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新课标,明确新方向——《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研讨会

临沂第三十五中学八年级道法组

<p class="ql-block">  “秋风送爽已觉迟,一度暑出处暑时。”时值处暑时节,日影南移,暑气渐止,天地始肃,我们激动的迎来了又一次新课标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8月23日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研讨会。临沂第三十五中学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积极参与,认真聆听了李晓东教授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施,李教授从理解实施根据、制定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落实灌启结合、促进知行合一五大维度对新课标教学实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全体教师认真记录,积极思考。李教授的讲解为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理解实施根据</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中要求,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所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等。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p><p class="ql-block"> 李教授细致的给我们讲解了这六大素养及八个统一的出处及来源,并且援引具体的事例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这些素养,以及在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及践行六大素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制定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要立足核心素养,制订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要把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教授强调在备课中要呈现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把知识点都讲到,而是要注意在讲课的过程中思考怎么样培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上课后要有总结反思,以前是通常回想知识点有没有讲到,现在要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否落实。</p><p class="ql-block"> 在树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政治立场鲜明、价值导向清晰、知行要求明确,还要注意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为了让大家更为直观的理解教学目标怎样制订,李教授给大家展示了具体的课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充实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要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1、思政课要与时事内容有机结合,因为当前的孩子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如果我们回避这些问题,会影响课程的呈现。而有些老师单讲时事,则会失去育人的效果。2、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的素材,要将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落实灌启结合</p><p class="ql-block"> 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与法律规范都不是自发生成的,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老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既要深入浅出的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也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加以领悟,实现“灌中有启,启中有灌”明确把握尺度,不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领会。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中对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以规范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促进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 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我们的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李教授强调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在选取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二要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三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扩展性,能够服务核心素养的培育;四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引起共鸣。同时还要探寻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加强学生的社会性学习。</p> <p class="ql-block">  “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这次培训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理解,李教授的讲解更是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将理论结合实际,继续学习深入探究,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开创美好的未来!</p>

素养

教学

新课标

李教授

学生

法治

教师

道德

讲解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