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喜迎国庆的同龄人》</p> <h3> 在我一生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父亲母亲。</h3> <h3> 我的父亲母亲戎马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父亲50岁生日,穿着军衔礼服佩戴着勋章和母亲合影留念。</h3><h3> 父亲一生共荣获四枚勋章及无数的军功奖章</h3> <p class="ql-block"> 父亲1912年生于湖北红安七里坪,1928年参加了黄麻起义,加入工农红军25军。后又跟随张国涛长征,历经艰难困苦一直南征北战,参加抗日战争百团大战,参与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黑山阻击战,解放一江山,抗美援朝等一系列著名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父亲身经百战,戎马一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了一生。</p> <h3> 父亲在战场上是个响当当的硬汉。在枪淋弹雨中多次负伤,二等甲级残废,因从小参加红军没有读过书,但是非常聪明悟性极高。听母亲常常说“父亲每次开会做报告前,都会让秘书把文件念一遍给他听。往往在讲报告时,基本上没有讲错过文件,读错过字”他的记忆力很强。父亲一生正直无私,不会溜须拍马,阿臾奉承。只是脾气有点暴躁(有军阀残余的行为)。所以革命资历长,但升官确有点慢。</h3> <p class="ql-block">父亲1946年在东北。</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战友合影:辽沈战役前在东北和当时一营长许光明合影。左边是父亲,右边是许光明。</p> <h3>父亲在朝鲜和房东老乡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父母1950年在广州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70年代抱着大哥的儿子在陆总医院合影。</p> <h3>父亲在1983年抱着我的女儿在家门口拍照,他这辈子由于中年得子,非常喜欢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所以他非常喜欢这个小外孙女。</h3> <p class="ql-block">父亲70岁的照片</p>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武汉军区元宝山干休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是自全国解放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军队离职高级干部休养所,其建立时间之早(1963年)、红军人数之多(100余人)、级别之高(开国将军18人)、范围之广(涵盖陆海空三军及各军兵种)、规模之大(周恩来总理特别批准从党费中拨款300万用于建设),均列全国之最,成为全国前所未有、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将军村。</span></h3><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照片中第一排左边第一位坐轮椅的是母亲,父亲此时在住医院,没有参加拍照)。</span></h3> <p class="ql-block"> 父亲离休后,我们全家搬到武汉军区元宝山干休所居住。父亲每天都会在家里的花园劳动种菜。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夏天穿着布编草鞋,冬天烧一个炭火盆(尽管家里有暖气)我们大家都喜欢这个炭火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烤着火,吃着炭烤红薯,非常温馨。不善言辞的父亲用这个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温暖和爱。</p> <p class="ql-block">父亲教小外孙女劳动。</p> <p class="ql-block">1978年7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给“七二〇事件”平反昭雪。11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大会,为“七二〇事件”平反。陈再道将军平反恢复政治待遇后,来到元宝山干休所看望老战友们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父亲80岁时的状态,依旧是精神饱满。气宇轩昂。父亲是在1996年元月84岁时离世的。他一生为人正直善良。对我们兄妹溺爱无比,在他的呵护下,我们兄妹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以至我们兄妹到老年后仍然对他的爱回味悠长。</p> <h3> 我的母亲赵丹(原姓爱新觉罗·宝铎)1927年4月1号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满族正黄旗,祖父是清朝的王爷。从小养尊处优,伪满洲国时期在日本人开办的学校里读书,能讲流利的日语。爱唱歌跳舞,看电影,喜欢京剧艺术,尤其爱照相。母亲去世后,我将她的照片整理出来印成一张大幅照片保存起来留念。</h3> <p> 1946年东北土地改革时,母亲19岁,由于家庭成份不好的原因逃出家乡,……意外之中遇到了父亲,当时父亲已经34岁了,是个老红军团长。随部队43军129师攻打辽沈战役。母亲是个大美女,父亲一见倾心,便提出求婚,母亲当即答应结婚,随之参军。入伍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随父亲一起南下,一直打到解放海南岛后,在广东军区后勤学院学习会计。</p> <h3> 1950年母亲在广东军区后勤部会计培训毕业合影。(第一排左起第九位)</h3> <h3>解放全中国后,母亲和她的战友们合影。</h3> <p class="ql-block">母亲和战友高秀茹合影。高秀茹是吴荣正将军的夫人。</p> <h3> 母亲年轻时热爱生活,喜欢有情调的生活,爱唱歌、唱戏、看电影、下餐馆、跳舞和照相。</h3> <h3> 母亲1950年在广东军区后勤部工作。热爱体育运动,是个排球运动员。</h3> <h3> 1950年母亲在广东军区后勤部工作。热爱生活的她经常去照相馆照相,当时她的照片常常被放大挂在橱窗里展示。母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历经各种政治运动的考验,政治敏锐性很高,文革刚刚开始时,她就把照片和日记本都烧掉了。(母亲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只留下几幅小尺寸的照片保存起来。</h3> <h3> 这时候的母亲因为没有孩子,所以一直在服用激素,渴望能有一个孩子。人开始变胖了许多但她不在乎。所以多年后当我出生时,父母亲无比地幸福和快乐。没有读过什么书的父亲给我取了一个发至内心声音的名字:“心音”我的小名叫“小心”。可见父亲的怜爱之心有多深。</h3> <h3> 1953年父母亲从广东军区参加了抗美援朝。当时父母亲已经结婚多年而没有孩子,回父亲老家领养了兄弟的儿子。照片上的男孩就是我的大哥“新民”和父母亲在朝鲜的合影。</h3> <h3> 1958年父母亲、大哥、二哥、我和弟弟在朝鲜合影。(二哥“新平”是父亲老战友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是北伐军冯玉祥将军的部下。他一出生就送给我父母亲做儿子)</h3> <h3> 我是在母亲抗美援朝时出生的,当时生活环境很艰苦,部队驻扎在山洞里潮湿,加上母亲年龄已大,生产过程异常缓慢痛苦。所以在我出生后,她就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瘫痪。部队回国后,女同志都奉命转业到地方工作,而母亲却进了大连荣军疗养院。</h3> <h3>我一周岁时和母亲的合影。母亲爱照相所以我们兄妹从小就有很多照片。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过程。</h3> <h3>母亲抱着我和二哥在朝鲜的合照。</h3> <h3>尽管母亲因患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导致身体各个关节部位变形,但她仍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仍然会打扮的漂漂亮亮去拍照片。</h3> <h3> 1961年父母亲和我们姐妹及弟弟合影。我6岁,弟弟4岁,妹妹1岁。</h3><h3>(我“心音,弟弟“新华”,妹妹“月音” 她是中秋节时出生的,后来的小妹叫“楠音”。我们的名字都是父亲给起的)</h3> <h3> 1968年我们姐妹弟兄和母亲合影。我13岁,弟弟11岁,大妹8岁,小妹3岁。(母亲生了我们四个孩子,但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h3> <h3> 1984年母亲和哥哥的儿子张帆及我的女儿毛毛(湉)合影。</h3><h3>(张帆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后,湉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金融硕士。)</h3> <h3>1986年母亲和我的女儿湉及小妹的儿子辉明一起合影。母亲一生爱美,尽管身体已经残疾了,但只要她出门或者是照相时一定要打扮一下自己。化个淡妆抹点口红。</h3> <p> 80年代初和母亲在元宝山干休所46号家门口合影。</p> <h3> 2006年我离开家已多年了,每年回到武汉去看望母亲。这时母亲已经79岁了,虽然患有各种疾病,但从不让我们为她操心,她一直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热情的生活状态。我和她合影留念。</h3> <h3> 这年我患了肿瘤需做手术,因怕母亲担心没有告诉她,但她听说后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不提我的病况,只是讲一个笑话给我听,一直到我手术后康复……我明白母亲的心意是让我保持心情愉快,坚强的战胜病魔。</h3> <h3> 2006年女儿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回到武汉军区元宝山干休所看望姥姥。她从生下来就是姥姥、姥爷带着长大的,所以女儿和姥姥、姥爷非常亲。后来母亲病危在武汉军区陆军总医院住院期间,女儿一直守在病床前照顾姥姥。</h3> <h3> 父亲80岁时和母亲合影。父亲比母亲大15岁。母亲由于长年的疾病折磨,看起来和父亲的年龄差距不大。</h3> <h3> 母亲80寿诞。依旧端庄美丽,温婉优雅。</h3> <h3> 母亲于2011年1月30日在武汉军区陆军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h3><h3> 她在72岁时患了肠癌,连续两次大手术改道。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病魔作斗争。母亲是一个温文而雅且知性的女性,虽然疾病缠身,但她一视同仁的抚养大了我们兄弟姐妹6人。从我记事起极少见到母亲发脾气大声说话。她总是温柔的对待我们兄弟姐妹。以讲道理和理解的方式与我们沟通和交流。我们和母亲似朋友一般。母亲去世后,大家都非常悲伤和难过,也非常想念她。今天是母亲的祭日,时隔八年我才有勇气面对母亲的离开,用美篇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亲的记忆与怀念。感恩父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都在怀念您们!</h3><h3> 2019年元月三十日于上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