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故乡的小地名“茶源台”

FindL

<p class="ql-block">  自从小时候懂事起,就知道了家乡的小地名叫“茶源台”,小时候问过大人,为什么叫“茶源台”呢?听过老人的解释:老早老早是叫“茶院台”,叫的多了,就逐渐演化成“茶源台”了,我们尝试用萍乡话说几遍“茶院台”,说得快了,感觉“院”的发音变成“源”的发音是很自然的事。这就像离“茶源台”不远的“牛溪塘”,我觉得最原本最正统的叫法应该叫“牛溪塘”,因为我们邓氏家谱上几百年前就有“牛溪塘”的记载,但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听过有人用萍乡话说“牛溪塘”的,实际大家都念“牛赳塘”,大家可以尝试用萍乡话多念几遍“牛溪塘”,念得快了,“牛溪塘”变成“牛赳塘”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又回到老人讲“茶院台”名字的来历,台,汉语中的本意是:观四方而高者。</p><p class="ql-block">邓家老屋处在“茶源台”较中心的位置,东侧有林家台上、东南方向有孙家台上;西侧有龚家台上,西南方向有“台上”,就单叫“台上”,茶源台人都能听懂“台上”是哪。“茶源台”从地形上来看,就是由上面这些小土台组成的大台,虽然南面的地势比起上面那些小土台稍低一些,但与萍水河流经彭高镇的大田垅地势相比还是要高出一两米左右。总之“茶源台”就像一个南北方向约300米,东西方向约500米的类似于半月形的大舞台。因为地形像个大舞台,所以偏干旱,在过去农业灌溉系统没有完善的情况下,茶源台这个地方不适合大面积种水稻,但适合种茶叶,听老人们讲,我邓氏家族还未迁入茶源台之前茶源台就有种过茶叶,有大片的茶叶树,自然也有制作茶叶的庭院,在一座像超级大舞台的台子上有制作生产茶叶的庭院,所以地名就叫“茶院台”。因我邓氏家族迁入茶源台是近三百年左右的事,所以这个小地名至少已存在有几百年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在70年代我们家乡的行政区划称谓叫韶源大队,韶源大队很大,含泉溪、韶陂、华源。70年代末韶源大队分家了,三分成泉溪大队、韶陂大队、华源大队,韶源的称谓就不存在了。后来华源大队撤队变村,就是延续至今的华源村,茶源台就是华源村的组成部分之一,几十年来,无论行政区划称谓怎么变,“茶源台”三个字始终都在故乡人们的嘴边挂着,仿佛是故乡的乳名,非常普遍的经常被人们称谓,但除了在族谱中多有提及,却很少出现在官方或其他正式的文本中。在我的印象中,茶源台人不会考究“茶源台”这三个字的组成,只要发音差不多就成,因为萍乡话“台”与“头”是同音字,所以也有写成“茶源头”的,特别是90年代完成的邓氏星公四修家谱上,“茶源台”写成“华源台”、“华沅台”、“华源头”、“华沅头”的都有,单就“华源台”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用萍乡话的发音,“华源台”读音与“茶源台”近似,没有把古老的小地名遗失,字面上又与行政区划称谓紧密相联。</p><p class="ql-block"> 茶源台的区域面积远小于一平方公里,相较于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茶源台真的是太小太小了,但就是这样一片小小的土地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儿女,茶源台虽然没有闻名于世,但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华民族近现代伟大历史进程中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中茶源台人都没有居闲缺席,如:在国民革命时期就有多位黄埔军校学子;在大革命时期就有参加革命的邓贞谦,其与毛爷爷都有交集;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多名抗战老兵,其中就有为国捐躯的邓孔安(即邓蛟书记的叔公,抗战期间参加远征军,在缅甸对日作战中牺牲);解放战争也有茶源台人参与;抗美援朝战场上也有茶源台人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茶源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美丽宜居,当前还有很多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不出三五年,茶源台必定会成为萍乡城区后花园的一部分。可以肯定茶源台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会空前增强,这里的父老乡亲也会在这自然天成的大舞台上活出各自的出彩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