸黑赶路,走了三十多里路到油田东风农场,然后坐车去油田基地就为照张相。可见当时精神生活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辛。 到五连后,曹大姐先是下过田,后调伙房当炊事员。大姐在五连留给我的印象就是那飘逸的大辩子和那张卖馒头时阖蔼的笑脸。1973年调四团后,再未见到大姐,直到2021年张其林兄发来五连战友聚会济南的合影,才又见到了曹大姐,朱颜辞镜花辞树,她已褪去了青春的容貌,但却平添了一份优雅和从容。曹大姐是淄博人却和东营独有其缘,71年到广北三团,73年调往清水泊四团,尔后又分配到胜利油田井下,从此安身立命,牵挂相守一生。 往事如烟,浅笑而安,曹大姐是一个精神丰富,心思缜密,生活精致的人,她当过兵团战士,干过石油工人,奋战四方,把青春和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她是不负时代不负青春的! 愿曹大姐一生优雅一生精致,永葆兵团本色。</p> <p class="ql-block">张志斌老师,弄到了一张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孙岐山为国营广北农场副场长。该任命书由省长赵建民亲笔签名。广北农场作为共和国长子,各级政府是厚爱有加,相当重视的,在干部配备上,选调精兵强将,高职低配。1954年秋,农建二师开赴东北后,大许村西一个连队的营房和耕地,移交给了从昌乐迁来的山东省广北种羊场。 羊场是省农业厅下属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的栗属单位。全称是山东省广北种羊场。拥有几群新西兰考力代羊。耕管着四干11支3斗上的几个条田。主要牧场在13支3斗广阔的未垦荒原。1956年秋,上级主管部门宣布羊场移交广北农场。当时羊场场长是孙岐山,从渤海区调来,夫人高敏管总务。羊场.广北合并后,孙岐山任广北农场副场长。高敏任直属六队队长。1961年 春,孙岐山.高敏夫妇调支脉沟农场任职。羊场副场长是刘三杰,后到广北工作。畜牧师吴懋恩,会计郑**(夫妻)福建人,合并后冯景唐.教师项淑荣夫妇,新中国成立后,冯景唐先任教于山东农业学院(教授级别),后就职于山东省立昌乐种羊场,1954年秋,冯景唐.项淑荣夫妇随昌乐种羊场迁来大许广北羊场。1956年羊场.广北合并后,担任广北农场畜牧科的高级畜牧师,是正协广饶县第一届常委。项淑荣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冯庞、刘贵英夫妇分别担任羊场的会计和畜牧技术员。合并后到广北农场直属六队。冯庞常年在六队和一分场任会计。后调财务科任会计。1978年任财务科副科长。刘桂英任直属六队畜牧技术员。单俊山于1956年7月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羊场。他是因为羊场有土地而分配来的农技人员。羊场.广北合并后到广北工作。司务长吴尉然一家,司务会计孙可训(带家属)。 羊场职工中还有大许人张连登,合并到广北后张连登在羊场参加工作后,先是去了马站,后调到二分场五队长期担任队长,书记职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的心血和努力,全部奉献给了广北农场。还有工人谷秀俊,郝广月,杨明绪,刘士平。刘士平于1956年3月经劳动局、农业厅介绍,他来到大许附近的羊场做农工。羊场合并后到广北农场后,刘士平携家带口于1958年来到了新组建的五队。张连登和王世平.杨明绪因工作经历成了同甘共苦患难的知心朋友。李连登每次到总场开会总要找修理厂杨明绪叙旧啦呱,时常推杯换盏,开怀畅饮。直属六队队长是高敏,调支脉沟农场后,由赵象乾接任。1964年赵象乾调任三分场,李春云常期担任队长一职。秦明哲从羊场合并到六队后,爱岗敬业,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了一生。 羊场的考力代良种羊迁移到直属六队。六队成了全国闻名的集养养殖、繁育、科研、调拔、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畜牧业繁育养殖基地,长期供应纯种考力代尔羊等优良畜牧良种,并承担着畜牧良种的保种。引进,改良,换代,繁育工作。六队羊殖的考力代羊,品质优,品种纯,广受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喜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学习,取经求教,洽谈调拔购买业务。偏僻遥远的六队因此而人省鼎沸,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时风头无两,这使广北农场名声大振,声誉鹊起,为广北农场带来了繁荣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我和刘明素未谋面,却不影响我在网络上一再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也不影响我们的心心相印,精神契合,正所谓神交如故。 刘明是农场二代,六零后,已届不惑之年,他的父亲我很熟悉,先在五队第一团支部工作,后调往场直单位。刘明年龄不大,却心怀高远,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对生他养他的广北这块土地,他是深深怀恋,无限眷念的。 人群中总有仰望星空的人,刘明便是一个仰望故乡,精神世界辽远宽广的人。他以一己之力一再发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像刘明这样热爱故土的人,宋圈村有一个宋茂龄,自费建了村史馆,五一农场也有个知名人士,自己出资建了场史馆。广北还有个木匠郑国渠,近两年多次往返广北,拍了几百幅有关广北老遗址的照片,为广北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影相资料。刘明第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是他收集并在网上发布的广北农场老照片系列。他通过影相记录了老广北的点点滴滴,让广北人一再温习曾经的生命历程。 我注意到,刘明参加了诸多的有关广北的聚会,也结交了不少方方面面的人士,如高树林的子女,李田英的子女,广北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周作元等等…… 刘明虽然置身于外地的城市里,对广北却有莼鲈之思,心里牵挂的却全是故乡。故乡的一房一瓦,一草一木,总是让他魂牵梦绕。家乡是一串永恒的记忆,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典藏。 刘明重土亲乡,对故乡广北情有独钟,记忆犹新。这是对生活经历的一种感恩和敬畏,更是一种高雅的博爱情怀。我们从哪里走来?一直是他特续思考的一个命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刘明的言行体现了一种叶对根情义。故乡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圣地。 这些年来,作为农场二代,他把赓续先辈红色基因,弘扬广北精神,控倔保护传承广北传统文化,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担当与使命。为此他殚精竭虑,焚膏继晷,满腔热忱地奔走与宣传,寻访与联络,收集照片与珍贵史料,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与努力,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大家对此有目共睹,肃然起敬。 风花飞落,岁序无言。广北乃是为数不多给我们安慰的地方。尘世是美的,老广北也是美的。让我们像刘明一样,永记我们心中的故园——广北农场</p> <p class="ql-block">国营广北农场总场有三座桥:总场大桥,学校小铁桥(最早是座木头桥),医院前的赵洲桥。总场大桥也叫东关大桥,桥下既是东关码头,从小清河上驶来的汽船.机帆船.驳船既在此卸运物资。当年这里是广北的物流中心,车毂辐辏.漕运繁忙,一片热闹喧腾。其时,建场部的青砖.红瓦.木檩.沙石都是从济南运来的,老家属们硬是用生儿育女的娇柔之躯,把堆积如山的物资背上岸。战争年代,芦清沟河上一河汊一直延伸到副业队前,运往根据地的军火既由此船坞登陆,北送八大组。很多老广北人对东关大桥情有独钟,一直念念不忘。在这些游子的心目中,这座沧桑老桥的份量一点也不亚于那些跨世纪科幻造形的现代化大桥,曾几何时,大桥上脚步纷纷,很多人由此出发,奔向四面八方,风雨故人来,当诸君故地重游时,大桥也许会第一眼就认出你这位熟稔的老朋友。现今,芦清沟上的赵洲桥,小铁桥,已废。均已不见半点踪影,萋萋荒草中只有东关大桥硕果仅存,东关大桥已功德圆满。东关大桥目睹过的那些历史风云,都已隐入历史深处,岁月之手早已将过往的一切翻卷了过去。东关大桥虽已破败不堪,但我们依然喜欢它,喜欢它的沧桑.幽深。面对着沉默无语的它,我愿和记忆一起,抚摸那些存在过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国营广北农场总场中学是1954年成立为“广北农场职工子弟小学”,学生20余人,设复式一个班,首任教师朱青杰,可谓开山鼻祖。55年,苏金卿,1932年.6月出生,东营区人,中专毕业。进广北农场学校,历任教师.小学校长,成为教育元勋,尔后另一位元老逯好文加盟。1958年学校发展到教师3人,学生80余人,开始分级设班办学。1967年在小学的基础上开设初中班一个。1976年,成立高中,形成一处完全中学,学校全称为“山东省惠民地区国营广北农场中学”。 逯好文老师进入广北之前,已经有几位老师,广北农场小学十字路口向西150米右路半侧,三间小土房子,西间苏老师办公室,两间为教室,1-4年级在一起有:大民、李杰、李明章、吴连员等……是四年级的。刘庆华、张金华等……是三年级的。刘明、王玉春、张金敬、路民风、张小民等……是二年级的。林爱英、刘新华、张建利、芈振田等……是一年级的。当时苏金卿老师一人负责。学校与木工组相邻,再向东是马号,十字路口西北角是食堂,每一天上午十点,一年级的同学可以到食堂领一个馒头,以增加营养。1960年学校搬到河北面去了,吴秀荣、李明英任教。在河北面建了两排房子,学生分班级,仍是一志四年级,高小去赵嘴上学,初中去三岔上学。1993年高中下马。2004年9月26号,广北中学移交广饶县丁庄镇人民政府,至今。广北中学撤销番号,退出序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远去的广北中学,已永远成为镌刻在莘莘学子们心头的一个青春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1970年,一个肩负光荣使命的团队——兵团一师三团,成建制地创立于广北平原。随之,一大批城市知青,带着他们的草绿色青春陆续来到广北农场。年轻就是美,青春就是美,任何年龄段都没有这个年龄段那样勃发生机,那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他们的花样年华,他们在最青春美貌时把最旺盛的生命力献给了这片土地,并以其独有的文化和见识、文明自觉、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客观上对农场实施了一次文化意义上的启蒙。于是寂静的原野再度沸腾欢悦起来。清凉的农场之夜走在月华倾泻的田野上,兵团.知青们演奏的小提琴.手风琴笛子等乐器的悠扬旋律,会漫过房舍.麦田随风徐徐飘来,令涌起一股诗意,一种浪漫。偶尔还可会听到男知青们用浑厚底沉的嗓音哼唱的(三套车)(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歌曲中所传出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忧伤的情调,会使你的身子和心灵都会随之颤动。 书藉是一盏灯,是路口的指引牌,是人类的营养品,因而被知青们所爱。人在青春花季又怎能不被语音优美,饱含激情的小说所吸引?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批中外名著,把正值青春妙龄的兵团.知青引入了文学的春天。 那时兵团.知青们几乎人人有一个装衣服和用品的柳条包,这个必备品结实耐用有弹性,不怕摔打磕碰,囊中装物品多,非常实用。在宿舍床头的柳条包里,没准都会珍藏几本自己所钟情的小说。知青是文化和外来信息的传播者,他们在困难重重中仍设法用自己独特的输送渠道努力美化生活。那时在连队知青间悄然流传的各种书籍可谓是琳琅满目,其中最抢手的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尉的女儿)(牛虻)(静静的顿河)(在人间)(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等小说。知青们私下询问起来,读没读这些流行小说成了关系品位的大事,拥有读这些书的阅历在喜欢读书的同伴中更是地位的象征。星期天背着黄军挎三三两两走在田间路上的战士,多半是去兄弟连队换书看的。有些知青竟然不顾一天的劳顿,晚间打着手电筒跑七八里地到部队造访,找同乡借书看。一位后来做了编辑的知青谈起这段寻寻觅觅的读书经历时说:那段苍茫岁月中阅读的文学作品,滋养和哺育了我们的心灵,而从中受到的教益和启迪足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那知青们的精神寄托和信念的源泉。应该说,在我们心灵荒芜的季节,这些书籍为我们开辟了一片生命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张志斌老师做广北农场运动会播音员是在80年代之90年代,阴差阳错的干了体育播音,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届。倒也古捣出了些名堂。虽不是字正腔圆,倒也磁性浑厚,不免有些特色。比较拿得出手的是现场直播过杨长喜与岳立明的百米飞人大战,既兴解说过季长春的越式跳高,当时把场面都呼煽得沸了锅,引起了轰动。时志今日,还被津津乐道,这是最令张志斌快乐的事了。青春激情,一切皆有可能。面目一新的播音阵容,穿粉衣者是美女主播张向红,后面站立着是音响师颜廷鹤,照片上坐着的是张志斌。人生苦短,红颜已褪,青枝变枯柴。不说也罢,哼首歌曲吧: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一样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1985年广北农场运动会,播音组在广播室前的合影。左一是张志斌,还戴着太阳镜。右一是音响师董峰,天气有些冷,还穿着棉袄。中间是播音员常虹(神枪手赵金凤的小女儿)小姑娘当时还在上初中,声线很好,清脆悦耳。</p> <p class="ql-block">因播音团队业绩昭彰,校长刘春福和徐兰谱,接见了(荣升)播音组长的张志斌和团队。左一是音响师董峰,右一是女主播李爽,地道的京片子纯正的北京话,磁性悦耳,有金属之声,她是我们播音组的当家花旦,媚惑迷人的声音吸引了不少爱慕者。</p> <p class="ql-block">1961年,广北农场评出了九大场级劳模,他们分别是1李田英,全国劳模,多次见过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2宁志宝,小队长3李玉华(女)李屋生产队队长。4任立国小队长。5鲍秀英(女),季节工。6韩式常,修理厂翻砂工。7杨惠英,面粉厂班长。8郝道治,科研站工人。9曹宗堂,曹辛大队牧羊工。 桑榆暮景的人总爱回忆往昔,加之以贯之地敬仰广北的先贤英模,为了广北薪火永传承。无巧不成书,李玉华的两个女儿联系我,大喜过望,如今偶遇,让我了却了心头多年的一桩凤愿。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李玉华青春韶华时因心灵手巧,头脑聪慧苦干实干,样样农活冲在前面,而被大伙一致推选为李屋生产队队长,1961年因工作突出,业绩出色,她被选举为广北农场劳模。 李玉华结婚嫁到了三柳村,丈夫是军人孙希福,后转业广饶县水利局,任办公室主任 。李玉华育有四女一子,于1978年11月举家搬迁到广饶,随丈夫定居。那年孩子才五岁,作为水利局家属,李玉华从农村出来后到广饶一直干临时工,没有正式工作,她们一家原来住在水利局家属院,由于拆迁楼房还没有完工,她们现在住在正和集团家属院儿子的房子内,61年,斗转星移,亁坤变化,锦瑟年华已变身为祖母。李玉华今年80岁了,精神回口矍铄,身体健康,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她和老伴,儿孙绕膝,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安度晚年,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 沧桑变幻,滚滚流年,一段经历,一段故事,劳模身上记录着过去的历史与功勋,那代人经历的风风雨雨不应该被遗忘,那代人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更不应该煙灭无迹。 他们是经得起岁月评说的,是需要隔着时代点赞的人物,流逝的一切是坚硬的,在我们的集体记中,尤应铭记这些干净纯朴的一线劳动着。</p> <p class="ql-block">李瑞龙于1950年3月,为了落实中英向苏联学习,开展机械化种粮,建设机械化农场的指示,华东局决定在山东省广饶县第七区赵嘴一带兴建国营广北农场。广北农场由此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掀起了热火朝天建设国营大型机械化农场的大高潮! 有一个大上海的青年也被这种激情燃烧的氛围所感染,从繁华的十里洋场奋勇投身于莱州湾畔这片亘古荒原。他就是上海最优秀的内燃机技术工李瑞龙。这位二十来岁的技术骨干瞒着家人,自报奋勇参加了垦荒队。他以出差为由瞒着妻子只身来到广北农场,一年后才将实情告诉妻子,并且做通了她的工作一起到农场安家落户。随后,妻子辞掉了上海国棉厂的纺织工工作,带着结婚时的几件生活用品和盛满衣物的三只皮箱,领着她九岁的小弟弟来到农场安家落户,(李瑞龙之妻来广北后做了一名炊事员)李瑞龙的小弟弟李兴良自此在广北上学,就业,当上了汽车驾驶员,扎根广北农场一辈子。 忆起当年的初衷,李瑞龙廖廖数语,道出了心声:机械化农场是我的用武之地,我选择了追随徐明光副场长来广北农场,因为他是我所信赖的人。1950年3月初,他和同伴们将广北农场所需要的一切机械装备组装完毕,并陆续驾车送至东站后,既同其他六人离开上海,踏上了赴北国荒原的漫漫征程。这一去竟达45年,他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演绎了为梦想而生存的人生。他是一位对农垦事业有过大功的人,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汽车、拖拉机修理方面的技术人才。我相信,面对这样的人,没有人能不肃然起敬。 农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机械设备的加强,为各路好汉提供了施展武艺的广阔舞台,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大展身手,各施其能,尽显英雄本色。李瑞龙便是其中之一姣姣着,精通机械,康拜因、拖拉机、汽车样样能操作,似乎凡是有发动机带轱辘的,他就会驾驶、修理。他技术高超,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各种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会手到擒来,迎刃而解。五一农场麦收关键时刻,有一台牵引收割机因故障趴了窝,星夜派专车来广北请他,他去了后,手到病除,很快投入生产,一时传为佳话。 1962年,农场调入一台低速发电机组,需要到张店火车站提货,因这种庞然大物超重又上晃,加上途中有20多公里是土路,汽车驾驶证不敢担风险,撂挑子不干了,李瑞龙分析判断后,毅然跳进驾驶室,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将发电机组安全运回了广北,解了燃眉之急。所以经常有人说,机器有什么问题,只要李瑞龙到场听听声音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一修一个准。广北农场是农业机械化人才的摇篮,拥有众多响当当的顶尖高手,李瑞龙资历深、技术精、影响大、无疑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一位老干部曾经这样评价他,李瑞龙曾经上海的时尚青年,来农场后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广北人。李瑞龙是从工人中走出来的工程师,1956年从技工转为助理工程师,同年走上了领导岗位,任修理厂主任,后任副厂长,厂长。1963年又晋升为工程师。临离休前又任农场工业办公室总工程师。李瑞龙是一个成功的不平凡的劳动着,他没有进过名牌大学,没有高学历的文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不倦的追求,严谨专注,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新筑梦。最终跻身于“大国工匠”技术工行列,成为农机领域不可多得的高级别人才。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51年2月李瑞龙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工农兵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成为广北农场建场后推选的第一个省工业劳动模范。他还曾当选过政协广饶县第一,第二届委员。抚今追昔,我们慎终思远,深切缅怀广北的前辈先贤,英模是广北人的精神脊梁,是财富,更是价值标杆。李瑞龙以场为家,精忠报国,凤夜在公,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从1950年春投身农场建设到1989年离休,他为广北的农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李瑞龙是广北建设史上的卓荦有功着,他的工匠风采,形象和精神价值,已经成为广北人的共同记忆和广北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他的历史功德。</p> <p class="ql-block">广北农场建场时期,第一代拓荒者以主人翁的革命热情建设自己家园的豪情壮志与伟大梦想的场景仍历历在目。70年过去了,犹在眼前,它唤起了农垦人美好记忆产生了强烈共鸣。岁月可以模糊印象,广北人的精神却不会黯淡,时间可以改变山河,广北人的理想却不会蘑灭,光阴能够冲淡记忆,广北人的信仰却历史弥坚。 在广北农场的大开发中,机务队无疑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可以说居功至伟。那时身怀报国之志的青年人来到广北农场后,看到拖拉机手们驾驶着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奔驰,心里很是钦佩,拖拉机手成了他们心中的偶像。几经周折能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拖拉机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广北机务队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来自于苏联、东欧国家、美国的各种型号的拖拉机都有,广北号称“拖拉机的联合国”。多年后的今天,有一款车型仍是老机务驾驶员们聊天的热门话题,他们印象深刻,记得每一个细节。这款车是1959年从苏联进口的一台c-100多用途拖拉机,工人们喜欢称之为“斯大林100号”。这台“巨无霸”是那个时代的超级大力士,是工业时代的标志性产品,很有一种舍我其谁,“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霸王之气。那巍然矗立的钢铁机体,处处显示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无比和无坚不摧。此机车在农场主要用来开荒和推土,一直使用到80年代初,1950年6月,黑龙江德县萌芽乡出现了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闻名全国。开一代风气之先河的广北农场当仁不让地再领风骚。几乎是同一时间,广北也有了一批与梁军齐名的女拖拉机手。追忆似水年华,老农垦们仍能如数家珍般的念叨着这些昔日当家花旦的名字:董力生.周作元.李桂亭.宗南.李淑敏.朱镜冰。 大开荒中,面对超强体力劳动,铁姑娘们甘之如饴,始终对信仰抱着一种非凡的热情,心中涌动着建功立业的豪华志向,青春放彩,生命飞歌。辽阔的黄河三角洲平原上到处活跃着她们秀丽的丰姿,她们在紧张.艰苦.忙碌的劳作中砺炼着青春,演役着五彩人生。青春作伴,青春作证,岁月的河流中,她们曾激起过一朵朵不可忽视的浪花。一段逝去的青春时光一份珍藏的情感,它触动与唤起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记忆,还有对曾经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的先行者们深深的敬意。他们白手起家,开创了农垦事业的先河,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