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俞敏洪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 这是我读的俞敏洪的第二本书,很喜欢俞敏洪的语言,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有场景和故事,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坦诚地与大家讲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俞敏洪是江阴人,原来看到“江阴“两个字,我脑海里就会蹦出“徐霞客”的名字,现在除了徐霞客外,我还会想到俞敏洪。喜欢徐霞客,是因为他在地理层面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知道了世界很大,我可以去看看。喜欢俞敏洪,是因为他在心理层面引发了我的思索,让我知道了人生很短,我不能浑浑噩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徐霞客当年放弃科考,选择用双脚去丈量世界,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徐霞客游记》。俞敏洪紧紧抓住了高考,两考落榜,三考上了北大。毕业后在北大做了七年的老师,然后辞职离开。离开北大的庇护,才有了后来不断前行的事业。为了看见彩虹,俞敏洪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极其安全的舒适区,走进了风雨之中。于是俞敏洪成为了众多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偶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边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一边把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了下来,我的笔走过的痕迹,就是我心灵共鸣后的回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做任何一件事情,当你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一定是把它跟你的理想和价值观连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十多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结尾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教师这个职业,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更是我的事业。”文章被当时在任而现在已经退休的吴校长看到后,特意来到我们学年的办公室和我交流,吴校长当时就坐在我的对面,虽然事隔多年,但场景历历在目。吴校长德高望重,以长者的口吻肯定了我对待职业的态度,并且鞭策我要有一颗事业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那篇文章时,我并没有真正掂量“事业”二字的重量,只是在结尾唱了一个“高调”。而老校长的语重心长把“高调”唱进了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事业”明晰了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不管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我的理想,它都将伴随我的余生。我的人生价值只能通过教师这个职业体现。事业、理想、价值观,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和谐统一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蜗牛虽然不能像雄鹰一样一下飞到金字塔尖,但是他的坚韧照样可以带她看到更高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句话在看俞敏洪的书前,我就读过。再读依旧觉得这句话能给我向前向上的力量。芸芸众生,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蜗牛,可能终极一生都成不了雄鹰,但这又何妨。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一个“何妨吟啸且徐行”,做这样一只蜗牛不好吗?我就宁愿我是这样一只蜗牛,虽然我很慢,但我一直在向高处和远处爬行。</p><p class="ql-block"> “回首向来萧瑟处”,所有的经历都是风景,不是绝美的风光都在金字塔尖,只要在路上,只要能坚韧不拔,就能收获有意义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学生需要的更多的应该是蜗牛的坚韧而不是雄鹰的速度。欲速则不达,学习切忌急于求成,刘震云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不需要聪明人,因为中国的聪明人太多了,中国需要的是笨人。何为笨人,我的理解就是坚韧不拔,心无旁骛,专心做事的人。我选择做一个笨人,然后也影响我的学生做一个笨人。一个笨人领着一群笨人,用蜗牛的速度追求雄鹰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三、“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加油!” </p><p class="ql-block">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北大,在北大又得了肺结核病,休学一年,在医院里读了300本书,出国不断被拒签,后来创立了新东方。俞敏洪的人生经历坎坷而充满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看到俞敏洪今天的成就的时候,是否思量过成就背后的人生启示呢?</p><p class="ql-block"> “生年不满百”,每个人的人生长度大体相同,不同的是人生的际遇,以及不同的际遇下的人生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一个人都难逃起点到终点的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油!”我们总是对别人说,却忘了对自己说。人生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就像马拉松赛场上的突发事件随时都会发生一样。会刮风,会下雨,会跌倒……然后呢?我们要屈服于不可预见的未知吗?当然不要。人生没有坦途,风雨来了,就迎着风雨前行,毕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p><p class="ql-block"> 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从口头到书面,我无数次地对我的学生说过 “加油!”以后我还会说,不但对学生说,也对自己说。</p><p class="ql-block"> 四、“老师,必须把课程打造成精品课,必须把课备得滚瓜烂熟。”</p><p class="ql-block"> 俞敏洪是老师,做教育,懂教育。老师怎么做才能把课程打造成精品课,俞敏洪一个“滚瓜烂熟”让我茅塞顿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想把课上好,没有捷径可走,就是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宋代祝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欧阳修在《卖油翁》中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p><p class="ql-block"> 孰能生巧,用在教学上一样行得通。</p><p class="ql-block"> 很多老师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备课充分,上课游刃有余,下课成就感十足;备课不充分,上课磕磕绊绊,下课懊恼沮丧。</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我师范校的同班同学就和讲述过她上课后的感受,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课很精彩,有时候又会觉得很糟糕。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回应她的了,但如果现在还有人和我说类似的话,我一定会告诉她,“好好备每一节课,把课备得滚瓜烂熟,那么你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精彩的。”</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年轻的老师,尤其是新入职的老师,更应深谙备课之于上课的重要性。打造精品课,便是打造自己,便是打造名师。</p><p class="ql-block"> 五、“对于老师来说,熟练就变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技能,当所有老师讲课都讲得非常熟练的时候,实际上就打造出了精品课。”</p><p class="ql-block"> “熟练”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做才能“熟练”。古人读书,读一百二十遍,然后再背一百二十遍。书读百遍,是为了百遍读熟。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国学功底那么扎实,扎实到出口成文,落笔成章,不就是因为“熟”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要想把课讲得熟练,就要反反复复讲,可以照着镜子自己给自己讲。一遍不行就讲两遍,两遍不行就讲三遍。只要你肯讲,课没有讲不熟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技能培训”、“教师技能大赛”,我们不止听说过,应该也参加过。诸多技能中,“熟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技能,如果老师能想明白这一点,那么他的课想不精彩都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眼睛离不开书,因为他要讲课的内容都写在了书上,甚至有的老师连导语都背不下来。这样的课没有“熟练”支撑,自然上得也不自信,还谈什么精品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希望大家先讲情怀,再讲方式,情怀是什么?就是明白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就是自己在做一件事时要有成就感,要引以为傲,并且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某种好处和进步,这就是情怀的最终解释。情怀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把个人和社会揉在一起,同时对两者都有好处,这就是情怀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情怀”的意思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乍一看有点抽象。但经过俞敏洪解释后,就显得通俗易懂多了。我们说忧国忧民是杜甫的情怀,对月怀人是苏轼的情怀,精忠报国是岳飞的情怀……那么我们的情怀呢,我们的情怀是什么呢?为国家和民族的百年大计千秋大业而教书育人,便是我们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一名只教书的老师一定不幸福。因为他每天看到的只有学生的分数,而大多数学生的分数是不尽如人意的,老师便会苦恼,便会对学生步步紧逼。学生在逼迫下学习,越学越被动,成绩很难有起色,于是老师再苦恼,再步步紧逼。日复一日,一个学段结束了,学生毕业了,只剩下了身心俱疲的老师在风中凌乱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淡风轻地教书,潜移默化地育人,我一直在摸索着做这样的老师。我问过自己,“我幸福吗?”心底的声音告诉我,“我不是时时刻刻都幸福,但我经常有幸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我原来不喜欢语文,现在越来越喜欢了。”</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初中喜欢上写作的,我越来越依赖文字。”</p><p class="ql-block"> “语文好美啊!以前怎么没发现。”</p><p class="ql-block"> “老师,我写了一个小说,你能帮我看看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我的学生和我这样表达时,没有人能体会到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当我把这些素养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自然而然就会逐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云淡风轻地教书,潜移默化地育人,这是我的情怀,我要坚持做有情怀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七、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任何阶段都是有进步空间的,你不努力就没有未来。</p><p class="ql-block"> 新东方准备到美国上市,俞敏洪知道,所有的路演都要讲述新东方的故事,而且要充满激情和热情地讲,有条不紊地讲,充满辩论性地讲,像与人对话般地讲,这个时候他知道他的英语水平已经不够了,所以从北大毕业20年后,他又开始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他当时听了很多录音带,看了很多美国影视剧,希望自己的口语表达变得更加流畅,努力没有白费,在后来新东方上市的整个过程中,它的英语表达助了他一臂之力。</p><p class="ql-block"> 前两天看东方甄选短视频,看到了作家梁晓声在董宇辉的直播间一遍一遍地问董宇辉“亲爱的同志,你读了多少本书啊?”凡是上网的人,应该都看到过董宇辉的表达,那真是绣口一吐,便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果没有不间断地学习做前提,如果没有成百上千本书的积淀,哪里会有董宇辉在网络上的好评如潮。我们都知道,现在网友的眼光有多么挑剔,直播带货,初来乍到,后来者居上,轻松幽默下的谈笑风生,那是日积月累学习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董宇辉由一名英语老师,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带货主播,阵地变了,观众变了,台词变了……能够轻松应对诸多变化的除了那个不曾变过的灵魂外,没有别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学习之路便是灵魂之路,怎么才能让灵魂不屈而且向上,只有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俞敏洪带出了董宇辉,当你苦于没人带你时,你可以去看看周围那些让你仰视的人,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为什么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呢?</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善于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身后是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需要我们带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不努力就没有未来,我们不但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一个老师就是一个产品,老师的水平不够,一个班的学生就会受损,这个班所获得的家长口碑就会受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读俞敏洪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把产品和老师联系起来,更没想过我是一个产品。细思俞敏洪的话,觉得好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作为班级的一部分,老师这个产品首先要合格,因为合格了才能出厂,才能流向市场,才有资格走上三尺讲台。那么产品合格就行了吗?一定是不行的。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产品质量不但要过硬,而且还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因为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 一个班级从班主任到科任,是由多个老师组成的一只团队。如果强强联手,那么这支队伍就会脱颖而出,班级口碑自然也会“水涨船高”。班级口碑好了,广告效应就出现了。从学生到家长,就会以在这个班级读书为荣,就会更加珍惜这个班集体。</p><p class="ql-block"> 反之,如果不是强强联手 ,而是强弱连手,就会出现产品被淘汰的风险。我就见过这样的班级,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老师质量一般,学生和家长就会把这个班级的老师比较一番,然后用高质量产品的优势指责一般质量产品的劣势。当指责的声音越来越大时,质量一般的产品就会出局,就会被取而代之。</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方沃土,教育也是一个市场。教师除了要辛勤耕耘外,还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否则满足现有的质量,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文字零零碎碎,无条无理,但这是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看完《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后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不求一世受用,只求一时清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写完于2022年8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