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4日,长沈路学校小学部在文津楼报告厅举行了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微论坛暨期初教师培训活动。在吕蓉校长的引领下,长沈路学校以打造学习共同体为载体,持续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本次活动是继线上课标解读微论坛后,开展线下教材解读微论坛。旨在学以致用,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精准解读统编教材,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教师专业发展层面,持续打造研究型教研组,助推青年教师队伍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次微论坛及培训活动在邱海玲副校长的指导下顺利开展。活动由王晶莹主任主持,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及入职三年内全学科教师参与学习。</p> 本次活动由代蕊、黄新影、刘畅、卢薪潼、刘佳宁五位青年教师担任主讲。 <p class="ql-block"> 代蕊老师以“感受韵文之美 培养自主识字能力”为主题,细致解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姓氏歌》一课。解读中,分别从单元—课时—学习活动三方面展开,给予教师们清晰的备课主线。她主张基于“大单元”下有深度、有广度地备课;结合低年级学情、教材编排,以任务为驱动,将“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姓氏小达人”主题活动中。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她提倡整体活动以任务为驱动,从生活中走近姓氏,创设真实情境,应学生所需、学生所想;在多样化朗读中感受韵文之美,在生活中体悟识字之乐,经历识字之乐,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了解姓氏文化背后的故事。</p> 黄新影老师结合新课标和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特点,以“借助提示讲故事 围绕'改变'思成长”为主题,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进行了教材解读。从童话单元的文体单元特点入手分析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地位,对教材的编排、教材思想、童话故事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了阐述,结合课标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以人文主题为基础,创设单元大任务,围绕“改变”的三个进阶思考,撬动五个核心任务的展开,促进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能力整体进阶,局部循环。接着,以《蜘蛛开店》为例对课时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进行了介绍。 <p class="ql-block"> 刘畅老师以“聚焦寓言单元 初探文言篇章”为主题,详细解读了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一课。解读分单元与课时两部分展开,呈现了大单元背景下的备课方法。单元解读过程紧密围绕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依托课后习题,体现出单元任务螺旋上升性特点。课时解读置于单元分析的背景下,清晰呈现出课时目标、核心目标及评价目标。四个学习活动任务层层递进,使“读、说、背、练“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发生,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给予参会老师深刻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卢薪潼老师结合新课标及教材,以“对比阅读”为核心,围绕“动物朋友”这个人文主题,细致解读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人文主题和单元要素为切入点细致的进行解读。在大单元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母鸡》一课,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提升,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单元语文要素及核心素养得以真正落地。</p> 刘佳宁老师以单元视阈对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军神》一文进行解读,旨在聚焦统编教材“双线并行”特点,探索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刘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以及课程内容——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第三学段的要求,确立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并设计任务驱动活动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理解、感悟,启发学生走进人物内心。“双减“政策之下,刘老师的作业布置具有弹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需要做出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br> 邱海玲副校长参与论坛进行指导。在每位教师分享之后分别做以点评,提出重点,圈出亮点,带领全体教师深度学习领悟。从专业的视角总结单元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强调课程标准对教材解读和设计的指导意义,引领教师从“教”转向“学”,关注学习活动设计,以任务驱动的模式设计情境,在语文实践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邱校长又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愿景的角度给予全体教师鼓励,期望更多的“四有”好老师涌现出来。同时,对五位老师的精彩分享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五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代表用扎实的学识,求真的态度为全校教师做出榜样。参培教师认真聆听,在新学期的第一次培训中备受启迪,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 长沈路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盈自我,树立新的教育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信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长沈路学校小学部的教师队伍将更加奋进钻研,为新时代教育事业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审|邱海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王晶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李 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