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展示共研成果——广东省初中语文新课程和新课标培训活动纪实(三)

<p class="ql-block">  为系统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落地实施,提高义务教育教研员“四个服务”能力,建设高质量教研体系,8月20日—24日,省教育研究院冯善亮老师组织各市、县区语文教研员及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开展了新课程标准的专题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活动的第四天,上午,冯老师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王意如教授为我们做了《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解读》的专题讲座。王教授从课程标准修订历程谈起,阐述了信息化时代本次新课标修订的必要性,同时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华东师大中文系 王意如教授</p> <h3>  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王教授跟我们交流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概念,第二是核心素养的内涵,第三是义教阶段四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br>  王教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中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再到我们今天的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特别指出要提高国民素质,要培养人才,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让教育紧跟社会的发展,这是一条很自然的教育改革之路,让课程标准更加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br>  在核心素养内涵方面,王教授不仅仔细解读了每一个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获得,不是训练来的。同时介绍了四个核心素养之间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整合性的特征。<br></h3> <h3>  在课程总目标方面,王教授提出总目标就是围绕核心素养形成的。其中第一条是总领,就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面的八条内容就是分别对应四个核心素养,结构很清晰。第二、三条就是对应核的是文化自信,第三、四、五条对应的是语言运用,第六、七条对应的是思维能力,第八、九条对应的是审美创造。王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每一条目标。<br></h3> <h3>  最后王教授指出,我们这次课标是围绕着核心素养来确定的,核心素养我们要掌握它的整体的含义,理解它的内涵,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个口号,一个理论,核心素养总目标和学段要求是从宏观开始到中观的一个表述,我们要在整体上把握它,最后把它落到具体教学的微观上面。</h3> <h3>  下午,在冯善亮老师的组织下,六个学习小组围绕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教学内容,分别分享了该组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各组代表从提炼单元的核心任务、设定单元活动主题、细化各课段任务、设计情境活动、制定评价量表等多方面做了精简学习成果汇报,并分享了组内的学习历程。邻组则针对汇报内容做了扼要点评。</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组周军老师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邵献计老师点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组陈辉霞老师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宝华老师点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组张芬老师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燚鑫老师点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组罗雪花老师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许家塔老师点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五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五组王俊珍老师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颖老师点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六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六组何苑怡老师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查斌老师点评</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冯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指导。冯老师首先对各组汇报的成果表示认可,赞赏了各组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不怕劳累的拼劲。接着针对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从实践性、整体性、综合性三个特点出发,抓住任务、情境、活动三个要素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与指导。在点评过程中冯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一些学习心得,寄望老师们能通过本次培训,开启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旅程,把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在老师专业成长之路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路上一直前进,发现、欣赏不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冯善亮老师总评</p> <p class="ql-block">附各小组学员心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华东师大王意如教授紧扣语文核心素养这个关键作了专业、细致、科学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更清晰了核心素养的来龙去脉、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整个教育界都在研究核心与能力,核心素养契合当下国际教育界对人才培养要求,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王教授具体指明了我们语文学科应该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整合”“情境”是新课标的高频词,“整合”反映了教学的整体性特征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性;“情境”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件,真实性、有意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两个基本要求,是教学设计实施的逻辑起点,更是教学评价的新取向。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河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带着老师们去学校开展教学诊断的时候,我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要求老师们不要就课文教课文,而要以真实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现在看来,当时的思考虽然很不成熟,和2022版课表的理念还是不谋而合的。这次新课标培训,给了我更多的思考,让我坚定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构想,明晰了大概念在单元整体设计中的统领作用,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真实情境设置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激发和问题探究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带来的必然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必将更加重大。作为肩负育人功能的语文学科,语文老师更应迎难而上,顺势而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骆伟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我来说,三天的学习如同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陈友芳教授生动幽默的讲解、阙银杏老师展示了大量的教研案例、郑桂华和王意如教授对新课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的大脑遭遇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暴。这几天,我结合自己过往的教学体验,不断进行反思,对新课标新课程的认识逐步深入。每天下午的工作坊能够让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现场实操,将白天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坊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新课标理念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也更加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如何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如何摆脱过去重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的桎梏?如何通过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正向深远的影响?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索。新课标、新课程,必然会产生新的教育教学样态,而这种新样态,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的努力和付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查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王老师对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进行了深入解读,理解了丰富内涵,厘清了现实困惑。下午小组汇报单元教学设计。我深刻感受到新课标“字字千金”,需要深研背后的理念、思想,才能真正把握“新课标”核心,只有吃透新课标,才可以更好地引领教学。教学只有从“人”出发,关注“人”的发展,真正为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 王俊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省初中语文新课程和新课标培训活动第三天。前期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带动老师理解、实践新课程、新课标这一个新命题;二是我所在的区域上学期开展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是否与如雷灌顶的专家的理论观点一致,我会不会带偏方向。带着思考题我来到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日是培训第一天,陈友芳教授诙谐幽默的开场白让我记住教研员的“地”在教室。后三天,我不断用专家观点检验自己带来的本区域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我在五月份就向老师们推荐阅读“温州市初中语文”公众号相关推文,这些案例大方向符合第一个专家阙银杏老师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众多观点。第三天,我听了郑桂华教授“学习任务群”的主题讲座,消除了之前很多任务群的概念疑虑。她的一句“新课标旨在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过去那样培养解题高分学生”让我陷入沉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教授没有午休的习惯,我带着求学求知的心态继续与她交流,直到下午上课。第四天,王意如教授给我们解读新课标“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系列。王教授旁征博引,以问题为导向,既有解读新意,也有实例分析,让我茅塞顿开,尤其是关于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不能简单割裂的观点,直陈过去一线教师存在的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不足,震耳发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日下午,为检验培训成效,省教研员冯善亮老师组织培训班6个小组进行公开展示小组分工合作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并由他和其他学员逐一点评。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特别佩服他们,更重要的是自己从中看到差距、得到启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我觉得这一次培训的收获非之前参加过的线上培训所能比拟。培训结束之后,我也要发挥省级培训的辐射和导向作用,组织本区域的老师收听收看培训视频,学习培训班做法,组织区域语文老师依照本次培训专家观点在短时间第二次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案例。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肇庆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黄枝荣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教授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为我们详细解读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王教授举了大量的实例一一给予解读,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在名著阅读方面,王教授特别指出初中阶段要“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这恰恰是我所在地区语文教学的一个明显弱点,教师如何转变观念,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授之以渔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潮州市潮安区实验学校 陈乐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天的培训,让我获益良多。听了王教授的讲解,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到来之后,我们的教学将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的过程,教师不能再如仓库保管员,把知识单向搬运给学生。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核心素养是通过课程学习来获得,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获得。核心素养不是一个口号,不仅是一个理论,核心素养总目标和学段要求是从宏观开始到中观的一个表述,教师要在整体上把握它,最后把它落到具体教学的微观上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阳春市实验中学 吴瑶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华东师范大学王意如教授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两个纬度的内容,通过分别与2011年版等进行纵向比较,与2020年版高中课标语文新课标进行横向对比,同时还引用了大量典型的文献资料,高屋建瓴,旁征博引,思维缜密,为我们如剥笋般剖析了语文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拨开了我们对语文新课标认识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迷雾。我们只有对核心素养等更上位概念有了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我们坚信,本次专家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进行的深入解读和高端引领,必将为今后我省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 邵献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实的情境是基于内容、语言、生活的真实来说的,语文教学需要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角度出发,为学生搭建一个正确的学习情境。从生活和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课堂目标落脚点在课堂,教学阵地在课堂。同时也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寻找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用生活理念构建教学大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 高开洪</p> <p class="ql-block">撰稿:陈卓胜、姜陈</p><p class="ql-block">编辑:吴瑶瑜、何苑怡</p><p class="ql-block">审核:邵献计、高开洪</p>

素养

新课标

教学

核心

语文

老师

课程标准

教授

培训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