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豫灵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三产融合类项目纳入“三人小组”统一管理,用工业化思维抓牢农业农村项目建设,用产业化模式带动父老乡亲增收致富,扎实走好“产业富民”路径,推动“五星”支部创建提质增效,向着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持续奋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培优育强,延链补链兴产业。</b>豫灵镇共有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4.8万亩为花椒,近年来,镇政府因势利导,成立花椒产业协会,在各村建立农业合作社,引导群众从开始的“零星种植”,逐步发展成片规模种植,大力发展花椒深加工项目,建设保险冷库,提升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集育苗、栽植、深加工、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谋划建设花椒特色小镇(底董)项目,计划建设综合服务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田园生活体验区、优质花椒种植区、生态山林保育区于一体的三产融合项目,推动花椒产业做大做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招大引强,聚力赋能促发展。</b>董社村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与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董兴餐饮有限公司,作为三门峡地区唯一一家正大食品代理商,积极发动本村村民成为合作社社员,在晋陕豫地区分销正大公司各类速食食品。杨家村与灵宝市阌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利用58个温室大棚共40.6亩土地,打造“灵宝市阌园生态农业园”,采用“菌菜轮作”模式,发展羊肚菌种植,探索羊肚菌立体种植高产稳产新技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产融合,支部带头激活力。</b>杜家村、文峪村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先后成立杜家诚越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灵宝阌峪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其中,杜家村在黄河岸边金鸡岭上平整绿化土地30余亩,建设网红秋千、观光步道等娱乐设施,打造“黄河入豫第一观景台”;文峪村支部立足阌山书院文化旧址,结合三山一水资源优势,打造集游、学、研、食、宿为一体的文旅项目,积极探索实践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夯实基础,提升品质浓乡情。</b>投资2900万元,建设镇区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铺设管网4.5万米,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厌氧发酵+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三格式化粪池厌氧发酵+人工湿地”等模式处理全镇污水,并与户厕改造结合,改厕同时推动污水处理项目管网入户,一体推进农村厕所无害化,确保污水全处理、户厕全改造。同时,投资1000万元实施水毁路段恢复重建工程,投资41.5万元实施桥上村北阳组至312省道道路加宽工程,投资38.6万元实施姚子头村饮水安全水源保障工程,投资37.6万元实施文底村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申报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农村广大群众生活品质,收获更多幸福感。</p>