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属于最经典的“国粹”之一,归类于“老祖宗”级别的文化把玩。文人自然是墨客。千年历史,因墨才有“文脉”。玩墨是历代皇家和文人雅士把玩的高端上品。</p><p class="ql-block"> 玩墨除了收藏墨砚外,最重要的就是墨的表现。中国人用宣纸、毛笔和墨等材料画出来的画,以其独特的面貌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中国画的拍卖价也越来越高。作为收藏投资中国画的人,不仅很有必要了解墨,而且还应该知道墨在宣纸(特别是生宣纸)运用的千变万化,才能够研判艺术收藏的价值。百年以来,玩墨艺术卓越成就的画家有黄宾虹、石鲁、李可染、黎雄才、彭林等。</p><p class="ql-block"> 成都已故名家彭林是石鲁正宗弟子,艺术成就后得李可染、关山月赞誉。墨色正是彭林艺术作品美学的一大显著特征,他用墨使笔下作品形成自然肌理,气象万千,趣味无穷,尤其把藏羌彝高原的自然风情表现出“神秘梦幻唯美”,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新的创举。藏羌彝高原的自然风情与气候特征变幻莫测,没有深入的观察了解,是难以表现的。彭林的艺术语言来源于写生,他善于在藏羌彝高原发现、挖掘、提炼其他人没有发现过、表现过的东西。山的气质、云烟的变化、气象的光影、牦牛的动姿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应关系和个性化语言,尤其是墨与水在纸上的妙用达到了高的境界,赋予墨色鲜活的生命力。这是他倾尽毕生精力所追求的。彭林作品的墨是由不同的摩擦、阻力以及渗水作用形成,使用多种方法,展现了画作干、湿、明、暗的变化关联。应该说彭林是个纯粹的艺术家。彭林的个性风格的形成与大自然写生和墨的属性把握所有着直接关系。从作品研究发现,他在选择表现对象的时候,还对表现物象的角度、方法、形式等方面研究与他人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总是用新的手法来表现,不得不承认是他的历史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彭林在创作上十分用心,对有感觉的题材,不厌其烦,反复表现,直到心意而止笔。彭林笔下的精品不多,而且不可重复,画面中的表现几乎是偶然所得,阴阳处理比较到位,炉火纯青。</p><p class="ql-block"> 彭林山水艺术成就是禅修的过程。他的藏羌彝山水创作的理性和法度与禅修同理。这就是创作的安静、干净、专注,这与禅修的意向空间雷同。几十年来,彭林沉湎于藏羌彝创作状态之中,犹如闭关入定,旁念不生,心境入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